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甄宓和甄姬是同一个人吗
- 甄宓和甄姬到底什么关系同一个人
- 三国杀甄姬台词的赏析
- 求三国杀最有意境的台词,有哪些
- 三国杀武将技能背景全解析-曹魏篇(上)
一、甄宓和甄姬是同一个人吗
是一个人。甄洛,字嫦娥(182或183- 221),别称甄宓,庙号文昭甄皇后。
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东汉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儿。生于汉灵帝光和五年十二月,卒于魏黄初二年六月。
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懂诗文,貌艳丽。原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后袁绍为曹操所灭,被曹丕娶为妻。生魏明帝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因幽怨作诗而被曹丕赐死,尸首被“被发覆面,以糠塞口”。后其子魏明帝即位,追谥其为“文昭皇后”。世称甄夫人或甄妃。
二、甄宓和甄姬到底什么关系同一个人
甄宓和甄姬相传是同一个人,但是没有具体的史记记载。
相传为甄宓,实则无记载。史称甄夫人,甄氏在三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在建安中期,袁绍的第二个儿子袁熙纳娶甄宓为妻子,建安四年,袁熙纳出任由州刺史,甄宓便留在了冀州照顾袁绍的妻子。
建安九年的时候,曹操攻打袁绍,甄宓因为外貌出众,被曹丕纳为了小妾并且非常宠爱她,曹丕称帝以后以为册封了刘协的女儿为皇后,使得甄宓失宠,于是甄宓抱怨曹丕。被曹丕知道了以后,曹丕怒火中烧,于是将甄宓赐死,葬在了邺城。
三、三国杀甄姬台词的赏析
这句诗是被誉为“八斗之才”东汉末年魏国诗人曹植的《洛神赋》.相传当年官渡之战后,曹操大败袁绍,其二子曹丕趁机虏袁绍之儿媳甄宓即甄姬为妻,相传甄宓常挽灵蛇髻,此时虽因战乱蓬头垢面,但仍能看出其闭月之容....而甄姬却与其弟曹植暗生情愫,可惜木已成舟。后来,曹丕另娶她人,冷落了甄宓,而甄宓后来也因积郁成疾而病终,一代美人就此香销玉殒....后曹植行至洛水湖畔,一时悲从中来,写下况古绝篇《感甄赋》(后因曹丕之子(曹丕与甄宓之子)继位后认为题名太露骨,改为《络神赋》)....这句话婉转动听,极为顺口的同时词藻华美,表面上是形容洛水女神的美貌,实际上不仅极言生动表现甄宓之美,更能体现曹植的一段情殇....感天动地....
追问:
我要的是这句话的赏析
也就是翻译
回答: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动人的面貌好像轻纱般的云丝遮住皎洁的明月,朦胧月色下轻盈的舞姿,就如江边的微风吹起晶莹的雪花缓缓飘动....这句诗其实要联系背景和甄宓的面貌去理解,比如写洛水女神,实写甄宓,而甄宓的灵蛇髻(玩过三国杀的知道)正映对了轻云之蔽月.....
四、求三国杀最有意境的台词,有哪些
一、诸葛恪
“可知我诸葛一氏家学渊源”诸葛恪这句武将技能台词是他的傲才,因为诸葛家族本来都是英才辈出。从诸葛亮、诸葛瑾、诸葛恪,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每次听到这句武将技能台词,就知道诸葛恪在发动傲才。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激动,因为玩过诸葛恪的玩家都知道,傲才是纯人品技能。因为只能用牌堆的前两张牌,所以每一次傲才的时候,都希望牌堆是杀、闪、桃、酒,这些基本牌。
二、曹昂
“父亲快走有我殿后”曹昂的一生追随着曹操南征北战,最后在讨伐张绣的时候,由于曹操的好色。调戏张绣之婶邹氏,被张绣突然袭击,曹昂为了保护曹操与大将军典韦战死在宛城。
游戏中的曹昂技能慷忾也是是保护型的,距离与曹昂为一的武将被杀时,曹昂可以摸一张牌。然后交给被杀角色一张牌,这可是防御小王子,装一匹减一马,更加是能把技能范围扩大。
三、张角
“雷公电母听我号令”张角是乱世的开端,黄巾军起义浩浩荡荡,是虽然最终被镇压下来,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了张角这位人物。传闻张角对太平要术比较有研究,所以会使用一些巫术。
游戏中的张角也是如此,雷击直接借助外力,在打出一张闪后便可以开始判定。判定牌为黑桃就会受到两滴血的伤害,所以张角发动雷击的时候,就会说雷公电母听我号令。每一次都是非常紧张,因为如果手里没有黑桃花色,要从四种花色中判定出一张黑桃,还是非常看运气的呢!
五、三国杀武将技能背景全解析-曹魏篇(上)
技能是三国杀的灵魂,最有趣的地方。技能既要顾及平衡性,也要顾及历史或演义的贴合度。技能设计的水平正是三国杀与其他山寨的区别,本文试讨论技能的相关历史及演义,不涉及平衡性。
看过演义,再看过三国志,还是最喜欢蜀汉,曹魏次之,孙吴再次之。而三国杀中,最喜欢的却是曹魏群臣,配合度最高,不但魏武能和其群臣配合,甚至群臣之间也能互相配合,而且攻防兼备。蜀方如果没有刘备,则一盘散沙,且绝大部分皆是强攻型。老少诸葛是防守,配合度却不太高,庞统配合好,但也是进攻型的配合。相比之下,魏方君臣,浑然一体。
曹操
奸雄:
这位一代霸主,奸雄二字实是其一生写照,技能名选了这二字,实别无选择。至于内容,是有一定难度。魏武在演义中是一个反派,但性格事迹个人特色,丝毫不弱于诸葛亮,要用一个技能覆盖他一生的特色,一生的用兵手法,一生的治政能力,几乎不可能。不过设计者却也做到了一大半。曹操手下文臣武将,有一大批是来自于敌国。纳张辽于吕布,收张合于袁绍,取文聘于刘表,降庞德于张鲁,招降纳叛,不计其数。而奸雄,则是收对自己伤害的牌为己用,何其形象?
护驾:
早期的主公技,皆是依附杀闪桃上做文章,蜀国最弱小,却是主攻者,刘备也是三个中战场上作战最勇悍(关于这个可能大部分人都会反对吧,容在后篇讨论),因此得杀。孙吴志在保命,得桃,魏武征战一生,遇险无数,更因身处朝堂,遭人谋杀机会最大,最需护驾,因此得闪。
实战时,常常需要牺牲忠臣,而魏国群臣,多是受伤后发动技能。做曹操手下尝有伴君如伴虎的感觉,与历史吻合!
归心:
演义中曹操曾在赤壁大战之前作诗一首,最后两句就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技能典故正在于此。魏武欲一统宇内,自然希望上至大臣下至黎民都听命于己,归心于己。而魏武其人,越是艰难困苦的时期,越能容人,如战袁绍时,大方得烧掉部下暗通袁氏的书信,到了后期称公称王,许多优秀的意见就再也听不下了。因此受到伤害,发动“归心”,且秉承了魏国传统。连判定区内的牌都能动,不愧是神。至于收牌后为何要翻面?既有这么多贤才归心,我们的曹公自可“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飞影:
无论国志还是演义,曹操征战沙场无数,无数次限于生死关头,而无数次神一般的化险为夷。不能不说是赖坐骑之力。细数曹操坐骑,还真不少,爪黄飞电出于演义,绝影出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书。两者合起来就是“飞影”。而自带+1马这个强悍又容易设计的技能,早为人所猜测,而竟赋予公孙瓒马腾之流,实可惜耳,唯游卡大器,当予曹公无疑。
曹丕
魏文帝,大魏实际上的第二代统治者。曹丕智谋用兵远逊其父魏武,甚至稍逊其子魏明,然而奸诈惨刻、小气嚣张则尤有过之。而其附庸风雅,文才乃是一绝;治国有方,创立九品中正。可见其仍是一位有作为之君主。游卡设计师不仅设计了三个技能全方位表现这么一个复杂人物,更注意细节,在卡牌上,绘画曹丕手持葡萄。取自“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乎?”——与群臣诏。
行殇:
这个技能说白了就是收死人牌。众所周知,其父曹操最喜盗墓,更设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等变态的职位。估计曹丕也跟了不少,知道被盗墓先人惨况,故在诏书中三令五申不得厚葬,并说:“若违今诏,妄有所变改造施,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臣子为蔑死君父,不忠不孝,使死者有知,将不福汝。”可见曹丕多么惧怕死完又死。因此可推测其曾参与父亲的盗墓行动。而曹丕性格小气刻薄,气于禁、毒曹彰、逼张绣、嘲王忠(注意别跟黄忠混淆),连元老级曹洪也几乎命丧他手下。最后,曹丕大量的作品中哀悼在战乱中惨死的百姓,也算是一种行殇的解释吧。
放逐:
本技能典故显然就是放逐曹植。史上曹植被放逐后屈屈不得志,无法成就大事,却也因此避过一劫,捡回一条性命。在游戏中表现为跳过下个回合却能摸牌。此技能除了呼应这个典故之外,显然更有深意。相信大家还记得魏大将军曹仁,此君绝对是大魏将领第一人,先后和周瑜关羽过招,然而在游戏中能力差强人意,而在林包新系统——翻面之下,曹仁将不再寂寞。不但曹仁,就连神曹操也非常需要儿子的配合。
颂威:
演义上曹丕继承魏王后,大有小人得志的味道,回家乡——“樵”见父老,仿效汉高祖还沛,让臣民歌颂自己,所谓歌功颂德,而曹丕实在威望有余(也是窃其父之余威),德行有亏,因此,技能名字颂威正合适。魏国有许多人技能和判定有关,司马甄后郭嘉夏侯。其中甄后更是以判黑牌为乐,新一代夫妇配合由此诞生。
综上,魏文帝,这位富二代能配合魏国大多数人物,使本来就形成一个严密体系的魏国阵营再次拧成一股绳,更加强大。
甄姬
三国四大美女之一,大魏第一代皇后。曹丕之妻。正所谓“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作为三国四大美女唯一一个能在正史立传的美女,绝非浪得虚名,当真是美貌、智慧、善良并重。
早在年少时,甄氏有粮食不少,当时战乱,百姓皆出卖金银,甄宓妈妈便想用粮食买之,甄宓便劝她妈妈:“现在都是战乱,民无王法,你买这么多财宝留在家中,非常危险,倒不如用来救济族中亲戚和乡里。”这就是“匹夫无罪,怀璧为罪”的由来。
洛神:
技能名字来自于曹植的洛神赋(又叫感甄赋),但问题是黑色皆收在手中,红色弃之,这个动作能否对应甄宓的某个性格或特征?不得而知。不过这个技能的设计倒很独特。
倾国:
显然,这是取自三国演义,曹丕欲斩之,见其有“倾国”之色,遂止。以其色使曹丕不能杀之,所以甄宓手上多“闪”。贴合度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技能是曹操“护驾”的最好配合。而野史上也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都爱甄宓,而曹操虽然没有得到她,但有很多心事甚至是政事都咨询甄宓。所以让她来配合曹操再好不过,也正因如此,实在没有必要出曹丕,我一向反对出富二代(孙策不算富二代)。实际上,曹丕与甄后貌合神离,只有魏武这样有气魄的英雄才有资格“配”得起如此佳人。
夏侯_
魏国第一任大将军。曹魏阵营诸将地位最高。于禁救襄樊之围时也只是督七军,此人当时竟督二十六军之多。不过无论历史或演义,盲夏侯表现平平,战绩不多,劣迹倒有几个。被吕布袭取缁重,又被降卒劫持,实在丢脸。
刚烈:
此技能取自演义中,夏侯_战吕布手下曹性,被箭射中眼睛,拔箭连眼珠拔出,吞之,接着更加勇猛,杀了曹性。技能是受伤后经过判定反使对方受伤或弃牌。贴合度不错。
夏侯渊
神速:
三国志描写小夏侯比演义的要厉害,演义中忽略了他的作战方法——神速!“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故军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三国志诸夏侯曹传裴注引魏书。在曹操大破关西盟军后,韩马等人的残部仍在作乱,而夏侯破刘雄鸣,斩梁兴,退马超,避开韩遂主力屯守而轻兵袭长离,引出韩遂主力而与之野战,破韩遂,被曹操称其为“虎步关右”。平灭陇右这段充分表现出夏侯渊的用兵是如何的神速。
设计者能冠之“神速”二字,足证明设计者并非纯以演义为主,也曾看过三国志。这个技能在游戏中甚至能把闪电、兵粮、乐不停住来攻击别人,非常不错,贴合度高!
曹仁
曹丕受禅后的第一代大将军大司马
据守:
曹魏诸将,各有特色,夏侯渊主攻,曹仁主守。演义中的曹仁不厉害,甚至还有点窝囊。但真的是这样吗?单看他的对手就知道不是这样了。袁绍与曹操官渡相持时,曾派刘备纠合隐强贼搅乱曹操后方,曹操无法理会,便派曹仁去,结果一战就破了刘备。可见他也并非只能守。赤壁后,在曹军士气低落的情况下,硬是守住江陵达一年多(演义虽只一回,实际时间与周瑜相持一年之多),对手更是刚打跑了曹操的周瑜。襄樊一役,对手关羽水掩七军,威镇华夏,曹操被迫竟要迁都。曹仁面对如此对手,硬是守住襄阳和樊城,拖住了关羽。否则,即使孙权来助也无济于事,因为“国家以南已为羽所得”。曹仁的勇力更胜于五子之首的张辽。“曹大司马之勇,赉、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三国志诸夏侯曹传裴注引《傅子》
对于据守,虽然形象,但威力是否不够?是否无法衬托曹仁防守能力?由于不讨论平衡性,因此暂不讨论此点。
另,演义很多时候会曹仁曹洪、张辽徐晃的提出。但其实曹洪远不及五子和曹仁二夏侯等,因此设计者选将还是有所斟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