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张召忠对伊拉克战争的预测是错误的吗
- 张召忠怎么看待当年对伊拉克战争的预测
- 张召忠少将当年是怎么预测伊拉克战争的
一、张召忠对伊拉克战争的预测是错误的吗
1、张召忠当年对伊拉克战争的预测是失准的,这个是个很显而易见的结论,并不需要争论辩解什么。就算美军之后十年在伊拉克陷入泥潭,那也是脱离狭义上的伊拉克战争战局层面上的事情。并不能掩盖菊座当时对萨达姆军实力过于高估的事实。
2、鉴于张召忠的身份,其在公开媒体上的发言不会完全是其个人基于其知识储备做出的分析,同时还会夹杂相当大比例的宣传内容。所以菊座当年的所言,有相当的政治需要在内。不过同时,这并不意味着菊座当年真的是没有说一点实话,并不意味着他当年心理真的对战局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萨达姆覆灭之前,整个解放军系统内部,少有对信息化现代战争具有清醒到位认识的人。我认为,换其他任何军队系统的人来做同一期节目,虽然可能其对战局的预测呈现更现实的表现,不过想要精确预见到美国后来在伊拉克的一路高歌猛进,几乎不可能。
3、很多诸位网友认为理所当然的常识,也是有其刚刚诞生的那一天的。在其之前,不仅是大众,就算是领导层也会倾向于在以往的战例里寻找战争的规律从而建立在我们现在看来非常落后的常识。在你们笑菊座的因果律武器没有奏效之时,何不想想菊座代表的是什么一种什么认识?解放军内部是不是广泛存在着这种认识?如果他的所言真的是他的认知,那么是不是解放军的技术军官们对现代战争的认识产生的偏差。如果他的所言不是他的认知而是政治任务,那么下达这个政治任务的高层对现代战争的认识是不是更为不到位?用16年的头脑来嘲笑03年的评论没什么值得骄傲。13年的时间,足以更新一代战机,两代航发,五次CPU革命,以及数不清的技战术法则。你现在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当年并没有你想的那么明朗。因为很简单,没有以往战争的先例,没有在手的信息化装备参考,只靠对技术发展方向的研究而产生的朦胧预感来准确描画信息化战争的模样,太难了。
4、03年伊拉克战争,虽然存在萨达姆部队大规模叛变被买通等不可抗力。但是其显现的信息化战争的新特点新属性已经足以颠覆国内大批专家学者的陈旧世界观。可以说,就算萨达姆的部队不存在消极抗战等因素,战争结果也不会改变,而且萨达姆会死更多人。这场战争里,武装直升机集群对坦克集群的屠杀以及其高的吓人的交换比已经令大陆军主义的解放军陷入高度的自我怀疑。大规模精确打击令前线后方的边界模糊,使得旧有指挥层级系统低效而脆弱。传统性能指标相近的两款装备,在信息化水平一项指标上的差距能够在宏观战局上形成多大的影响。这都是对解放军而言的新课题。或者说,是以往听说过但没有重视的课题。
5、1991年的海湾战争更重视空袭,虽然信息化初露锋芒,然而尚在襁褓之中,很多看起来“信息化”的地方实际上只是简单的绝对空中优势的副产品,可以说,是信息化战争的雏形阶段。而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数字化部队越来越重要,还有就是部队的快速反应,快速部署,其中地面战则以大纵身的一记钩拳解决问题,采用的指挥体制还是传统的树型体系,当然这是建立在非常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上的,军可以指挥师也可以直接指挥到团。这样一来部队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白雪行动的电子战阶段空袭阶段和最后48小时地面战,尤其第3机械化步兵师直接长途奔袭到了巴格达城下。
6、2003年的战争更重视信息化作战,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实现了陆军的立体作战,数字化平台广泛使用了,就是军师旅团一级指挥一级。这些变化,加上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就初步显现的信息化优势,令91年还仅具一个雏形的信息化战争,在03年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7、首先必须要说,张召忠当年的预测并没有如他所愿。当年张召忠也并非真的认为萨达姆能反杀美军,但是伊拉克军方面的实力放在中东范围内的确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这也是为何国内当时军方普遍认为萨达姆将会凭借手中的这些家底跟美军打上几场血战,最后让美国付出相当的成本之后胜利。国内的一票专家学者对美军最后胜利是有一个广泛的共识的,这一点连菊座也没有异议。问题出在,战局超乎想象的顺利让整个世界都惊叹,上到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下到军事杂志编辑部,街头键盘侠。所有人无一例外对美军的一路高歌猛进惊得下巴都掉到了地上。菊座,只是这万千个体中的一员而已。
8、这其实不奇怪,那场战争其实对整个中国而言,也是直接了解现代信息化战争的一个契机。那年,整个解放军内部,一个直升机的空地协同就称得上是“先进战术”“联合作战”,我们今天看军事演习经常听到的一句“复杂电磁环境”在当年估计还在集团军级别的参谋们的纸上谈兵里。美军越战中使用的战术还在被解放军当做硬骨头研究学习。突然间,信息化战争露出了狰狞的獠牙,这一切,都令人措手不及。菊座方面对战事预测的失准,不应该仅仅让大众简单产生“所谓专家学者也不过如此”这种毫无营养的心理认识。总体上讲,它同时反映出了我国军方在当时对世界最近前沿的军事科技和战法的认识极大滞后,这种认识上的滞后,不是仅仅存在于菊座一人身上。而是贯穿整个解放军各个层级的指挥参谋机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讲,菊座当年听到战局走向后露出的惊讶表情够令人印象深刻了吧。我相信同时,在北京西山指挥部,在中南海沉重的木门里,在政治局的封闭会议厅里。那些掌握最高军事政治权力的元老门心里受到的震撼一点不亚于那个摄像机前的局座。
9、是的,局座预测失准了。战局往着相反的方向走了。这一刻,不仅仅对菊座个人公信力是一个打击,同时受到更严重打击的是整个解放军部队对于未来战争的信心,因为菊座当年的观点,正是整个部队,至少是很大一部门高层将领对战争认识的体现。但是,更重要的是作为中国人,能从此事得到什么认知?你若从此事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少将“口出狂言”被事实无情打脸的肤浅认知,并心生得意乃至嘲讽之意。那么萨达姆那些兵真是白死了。
10、局座在那场战争中的所言及其引起的一系列风波,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其可以视为对世纪之初国内军界不清醒的头脑泼的一盆冷水。也可以视为大棒继续催促解放军在现代化改革的路上继续加速。也可以视为在世纪之初中国军界对自身实力和地位认知的一次重新洗牌。新世纪的战争,已经迈进了新纪元。及时认识到的人可以迎头赶上,认识不到的人将会被远远甩下。
11、可惜啊,你们这些人,还在消费一个退休老头儿十多年前的一次失准评论。而且消费得如此没有营养,那么我只能说,03年那场战争还是没有打醒你。
二、张召忠怎么看待当年对伊拉克战争的预测
1、对伊拉克战争的预测,张召忠回应道:“有些东西可以预测,有些东西不可以预测,战争如果能够预测准,那就不打仗了。伊拉克战争的走向和我当时的预测就有一件事是相反的,就是美军围困了巴格达,我感觉巴格达守城的人员和美军会有一个对抗,但实际最后是如入无人之境,没有对抗。为什么没有对抗,我一直在找这个答案,因为我在伊拉克生活过,我知道伊拉克人对于外族对于其他宗教的入侵一定会有反抗,他们很爱国,没有看到这种反抗是很奇怪的。
2、过了三四年,当时驻伊美军总司令弗兰克斯将军退役了,他写了一本自传叫《美国一兵》,书中就讲到,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军事情报局瓦解当时守城部队,共和国卫队司令叫提克里蒂,是萨达姆的表兄弟之一,(美国)说现在C103飞机就停在机场,你要是下个命令让所有人都撤,我就给你多少美元,这个飞机直接飞美国,就给你接回去了,你要是不听,我就把巴格达夷为平地。等于这哥们儿拖家带口就走了,他走之前下命令所有的守城人员无条件放弃抵抗,自己找出路。所以说不是老百姓不愿意抵抗,而是有命令放弃抵抗,个中是有缘由的,但是这个事情在战争时期是绝密的,不会超过十个人知道,所以我们都不知道,过了四五年之后解密了。当时我说的原话是为什么不抵抗一定是有原因的,我认为伊拉克虽然现在不抵抗,但是这场战争会持续至少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后期的抵抗一定会有,而且非常激烈。这种反抗一直持续到今天,十几年了,比我原来预测的时间(还长),我预测的核心是没有错的。”
三、张召忠少将当年是怎么预测伊拉克战争的
1、局座最初预测,美军将在伊拉克陷入泥潭。然而,伊拉克军队毫无抵抗,美军顺利占领。一时间,批评和骂声纷沓而至。
2、然而,10年之后,当美国公开承认在伊拉克的失败时,人们才发现当初错怪了他。实际上,伊拉克军队指挥官被中情局收买,导致了离奇一幕。否则,美军真的会陷入更深的泥潭。何况,事实也证明,伊拉克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伊拉克确实成为了美军的泥潭。
3、想当年,张大教授在CCAV上夸夸其谈,颠三倒四,指东打西。稍有不足的是,张大教授的高谈阔论往往和事实相反。
4、回想当年伊拉克战争,对美军长驱直入,迅速攻进伊拉克,张召忠说这是萨达姆的特殊战略,要诱敌深入,然后会以游击战、人民战争,袭击美军的补给线。美军打下了巴格达机场,张召忠说这是伊军战术,故意放美军一码,然后以精锐的共和国卫队重创美军。
5、张召忠经常参与的军事节目有:中央电视台七频道《防务新观察》、湖北台的《军情第一线》、北京电视台的《军情解码》、中央电视台四频道《今日关注》、《海峡两岸》,北京电视台《天下天天谈》,凤凰卫视的《周末龙门阵》。
6、张召忠(1952年-),生于中国河北省盐山县,军事理论家、军事评论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士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副军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