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孩子读高二,每次回家就玩电脑游戏,怎么办
- 高二,男孩,喜欢玩手机,高中生迷上手机怎么办
- 儿子上高二开始厌学,不去上学,在家天天玩游戏,该怎么办
一、孩子读高二,每次回家就玩电脑游戏,怎么办
从我十多年育儿的体验来看,这个时代不让孩子玩游戏、用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等)真不是与时俱进的做法。家长其实没必要这么怕,也不能蛮干,一棍子打死。
要相信孩子,更要相信自己。对新生事物视如洪水猛兽,对时代潮流不去主动顺应,避之惟恐不及,最终只能反遭其害。
说说我是怎么做的吧,有用的可资借鉴,有害的尽可避免。
我干了许多其他家长不敢干的事:
孩子4岁时,我就让他玩电脑游戏了。从一开始的金山打字通上的Apple游戏到大富翁、CS、CF、DNF、红警、使命召唤、魔兽,单机的、联网的,单打独斗的、组队PK的,益智的、反智的,我都没有控制过他。
有些游戏,甚至是我想方设法泡论坛逛社区才弄到最新版本的;为了游戏体验更好,我还数次升级了电脑,提高了网速。
1.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堵不如疏,我无法控制电脑游戏对孩子的诱惑力,倒不如让他从小就形成习惯;
2.与其是他偷偷摸摸地去网吧玩,不如正大光明地在家里玩。身边同事、亲戚家的孩子趁父母睡着,半夜溜去网吧的何止数例?孩子跟父母这样“斗智斗勇”,既影响身心健康,又增加许多未知风险,这又何苦呢?
我与孩子约定了三条原则性意见:
每次最多2小时,以局数累计,两局之间的休息时间不计。
利:孩子自觉性养成了,高二末果断离开了游戏。也没有任何的不适;
弊:对视力确有损伤,对情绪、心理也果有影响。不过,好在可控。
我虽然不能像一些技术流的家长一样,熟悉各款流行游戏的玩法(我有个同事就是),让孩子五体投地、言听计从,但我可以与孩子约法三章啊。
题主的孩子住校,回家才玩,不影响成绩就维持原状,别把孩子搞逆反了,就悔之不及了。
可以理解家长的担心与纠结,但这个问题只能从父母身上解决。
首先,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以批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不适合的,反作用可能还很大;况且孩子的成绩也不错,说明他能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娱乐,家长首先要抛开自己的焦虑心态。
其次,家长要理解这是孩子休息的一种方式。现在的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周末补课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于一个月仅得两次甚至只有一次休息的孩子而言,难得的一两天休息时间,做些与学习无关、自己喜欢又可以放松身心的事情是应该被包容的。
第三,防止孩子过度沉迷游戏也是必要的,但需要讲方法。作为父母,与其直接批评孩子引起亲子矛盾,不如先从认同孩子玩游戏的行为入手。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玩游戏的行为是认可的,拉近父母与子女间的亲子关系;然后再找准适当的时机,向孩子传达父母希望他能够有节制的玩游戏的信息。即告诉孩子适度的游戏父母是支持的,但应以不影响正常作息为限,且每天要保证有户外活动、运动等有益身心的时间。除了从言语交流方面着手,父母从行动上将孩子带离电脑也是一种必要且有效的方式,如多花时间陪孩子,每个周末为孩子策划一些户外活动,陪孩子一起参加,还可以邀约上他的同学、朋友,通过此类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减少孩子呆在电脑前的时间,比单纯的批评会更有效。
个人浅见,欢迎讨论。我是从事招生考试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欢迎高中的孩子、家长朋友关注!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家长没必要过分担心,但也不可完全大意!
1.首先孩子成绩班级前十,说明孩子成绩不错。起码孩子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得当才可能有此成绩。家长担心孩子沉迷游戏影响成绩,心情可以理解,不过偶尔的放松,也不必太在意。我家孩子上高中时也是这样,高一高二时两周回一次家,高三时四周回一次家,回到家里,他也会玩游戏,我也曾经担心过。不过想到孩子这么长时间才回来一次,放松一下也是应该的。再说,如果游戏不让孩子玩,电视也不让孩子看,可能孩子到了学校和同学还没法交流呢。
2.其次,孩子玩的时间很短,一般不会沉迷其中,有瘾难戒。毕竟两周才回一次家,一般来说,孩子回家不得洗涮,理发或买点什么学习或生活用品之类的吗,留给他玩游戏的时间能有多少呢?毕竟在家里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那么短,因此,不必过于担心。如果是在寒暑假里,孩子一直玩游戏,那问题就不能轻视了!
3.家长必须重视这件事,游戏的诱惑力太大了,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被游戏带走了学习兴趣,以至于荒废学业,一事无成。家长必须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孩子注意把握好度。虽说孩子成绩前十,可是不知道孩子所在的学校是不是重点高中,所在的班级是否是重点班。班级前十并不意味着升学无忧,还要告诫孩子,必须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即便只是中间回家时玩游戏,如果不加控制,到了假期孩子肯定还会玩,一旦沉迷其中必然后果很严重。
4.建议家长和孩子深入沟通,告诉孩子自己的担忧,让孩子明确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讲清玩游戏的利弊,尤其是危害;然后和孩子达成共识,制定协议,规定好玩游戏的时间。虽然孩子处于叛逆期,但叛逆不等于不明事理,相信家长真诚地和孩子交流,不要武断地粗暴制止,还是可以得到孩子的支持的。我当时就是这样做的,我孩子高三回家时还会玩游戏,高考成绩也不错,目前在一所211大学就读。算是一点经验之谈吧,希望能帮到题主。
孩子学习也不容易,在学校里压力很大,学习任务很重,回家放松一下,未尝不可,没有什么大了不起的。高二的孩子处于叛逆期,批评,特别是唠叨式的批评最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家庭是港湾,是加油站,不能成为加压器。
家长可以参与孩子的游戏,通过这个行为,让孩子知道,家长并不完全反对他游戏。家长参与的好处,不但可以密切亲子关系,而且可以掌控一些情况,比如游戏的内容、游戏的时间,防止孩子沉迷游戏,这才是最重要的。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过了度,就会走向反面,孩子游戏也是这样的。家长可与孩子约法三章,比如学习成绩不能退步只能进步,前十名作为底线,必须保住,如果有所提升,还要有所奖励。比如,每次游戏的最长时间。所有这些,跟孩子约法三章。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见解,请关注教师妹子一枝花,继续交流探讨。
孩子读高二,每次回家就玩电脑游戏,怎么办?根据描述,孩子的成绩班级前十,成绩也是相当不错的,可以说明孩子在学校学习还是比较认真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孩子两周回来一次玩电脑游戏,家长也不用过分担忧。但是如果孩子在学校因为游戏等影响了学习,那么家长就要适当的介入,不能放任不管。
家长可以和学校老师沟通下,看看孩子在学校有没有逃课去网吧,或者上课经常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状态不好的一些现象,没有没有这种现象,那么家长就不必过于担忧了,说明孩子的自主能力还是很强的,能够分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孩子在学校一直是属于高压状态,在家里适当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家长和老师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孩子偷偷上网玩游戏,学习状态不是很好,那么家长就适当介入一下。孩子回到家中,家长可以和孩子正式的交流一下,已经是高中生了,太啰嗦了孩子也不想听,让孩子分清主次,适当放松可以的,不要因为游戏影响了学习。到了高中,孩子一般都会有自己的思想,很多孩子不想父母过多干涉或者是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家长要以提建议的方式来进行。可以适当提起孩子的学习目标,家长也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的激励孩子,给孩子一定的奖励。
谢谢!孩子正读高二,成绩在班级前十,每两周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就玩电脑游戏,怎么办!咱来分析论证一下,孩子成绩在班级前十,说明孩子有一定好的学习基础,每两周回家一次,说明学校对学生学习抓的紧,是好事。回家玩玩电脑也不为过,你想啊,孩子在校两周,脑子高度集中,学习太累,回家玩玩电脑,给脑子减减压力,是件好事,并不是坏事。脑子减压休息好了,就有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特别孩子在家这两天,家长可以让孩子自由些,也要与孩子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回馈孩子的班主任,做到学核、学生、家庭三位一体式。说句真话,该让孩子减压就减压。如果压力过大,孩子就会产生厌学心理,事得其反。孩子在校两周才回家一次,让孩子多休息一下,不为过,有了足够的精神投入学习,可能不是前十,更有可能是前三。但这只是咱的分析吧了!
春秋老师说教育关注青少年成长。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关注,阅读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孩子到了高二喜欢玩游戏,每次回家,都要玩儿游戏,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十分着急,应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应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关注孩子的名次。家长和孩子一起,时刻关注孩子在班里的名次,在学校的名字,甚至在地区里的名字。如果名次有下降或者下降很大的话,那么就应该断绝孩子对这个游戏的依赖,不允许孩子再玩游戏了。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名次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那么孩子适当地玩一玩游戏,我觉得也是在情理之中,家长呢,不必太着急。如孩子现在在班里是前十名,期中考试能够保证这个名次吗?期末考试能保证这个名次哦,如果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那么就说明孩子的自控能力是很强的,家长就不用担忧。
第二,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玩游戏的时间。学生玩儿游戏的时间应该以学生能保证正常的睡眠,能够正常完成所留下的作业为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家长可以和学生约定什么时间玩游戏,玩游戏的时间有多长,并已按照这个时间和要求去约束孩子。让孩子自己把握自己,自己限制自己,如果到时候孩子无法把握自己,无法限制自己,那么家长就要采取措施,让孩子离开这电脑桌。
第三,有些大型的游戏,一上网,就很难下来。非要玩一个究竟,出一个最后的结局才愿意离场,那么这样的游戏让人上瘾,而且欲罢不能。家长在孩子玩游戏的时候,要给他讲清楚,尽量不要玩这种大型的游戏,可以玩一些益智的小游戏,来取代大型的游戏。现在的孩子如果不让他玩游戏,那似乎也办不到,那么可以让他适当地玩一玩小游戏,意思意思就算了,毕竟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习为主。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关注支持我,谢谢你。
首先想说“班级前十”说明在班里成绩居上游,但是高考是全省同级孩子的竞争,外地大学在本省有名额一说,本地的相对容易一些,所以班级在学校的档次、学校在所在地区的档次,甚至在全省的档次都是参考因素,“班级前十”只能表示目前在所在班级的成绩水平。
要想参考数据更靠谱一些也是年级排名和历年所在学校一本上线率。
其次想说一下高二成绩稳定的情况下,最好少发表意见,因为说了也不会听的。学习是个主观自觉的事,“牛不喝水强按头”的事绝对不能做。
啥水平上啥样学校、将来吃啥样苦都是孩子自己的命数和造化,家长的经验、阅历是亲身体验的结果,孩子没经过这个体验,永远懂不了,都高二了,家长做好后勤支持工作也就尽心了,还是那句话,孩子自己想明白了,拼了命的想学好,谁也拦不住;孩子觉得学习是给别人学的,一肚子委屈没处诉,谁说都多余。
有一句话叫“今天脸上挨的巴掌,都是昨天偷过的懒”,不如人,挨打的机会以后多着呢,家长就甭跟着着急上火还落一身埋怨啦。
恰是家长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心理,才会助长孩子周末在家过度玩游戏的不良习惯。如果想对孩子学业负责,就得适当进行管理,但是管理要讲究方式方法,绝不能简单的批评了之。下面我给家长几点建议:
第一,借老师之口告知孩子,家长必须要对孩子的周末休息做好安排。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托辞,也叫师出有名。可以对孩子讲,有部分家长向老师反映,孩子周末在家里游戏上瘾,几乎到了失控的地步。考虑到已经到高二,游戏这东西非旦不能让学生在家里休息好,反而会让孩子们更累。妈妈想想,老师能如此告诫家长,其实是对孩子们负责,既然老师都如此上心,身为家长我也不能对你的周末休息不闻不问。
第二,与孩子约定用游戏时间和次数。家里有电脑有网络,如果不让孩子用也不现实,就如同把一条鱼放在猫的眼前,不给猫吃,猫干吗?因此,家长必须要结合上一点,与孩子约定周末在家用游戏的时间段,允许用的次数。同时做出奖惩规定,否则,约定拟的再漂亮,没有可行性奖惩措施做约束,自然会形同虚设。建议,让孩子一次性用游戏不能超过两小时,一个周末最多用两次,且要在完成学业任务的前提下才可用。
第三,如果孩子对规则不遵守,可以将电脑收起来,并断网。这一招是没办法的办法,万不得已不要用。否则,一旦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还真会跑到外面网吧去玩儿。家长可以在孩子周末回家后,及时告知孩子,电脑因为家里电源不稳烧不了,送去检修,结果维修人员说需要花不少钱,考虑到现在家庭开支相对紧张,暂时先把电脑放在维修店里了。同时再鼓励孩子学会适应没有电脑的日子,休息时做点其他感兴趣的事,如阅读一些经典书籍,或者和大人出去参与一些活动。
首先你得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在学校平时有没有偷偷去网吧玩游戏的习惯,如果没有,大可不必担心。两周回家玩一次电脑,放松一下完全有必要。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之内即可。
成绩班级前十,说明孩子很聪明。不知你们家庭开不开家庭会议,按理说两周才回家一次,一家人在一起都难得,应该坐下来聊聊天,交流交流。听孩子说说自己的理想,大学的目标,现在还有多少差距,如何去缩小差距,如何去实现自己的高考目标。
高二确实很关键,基础打好了,高三就举重若轻了。高二基础不夯实,到了高三冲刺就乏力了。建立孩子的梦想是关键,挖掘其成功的动力。
二、高二,男孩,喜欢玩手机,高中生迷上手机怎么办
1、在当前的环境下,很多人都把手机当成了自己的生命,包括未成年人、学龄前儿童、高中生。在他们应该努力学习的阶段,有很多孩子。被手机深深吸引,沉迷其中,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危害身心发展。
2、 孩子学习或在家时,家长不要一直在家玩游戏。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要有节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手机放在一边,多和孩子互动。
3、 与孩子约定每天或每周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并严格遵守与孩子的约定。把手机的控制权拿回来,别让你的手机和平板成为电子“保姆”,即使你很忙,也不要把手机扔给孩子,让他们自己玩。
4、 如果说不给孩子手机会导致信息贫乏,那么电视可以作为交流媒介,也可以获取很多知识。如果孩子需要打电话等功能,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电话手表。
5、 四,家长要学习网络知识。
6、 最好学会上网,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否则就无法与孩子沟通,无法给予有效的引导,也无法说服孩子。平时,家长应注意收集有关手机成瘾的新闻报道或案例,并与孩子交流讨论,以起到提醒或警示孩子的教育作用。
7、 五,让孩子赢得玩手机的时间。
8、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行为,但是对于那些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摆脱手机的孩子来说,真的是没有出路了。有的孩子用心经营自己的游戏账号,已经到了在游戏界称霸天下的地步。秘密,一定是不愿意放手的。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家长可以制定激励措施。如果作业完成得好,准确率高,他们将赢得半小时的游戏时间。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激励。
9、 孩子一旦沉迷于手机,就无法自拔,毕竟孩子的自控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父母想把孩子“拉”出网络游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远离网络。可以为孩子规划上网时间,和孩子一起参与亲子互动游戏,和孩子一起画画、玩游戏。唱歌等,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领域,培养孩子对其他领域的兴趣。
三、儿子上高二开始厌学,不去上学,在家天天玩游戏,该怎么办
都上高二了,也该懂事了。不上学,成天宅在家里玩手机,一日两餐父母供着,长此以往,后面怎么办?
恕我直言,这样的表现和状况都是父母过度的娇惯和溺爱造成的。
教育孩子就像滚雪球一样,从小娇惯溺爱,百依百顺,就像滚一个小雪球慢慢的越滚越大,越滚越重,现在已经到了滚不动的地步。
如果父母现在还是这样无原则,无底线,无度的迁就和纵容这个孩子,那只能养出来一个一辈子都要抱在怀中吸着奶瓶的巨婴。
高二的半大小伙子了,学习好不好先放到一边,基本的人情世故,基本的原则规则,最基本的道理应该知道吧?
一、建议家长和孩子把几个问题和关系先明确清楚。
1.和他谈:你就这样颓废消沉吧!父母再苦再难,再养你一年,18岁成人以后你自立门户,父母不靠你养老,但你休想在从父母这里拿走任何东西。问孩子:他18岁以后打算怎么生活?他考什么样养活自己?靠什么立业成家?
2.不上学,不出门,不做事,成天玩手机,一日两餐父母供养,问孩子,他的心里多多少少就没有一丁点愧疚和感恩?
如果他没有任何感觉,觉得这些都是父母应该无条件给他的,那么,从明天开始家长就不要再这样无条件的为一个不求上进,消沉堕落的孩子提供服务。家长和孩子各自管理经营好自己的生活,谁有本事谁吃好喝好,谁没本事饿死也活该。
3.必须要问清楚,他打算这个样子到什么时候?打算让父母就这样侍候到什么时候?
4.必须问清楚,他一没知识,二没文化,三没技术,四懒得要命,五不知道感恩,六没有责任,将来怎么生活?靠什么生活?靠什么立足社会,靠什么成家立业,靠什么养活家庭?假如有一天父母老了,生病了,住院了,需要一大笔钱来救命,他管不管父母?他有没有能力管父母?
二、建议家长不争不吵,把道理给他讲清,然后彻底改变娇惯溺爱式供养。
他现在没能力挣钱养自己,家中的生活资料暂时可以借给用,但必须让他清楚,这些都是父母的,不是他的。他用什么,吃什么,穿什么,必须要经过父母同意。
如果他不想过这样寄生虫式的生活,就请他振作起来。如果他还不知悔改,还就这样准备堕落下去,那好,请他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别再指望父母供养着。
如果他能悔过,重新振作,愿意去学校努力学习,再苦再难父母都陪着。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目前的状况就这样。不要相信那些鸡汤式的教育方法,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能够痛击到心理,不能让其内心真正触动和醒悟,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