本文目录
- 孩子爱幻想到底是好还是坏
- 儿童早期精神病的症状
- 儿童精神病的10个特征
一、孩子爱幻想到底是好还是坏
每个人年少时都有过幻想,或不切实际,或略带荒谬,但父母所应做的不就是保护孩子那份纯真吗?
那天在舅舅家聚餐后闲聊,表妹童童和舅妈说:“妈妈,我想成为小猪佩奇,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舅妈:“你看我像不像小猪佩奇,赶紧回屋写作业去,别想那些没有用的!”
童童失落地去写作业,舅舅也说:“这孩子天天不想着学习,还是课外辅导班报少了。”
父母总是盼子成龙,而学习似乎是成才最有效的途径,可也总是在催促孩子学习中忘了孩子的天性。
在孩子小时候,总会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无论孩子有怎样匪夷所思的幻想,请给予孩子做梦的权利。
父母不仅承担着将孩子养育成人的职责,还应该让孩子过个真正的童年。
正如教育专家尹建莉所说——
“孩子不是为“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活着。
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过做天使的经历,不要让她生来只能做没翅膀的凡人。
当孩子问:“妈妈,我想成为小猪佩奇”时,你的回答很重要。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能否问题,更是一个该怎样保护孩子天真想法的问题。
YouTube上有一视频:一个男孩想当蜘蛛侠,拥有飞檐走壁的超能力。
他的爸爸为了实现儿子的英雄梦,买来了蜘蛛侠的全套装扮。视频中,儿子全副武装,爸爸抱着儿子,用臂力帮助他上下穿梭。
儿子的超能力是爸爸的爱赋予的,爸爸用手臂托起了儿子的英雄梦。
视频里的一家人都因为蜘蛛侠游戏开心大笑,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也是在此种融洽的氛围中一点一滴地增加。
每个女孩都有一个公主梦,很多父母帮忙实现了,而国外妈妈KaitWarnick则是进阶版,不仅让女儿成为公主,还让“真公主”为她惊艳。
Kait和丈夫为女儿做了可变装的公主裙,在迪士尼的“真公主”面前上演了变装秀,所有人都为这个女孩精美的公主裙赞叹,并羡慕她拥有一位如此爱她的妈妈。
据悉,这位妈妈和爸爸设计制作了多套公主裙,只为了女儿的公主梦。
父母在实现孩子天真想法的同时,收获了与孩子玩耍的乐趣,巩固了亲子关系,还有可能发掘自己意想不到的才能。
有位妈妈为了帮女儿记录她成为公主的瞬间,学会了公主裙的缝制,还自学了摄影技术;
有位爸爸为了实现孩子的漫威梦,和孩子们一起装扮,并将搞怪照片发到网上,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妈妈和外婆为了实现女儿的汉服梦,亲自设计制作了汉服,并爱上了汉服文化。
让孩子拥有做梦的权利,长大后孩子会为你保护他的那份权利而心存感激,毕竟这是你深爱他的证据之一。
让孩子成为能够无限幻想的天使是父母给孩子童年最大的礼物,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拥有简单的快乐呢?
当孩子问你:“妈妈,我想成为小猪佩奇”或类似的天马行空想法时,你应该这样做。
1、问清孩子这样询问的目的
任何行为都会有内在动力,知道孩子的目的才能对症下药,是坚决否定还是暗中支持,一切都要看孩子的初心。
孩子可能因为人物的某个特点而想变成他。
比如——
想获得超人的超能力是想要保护世界;
想成为诸葛亮是想要快速提高成绩;
想变成小丑是想给他人带来欢乐。
一切可能等你从孩子口中发现,不同目的对应着不同的回答方式。
2、对于合理正向的幻想给予变通支持
对于孩子积极的询问,要给予支持,孩子只是因为某个瞬间而有了想法,实现想法仍需父母的努力。
对想当超人的孩子,可以说——
“超能力不是保护世界的必要条件,先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再从每件小事做起,随手捡垃圾,节约水电,都是保护世界。世界很大,平凡人很多,而保护世界这项大工程需要每个平凡人的参与。”
每次孩子的幻想说出,如果是积极向上的,都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孩子机会。正如胡可的狗狗训练,教会了小鱼儿狗狗的习性。
胡可加入了儿子们的游戏中,在训练中依次问了狗的名字、年龄,引导小鱼儿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还告诉他们关于狗的各种知识。
在一次游戏中不仅支持他们想变成任何事物的想法,还教会了兄弟俩关于狗的各种知识,只要你想,任何幻想都是教育的机遇。
3、对于危及孩子生命的幻想要及时阻止
现实的残酷往往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某些时候父母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涉及到孩子人身安全的时候,就要告知孩子真相。
当孩子问到:“我可不可以像动画里一样用伞去飞?”
一定要告诉孩子真相:一把伞是不能够飞的,但有其他方法,可以去查找资料,和孩子一起了解飞翔的秘密。
当孩子问到:“我可不可以像猫一样有九条命?”
这时要注意了,这是危及孩子生命的大事,和孩子说:人只有一条命,是很脆弱的,一场意外、一种疾病都可以使人死亡,要珍爱生命。
涉及孩子生命安全的事无小事,每次回答、每次行动都值得注意,别让一时的随口之语成为孩子人生的最大危险因子。
《请回答1988》有一段我最喜欢的一段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平安夜这天,凤凰堂胡同召开了邻里会议,大人们坐在一起商量如何过圣诞节。
胡同里最小的孩子——珍珠是个团宠,所以大家都问“珍珠想要什么礼物,圣诞老人会把礼物悄悄地放在珍珠的床头哦”,闭眼吃糖的珍珠睁开了眼睛,慢悠悠的说“没有圣诞老人啦”。
珍珠妈妈埋怨道:“是谁跟珍珠说没有圣诞老人的?”
众人一脸茫然,“她还是成长中的小嫩芽啊!”珍珠妈妈这样说:“是谁对小嫩芽说这样的话?”
然后大家明白过来,努力完成珍珠的圣诞礼物,在没有雪的日子里为她堆雪人。
每个孩子在父母眼中都是小嫩芽,希望他一直无忧无虑,始终相信世界上有童话,拥有一颗自然纯洁的心灵。
当孩子问你:“妈妈,我想成为小猪佩奇”时,你可以说:“那你为什么想成为小猪佩奇呢?”
可能他只喜欢小猪佩奇的形象,或是喜欢她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甚至只是单纯羡慕她有个弟弟乔治。
孩子的想法很简单,当他喜欢什么时,便会想要成为他。父母不必大惊小怪,这只是孩子必经之路,谁小时候没幻想过成为公主或者其他喜爱的人物呢?
成长的难过就是不能如小时候那般,直白地表达纯真与幼稚,但请让孩子至少拥有一段童真的回忆。
愿你的孩子既安全成长,又不失粲然笑颜,保护好孩子的梦,好好呵护你的小嫩芽。
二、儿童早期精神病的症状
儿童早期精神病的症状
儿童早期精神病的症状,精神病是精神病学中的常见病。它的出现给儿童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威胁,严重的影响到了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那么儿童早期精神病的症状有哪些呢?
儿童早期精神病的症状1小孩精神病早期症状是什么
小孩患上精神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仅仅会出现少许的情绪以及行为的异常,有些小孩患病后常常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也不同周围的人谈感情。
小孩患精神病带来的危害
1.小孩子患上精神病后,常常会出现人格的障碍,一旦出现精神障碍后,可会持续终身,对孩子日后成长将会带来严重影响。
2.小孩子患上精神病,不仅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同时对身体健康也产生同样危害。患上精神病后常常会诱发身体功能的紊乱,例如容易患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神经性皮炎等等,这些疾病对小孩的健康危害性很大。
3.患上精神病的小孩,常常会出现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疲劳无力、惊慌失措或是情绪紧张等,严重还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的现象。
在精神分裂症的三个阶段,我们应该注意这些早期症状
早期阶段
在早期阶段,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实际上非常微妙,很难被发现。
在这一阶段,个性首先发生变化:
患者会突然变得冷漠,不太善于交际,逐渐与他人疏远,与自己隔绝。一些患者甚至可能有强迫症的症状,如害怕污垢、攀爬、犯错以及无端的恐惧和焦虑;敏感、多疑、讨厌任何人,喜欢独居、迟钝、自我微笑等。
其次,患者会出现类似神经症的症状:
例如,注意力会下降,工作会发呆,效率会低,失眠症状经常发生。脾气会变得更加暴躁,精神会变得无精打采。
认知障碍也可能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认知障碍通常发生在青少年精神症状出现之前。例如,儿童期患者的认知和智力水平与同龄人显著不同,他们不专注于社交。
在精神分裂症的三个阶段,我们应该注意这些早期症状
对于相同的知识内容,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的理解能力要差得多
精神分裂症与其他疾病一样。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不仅治疗效果会更好,而且患者也会得到更好的康复。因此,一旦发现家属有精神障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争取最佳治愈时间。
完整开发阶段
通过早期阶段后,在此阶段,患者将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
典型的是感觉障碍:感觉减退,感觉减退。一些患者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经常感到不舒服,如拉、扭、挤。
儿童早期精神病的症状2儿童精神病的症状表现:
智力障碍,这类症状一般在精神病的'发病早期不会出现,但是患病时间长的话就会有所影响,一般大多数患儿都不会出现这类症状。运动和行为异常,患儿时常表现出兴奋不安,毫无目的性的乱动、反应迟钝,呆板等症状。少数患儿还会出现损物和伤人的症状。感知障碍,此类患儿一般表现为出现幻觉,如幻视、幻听等,少年精神病患者中这类症状比较多见。
患者身体的变化。精神病患者不但心理出现问题,而且他们的身体和神经系统也会有一些问题存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系统检查,如发现有个别神经系统体征,通常不稳定,都不具有特征性。血液和脑脊液一般正常。紧张性木僵状态病人的躯体变化较为明显。神经系统体征可见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极少数病人尚可出现病理反射或阵挛现象。
具体表现为:
A、情感障碍
患有精神病的儿童常常感到孤僻,对人冷淡,不善言语,与亲人及小伙伴疏远或无故滋长敌对情绪。无故恐惧、焦虑紧张、自f情绪波动等症状。
B、感知障碍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幻视、幻听(言语性或非言语性)、幻想性幻觉以及感知综合障碍(如认为自己变形、变丑等),尤以少年患儿为常见。儿童精神分裂症感知障碍多较生动鲜明,恐怖性和形象性为特征。
C、智能活动障碍
智能活动障碍是精神病的症状之一,它一般发生于早年起病的患儿。大多病例一般无明显智能障碍。
D、运动和行为异常
精神病患者出现奇特的动作或姿势,常有模仿动作或仪式性刻板动作,有时常常表现为兴奋不安、行为紊乱、无目的跑动,或呈懒散、无力迟钝、呆板少动。少数患儿表现紧张性木僵和兴奋,冲动、伤人和破坏行为。
儿童精神病是儿童的童年不再那样的快乐,小小的年纪就要受到病痛的折磨,这是多么的让人伤心的事啊!所以儿童一定要预防精神病疾病的发作,好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儿童早期精神病的症状313岁儿童精神病早期症状
13岁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一般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是热情且充满朝气的。但如果他沉默寡言,每天闷闷不乐,不愿与人交流,不喜欢分享日常生活和收获感悟,也不参与学校课内外活动,经常自言自语,或者很容易情绪激动,继而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和说出一些过分的话语,那家长就必须引起重视了,因为这些都是儿童精神病早期的症状表现。
其实,对于13岁的儿童来说,如果出现了精神方面的问题和疾病的话,基本都是有迹可循的,家长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提前发现。而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家长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孩子是否存在精神系统方面的问题,一定不能讳疾忌医,要第一时间带他到儿童精神科咨询就诊,早确定早治疗,也能帮助其恢复。
尽管目前对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年龄没有明确界定,但我们必须记住,13岁之前开始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是极其罕见的。当儿童被怀疑患有精神分裂症时,临床评估应包括全面的个人、药物、心理社会和家族史,以及身体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评估和来自家庭和学校的辅助信息。
儿童精神疾病症状是怎样的
首先,儿童精神分裂症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大,产生的危害也会随着增大。通常儿童在初期的时候,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都不太明显,可能只是会出现一些小情绪和异常的行为。患儿比较轻的,可能会表现在对任何事物没有兴趣,遇到事情容易畏缩退却,不喜欢与周围的人沟通交流,表现得很冷漠,没有正常孩子的活泼天真。
其次,还有一种是儿童多动症,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很高,但通常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这也属于精神病的一种。这种精神病在幼儿的时期就可以看出来,表现为多动不停歇、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冲动、自制力差。如果发现孩子动作笨重,甚至胆子大到无所畏惧,这时候家长就要警惕可能患有儿童精神病。
最后,精神病的孩子需要我们关爱和守护,他们的生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尊重,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当孩子如果有这些症状,可以前往医院进行诊治,并配合治疗方案帮助小孩走出困局。
三、儿童精神病的10个特征
儿童精神病的10个特征
儿童精神病的10个特征,一个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是发生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家长往往都会很担心,所以一定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那么儿童精神病的10个特征是什么呢?
儿童精神病的10个特征1精神病通过外在行为,如仪表动作、言谈举止、神态表情等可以有一定的表现,精神病的特征不一定会随时随地表现出来,可受到个体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出现严重或多种特征时,需要积极寻求医疗援助,经过医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才能进行确诊。一般精神病的特征主要包括:
1、感知觉障碍:包括感觉减退、感觉过敏、内感觉不适,指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感知能力降低或亢进,或者出现错觉和幻觉;
2、思维障碍:可能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表现为思维联想速度过快或过慢、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发生妄想等;
3、注意力障碍:表现为过分注意某些事物,或无法集中注意力,或不断转移注意力或当前只能注意一件小事等变化;
4、记忆障碍:比如突然记起已经遗忘的事情,或记忆力突然减退,甚至对以往的记忆出现异常,或者表现为虚构和错误记忆;
5、智力障碍:有智力发育障碍和痴呆两种,智力障碍一般是先天发育不足,痴呆为大脑的萎缩或外伤导致的理解、判断能力下降;
6、定向力障碍:对时间、地点、任务及自身状态的认知不足,比如夏天穿棉衣、白天睡觉,晚上活动等异常;
7、情感障碍:包括情绪高涨、情绪低落、情感淡漠、焦虑、莫名恐惧、易被激怒等,突然发生情绪异常时,应警惕精神病的可能;
8、意志力障碍:表现为突然顽固地要做某一件事,或突然缺乏进取心,有时甚至同时出现两种情绪;
9、动作行为障碍:行为、语言、思维、情感高度一致或高度不协调都可能是行为障碍,运动障碍是指肢体活动显著减少,不语、不动、不饮食等;或不断模仿和重复一些奇怪行为;
10、意识障碍:患者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出现障碍,主要分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可表现为昏迷、嗜睡、意识内容变化、意识模糊等症状。
精神病的种类有很多,症状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不局限于以上症状,因此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分辨。此外,家属及身边朋友应给予患者心理与身体上的支持,包容患者,有助于疾病的转归。
儿童精神病的10个特征2儿童出现精神病的前期表现多数是性格改变、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其他方面的改变。儿童精神病常见的有分离焦虑障碍、选择性缄默症、特定的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间歇性暴怒障碍、青春和儿童期的抑郁症,还有些存在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1、性格改变:儿童可能出现易怒或者脾气忽好忽坏,不愿意和同龄人交往、参加集体活动、不喜欢说话等。
对周边的事显得斤斤计较或者自私,有些儿童可能特别容易紧张、焦虑、抑郁、恐惧,会出现无缘无故哭闹,不爱听话,自以为是,不服从管教,不遵守纪律,可能伴有冲动行为或怪癖行为等;
2、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变得懒散,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喜欢吃东西,容易出现疲劳,还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容易睡眠不安。喜欢收集无意义的东西,或随身携带用不到、无相关性的东西;
3、其他方面: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出现明显的厌学情绪,对世界和生活的看法变得悲观,情绪变得低落,容易自责、懊悔,甚至有轻生的想法。
儿童精神病的前期,每种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有所差异,如抑郁症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冲动障碍的儿童可能会出现情绪不容易控制,有暴怒的情况。
社交焦虑障碍的儿童特别害怕与外界交往,极难与外界同龄人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儿童的'情绪变化,发现问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小孩精神疾病有哪些表现
1、经常暴怒
2岁~3岁的儿童已经可以表达喜怒,偶尔出现脾气暴发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出现持续性,或非常严重的暴怒,就要小心是否出现精神异常。导致暴怒的直接原因往往是父母或家庭成员的过度关注,或者是不一致的管教。
儿童家长本身存在的行为问题,或家庭的不和睦,会造成患儿无意识的行为强化,而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对此,家长应该正确面对自身问题,并不断纠正错误的行为和教育方式。
2、睡眠障碍
小孩精神疾病常见的睡眠障碍是夜间不睡,这些小孩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入睡,或者夜间很长一段时间都保持清醒状态。情绪障碍持续并且严重时,需要考虑是否有情绪障碍或缺乏家长的关心与安慰。
3、进食障碍与异食症
轻度的暴饮暴食和拒食在学龄前儿童精神疾病患者中较为常见,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家长过多关注或强迫导致儿童对于进食行为无意识强化,可以导致病情严重而持续。异食症是指患者常常进食一些通常认为不能吃的东西,并伴有其他异常行为问题。
儿童精神病的10个特征3精神分裂症可发生于成年人和儿童,是儿童精【神】类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病。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较成人低。据国外报道15岁以下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是0、14%~0、34%。
国内文献报道儿童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0、05%~0、08%,男女比率相差不多。起病于10岁以前者较少;10岁以后起病者显著增多。起病年龄最小者为3岁,一般以12~14岁少年占多数。
1、起病形式
多缓慢起病,随年龄增长,急性起病逐渐增多。
2、早期症状
儿童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主要为情绪、行为改变、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部分病例早期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3、基本症状特征
(1)临床症状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年龄小者症状不典型,单调贫乏;青少年患者基本症状逐渐与成人相似。
(2)情感障碍大多表现孤僻、退缩、冷淡,与亲人及小伙伴疏远或无故滋长敌对情绪。无故恐惧、焦虑紧张、自发情绪波动等症状。
(3)言语和思维障碍年小的病例常表现言语减少、缄默、刻板重复、言语含糊不清、思维内容贫乏。年长患儿可有病理性幻想内容,离奇古怪的妄想内容,并常有被害、罪恶、疑病和非血统妄想。
(4)感知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感知障碍多较生动鲜明,恐怖性和形象性为特征,可有幻视、幻听(言语性或非言语性)、幻想性幻觉以及感知综合障碍(如认为自己变形、变丑等),尤以少年患儿为常见。
(5)运动和行为异常常表现兴奋不安、行为紊乱、无目的跑动,或呈懒散无力、迟钝、呆板、少动,或出现奇特的动作或姿势,常有模仿动作或仪式性刻板动作。少数患儿表现紧张性木僵和兴奋,冲动、伤人和破坏行为。
(6)智能活动障碍主要见于早年起病的患儿。大多病例一般无明显智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