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什么总喜欢幻想不切实际
- 一个人喜欢做幻想,这是不切实际的表现吗
- 不切实际的幻想成语
- 如何停止不切实际的幻想
一、为什么总喜欢幻想不切实际
你好,幻想这种东西,是每个人都会有的,而且,在经历了急剧的心理变化,形成的反向落差会让你停留在某个的层面上。因为那个层面的东西你太过汲汲,所以大脑会用幻想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压力,让你感受那份的快乐,从而变得舒畅一些。
看书,看电视,你总有走神的时候,当大脑经历了某些集中注意力的事情,需要放松的时候,就会自己搜寻到你所想要的那段记忆,抑或模拟记忆,让自己感到愉快。但是,事后,大脑的另一个区则会对于不切实际感到痛苦,让你重新产生其他的心理反应。
其实,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并不该成为你的负担,你现在估计存在于心理落差的阶段,需要时间来弥补。在这个阶段的过程中,理论上转移注意力是最佳的度过方式。通过把计划刻到极为细致,又能够让你感兴趣的事务上,减轻大脑对于“愉快”的需求,降低它自我寻找快乐的要求,为较好的一种过渡方式。当落差被时间弥补以后,你就能够正视这种幻想,知道它对于你本没有伤害,也不会过度的去幻想了。
以上是理论上的解决方式。
我在这里提供我自己的解决思路,仅供参考。
我对于幻想的处理方式就是,仅仅依靠自己来想,把它独立出来划分,和生活完全脱离,并强化这种脱离的实际性。通过冥想,与曾经存在的快感相比较,印证幻想的快感为虚假。在这里,我不用曾经的快感取代幻想快感,而是包容幻想快感的真实存在性,和幻想的虚假性的和谐统一。然后就能够独立这种幻想,让它既存在,又不会影响你的正常生活了。
加油,每个人都会有烦恼与痛苦,这是你人生的一段经历,正视它,包容它,做最好的自己。
二、一个人喜欢做幻想,这是不切实际的表现吗
我觉得不是,我来说说。
一、幻想未必不能成功
虽然能够幻想的事情概率是比较小的事情,但是概率小不等于一定做不到,就比如说有一个女孩子的幻想就是能够嫁入豪门,有了这个幻想,她就有可能朝着自己目标去努力,但是能不能实现犹未可知。
有着幻想往往会是一个人前进的一大动力,保持着这样的动力,对于自己难道不是很好嘛?
二、幻想给人生增加希望
在很多情况下幻想是不能够成功的,但是就不需要幻想了吗?我认为还是需要的,因为人活得在很多情况下都会面对现实的瓶颈,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我们是做不到的,是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所以说在这种经常饱受打击的状态,就需要一些幻想来给自己的人生增加希望。
甚至于很多情况下并没有什么希望而只是给自己自娱自乐的一种手段,不知道有多少人就是想着自己假如有了一个亿到底应该怎么花,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的话,幻想并不会有结果,他们不会有一个亿,但是这样想一想就仿佛自己真的有一个亿一样。
三、幻想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幻想不光能够让人类有着希望,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给人类带来创造力,像是很多网文的作者,这些人往往就是喜欢幻想,这些幻想的结果转化为文章,立马就成为了人类想象力的一大结晶。
所以说幻想可能是人类宝贵的东西,怎么会是不切实际的表现呢?
三、不切实际的幻想成语
白日作梦比喻幻想不可能实现。同“白日做梦”。
出处:刘绍棠《狼烟》二十二:“金镶玉走进舱去,嘻笑道:‘老昏君白日作梦,自以为是九五之尊,不肯有失万岁爷的身份,迎接一位七品县令。’”
白日做梦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明·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表面文章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不切实际指不符合实际。
痴人说梦痴:傻。原指对痴人说梦话而痴人信以为真。比喻凭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乱语。
出处: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九:“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也。”
痴心妄想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五回:“谁知那道也自痴心妄想,魂颠梦倒,分明是癞蛤蟆想着天鹅肉吃。”
充饥画饼画个饼子来解饿。比喻虚有其名而无补于实际。也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元·宋方壶《醉花阴·雪浪银涛套·古水仙子曲》:“当初指雁为羹,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非分之想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运命》:“不信运命,学不能‘安分’,穷人买奖券,便是一种‘非分之想’。”
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出处:《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高谈大论指不切实际的言谈、议论。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江西学者自以为得陆删定之学,便高谈大论,略无忌惮。”
高谈弘论弘:大。高深空洞不切实际的谈论。
出处:晋·袁宏《后汉记》第四卷:“尝疾俗儒高谈弘论,不切时务。”
过屠大嚼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同“过屠门而大嚼”。
出处: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然则居东南而谭富强,其犹过屠大嚼。”
海市蜃楼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出处:《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隋唐遗事》:“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
好高骛远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好梦不长指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不能实现的,只能存在于梦幻之中。
好梦难成在睡眠时,要想做个好梦也是不轻而易举的。比喻美好的幻想难以变成现实。
出处:宋·聂胜琼《鹧鸪天·寄李之问》:“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胡思乱量犹胡思乱想。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出处: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慈圣意不怿,曰:‘皇亲辈皆笑太后欲于旧涡寻兔儿。’闻者惊惧,皆退数步立。独琦不动,曰:‘太后不要胡思乱量。’”
胡思乱想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出处:《朱子全书·学》:“宜于日用之间,稍立课程,不要如此胡思乱量,过却子也。”
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黄梁美梦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黄梁一梦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黄粱美梦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唐·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黄粱一梦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唐·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镜花水月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出处: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镌空妄实犹言凭空穿凿,不切实际。
四、如何停止不切实际的幻想
1.
转移注意力大法
现在,我们先玩一个小游戏:
请你不要想一只绿色的熊猫,尤其别想它的“绿眼圈”。
我猜,你脑子里不仅有绿色的熊猫,还给它的“绿眼圈”放了特写~
你看,大脑就是这么神奇,它会让外界的信息,自动在你的脑海中展现画面。只要外界的信息够有意思,就能趁你不注意,偷走你的注意力。
2.
强有力的洗脑话术:“关我啥事”和“对我有啥用”
这个真的超级有用!
当你开始胡思乱想时,请回忆下,腹黑小说里高冷睿智的男主/女主是啥样的,然后学着他们的眼神和语气问自己:嗯?就这?和我有关系?相信我,你很容易就会角色代入,然后无比机智地发现:你胡思乱想的事,还真和你没什么关系。
3.
加强显意识的“皇权地位”,打击潜意识这个“乱臣贼子”
上面我们已经说了,胡思乱想的本质是显意识不够强大。那么,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必须增强显意识的战斗力,帮助它守住江山。
1、保持充沛的精力。
定期进行运动。运动是可以分泌多巴胺,让你产生愉悦的感觉。当你胡思乱想时,可以试试做做运动,跑步、瑜伽、舞蹈等,选择你喜欢的运动类型。
2、及时储备精力。
对我们的身体来说,睡觉是最能够快速储备精力的,什么运动、看书、听音乐的效果都不如睡觉好。所以,平时多注意休息,及时储备精力,更容易不陷入「胡思乱想」的怪圈。
总结:胡思乱想是一种很常见的内耗行为,本质上是因为“潜意识”占据了主导地位。想摆脱胡思乱想,可以试试转移注意力、反面角度思考、运动和睡觉储备精力这几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