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苏联美女狙击手柳德米拉怎么死的
- 俄军狙击手到底有多厉害,真的在叙五年毙敌万余
- 苏联传奇狙击手是谁
- 阻击手谢苗的原型是谁
一、苏联美女狙击手柳德米拉怎么死的
女狙击手柳德米拉·帕夫里琴科于1974年10月10日自然死亡,时年58岁。葬在莫斯科的Novodevichye公墓中。
柳德米拉从1941年8月到1942年6月共击毙德军309名,此后她受伤被送回后方。伤好后,她被派到世界各地演讲、宣传,没能回到前线。回国后,晋升为近卫军少校。1943年获得苏联英雄称号。
战后的1945-1953年间,她在苏联海军供职,并晋升海军少将军衔。柳德米拉从海军退役后,又在苏联军事支援辅助委员会供职。
——狙击手柳德米拉
——在美国做宣传
——海军少将柳德米拉
二、俄军狙击手到底有多厉害,真的在叙五年毙敌万余
在现代军事强国的军队中,狙击手作为一个专业兵种在部队的编成配置非常有限,他们主要承担的作战任务目标也是对手的关键目标。一般目标的狙击任务,已经是地面部队多种作战单元中参战兵员的,一种必备的战斗技能,更是特种作战部队几乎所有兵员必备的作技能,在其他特种作战技能的支持下,特种兵的这种狙击技能更强。
俄罗斯军队在叙利亚支持投入了三支特支特种作战部队,总兵力1千多人,按那位俄军官说的数字,这些特种兵每人五年的毙敌任务是十个恐怖份子。这在叙利亚这种以反恐作战为主,对手多以自杀式爆炸攻击手段,进攻突围模式的作战中,特种部队渗透作战模式下,狙杀敌人的机会更多。除去1200多对方指挥官、外国国雇佣兵,美国英国狙击手之外,剩余1万全为普通作战人员,正常情况下这些目标,绝不会是专职狙击手的作战目标。
所以这1万多这种目标的毙敌数量,更应该是特种部队的战绩而不可能是狙击手,提问中这个“狙击手”的描述,应该是与特种兵的混肴。现代化军队在叙利亚这样的战场环境,不二战中《兵临城下》的斯大林格勒,更不是诺曼底登陆后,盟军遇到的德军狙击手的那种狙击手的作战任务,现代狙击手的作战价值远高于那1万叛军的普通人员,俄军也不可能如此豪华奢侈。
俄军“狙击手”在叙利亚战争这种战场,五年歼敌万余,这在俄军这支全球第二“厉害”的军队作战中,这种战绩应该是理所应该不可能,使用专业狙击手去击毙1万敌方普通士兵,这种狙击手的价值是拿白菜换的吧?
三、苏联传奇狙击手是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场人类的灾难,当年苏联为了抗击躲过纳粹分子的侵略,展现出了钢铁意志,与其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苏德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规模最为庞大,交锋最为猛烈,伤亡最为严重的战争。为了驱逐外敌、保卫祖国和人民,在苏联战场上涌现出了许多英雄的人物。
看过电影《兵临城下》的人们,无不为片中的英雄男主角精准的枪法所赞叹。片中男主角瓦西里,就是这英雄之一,他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上的苏联王牌狙击手。
像他这样的狙击手,其实远不止一个,苏联有众多王牌狙击手,在二次大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有人给他们排了个榜,而这其中排第六的就是谢苗·诺莫科诺夫。
他是苏联史上最强的黄种人狙击手。
视力超群,天才猎手
虽然谢苗·诺莫科诺夫这个名字乍一听,是个地道的俄罗斯人,但实际上看到他的照片,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是中国人。
事实上,诺莫可诺夫就是地地道道的黄种人。在俄罗斯,他属于通古斯族。
诺莫科诺夫的家就在著名的贝加尔湖畔,因为历史原因,这一带很早就已经被划归为俄罗斯统治,因此当地的居民很多都已经开始说俄语,使用斯拉夫姓氏。
诺莫科诺夫的家里,祖祖辈辈都是靠捕鱼和打猎为生,常年在外兴安岭中狩猎各种动物。
谢苗-诺莫科诺夫在7岁的时候,就已经跟随父亲扛起了枪,来到外兴安岭的深山老林一起跟父亲打野。
诺莫科诺夫从小就视力超群,就跟布雷斯塔警长一样,诺莫可诺夫拥有一双鹰的眼睛。据说他的眼睛特别敏锐,能用一双凡胎肉眼看见空中鸟儿飞行时掉落的羽毛。
也因此,在村子里诺莫可诺夫得了一个鹰眼的称号。猎人拥有这样一双眼睛就好比老虎插上了翅膀一样,诺莫可诺夫作为一个天生的猎人。
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只要被他捕捉到,就逃不过他的枪口。
小时候,因为山区土地的贫瘠,粮食常常不足,家里贫穷而常常饱受饥饿困扰的诺莫可诺夫,不得不终日在山野和丛林中混迹狩猎。
严酷的外兴安岭和长期的狩猎经验,使得诺莫科诺夫从小磨砺出沉着、冷静和坚韧的性格。
他能花很长时间蹲守猎物,只为找准机会开枪射击,只要找到机会,一旦瞄准就弹无虚发,猎物应声落地。
诺莫科诺夫简直就是一个天生的猎人,他几乎具备了一个优秀的猎人应该具备的各种品质,视力好、枪法准、性格沉着、头脑冷静等等,这些无不为他日后从军担任军中狙击手,打下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跟几乎所有的通古斯猎人家庭一样,诺莫可诺夫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从来没有上过学,但是诺莫可诺夫的手非常的灵巧。
狩猎的收获并不稳定,因此诺莫可诺夫还学了一门木工手艺。靠着狩猎的技巧和木工的手艺。
诺莫可诺夫在老家日复一日平静的生活着,因为他枪法准,每次打猎都收获颇丰,因此日子过得还算自在,养了9个孩子也并没有让他们饿着。
保卫祖国,崭露头角
而这平静的生活,最终随着德国撕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侵略苏联而结束。随着德国的入侵和早期苏联军队的节节败退,一时间,整个苏联笼罩在德军兵临城下的阴影下。
由于早期的战损庞大,苏联仅靠当时剩余的现役军人根本无法抵御德国的不断进攻,于是苏联发布了大规模的征兵动员令,一时之间,整个苏联举国上下热血沸腾、全民皆兵。
在整个时候,已经40岁步入了中年的诺莫可诺夫,也响应国家的号召,入伍参加了苏联红军,正式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一生的军旅生涯。
由于诺莫科诺夫是通古斯人,长着一张亚洲黄种人的脸,而且因为没上过学,连字也不认识,因此在招募的新兵中非常的不起眼,并不引来关注,也不受军官们待见。
新兵营里,军官们只是诺莫可诺夫分配了后勤工作,说是后勤,其实就是打杂去了。
最开始的时候诺莫可诺夫被派去炊事班帮厨,可是诺莫可诺夫枪法虽然好,刀法却差得一塌糊涂,他连面包都切不好,经常受到抱怨。
最后,无奈的军官们只能派诺莫科诺夫去抬担架抢救伤员。诺莫可诺夫是个老实的猎人,在部队任劳任怨,从不啰嗦。而他猎人的本性却正埋伏在他的心里,随时可能迸发出来。
直到有一次,诺莫科诺夫照例正在抬着担架抢救伤员。抬着担架的诺莫可诺夫在路上突然敏锐的发现可能有敌人埋伏。
他用他敏锐眼睛的余光扫描周围,果然发现有一个敌人像一头等待猎物的狼一样,此时正埋伏在远处的一片草丛里。
诺莫可诺夫眼疾手快,抄起他的步枪,用了不到一秒的时候瞄准,几乎就是举枪刹那间,便扣动了扳机,向敌人发射了子弹。
这颗子弹果然精准地击中了埋伏在草丛中的敌人,敌人当场毙命。跟诺莫可诺夫一起的苏军士兵们都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幸运地躲过了死神马上就要挥向他们的镰刀。
部队往往比平民更需要英雄来提高士气。很快,诺莫可诺夫神枪手的名声就在部队开始里流传开来。
部队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狙击手的苗子,于是马上把诺莫可诺夫调往狙击手部队,并开始对他进行专业的训练。
战争之所以残酷,因为交战双方总是非得拼个你死我活才可以。和诺莫科诺夫之前在深山里打猎不同的是,狙击手在狩猎敌人的时候。
同时自己也可能被敌人狩猎,要时刻注意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而这个天才的狙击手,只经过了短暂的训练,便已经合格,并被派往前线参加一线战斗。
从这时开始,诺莫可诺夫开始真正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奋勇杀敌,打开了他传奇狙击手的序幕。
烟不离手,杀敌数百屡立战功
在残酷的战争中,诺莫克诺夫一直在当时战况最艰苦的列宁格勒外围作战,面对有如潮水般并配备强大军备的的德国和芬兰军队,诺莫克诺夫在刚上战场的半年内,就已经击毙了160多个敌人。
为了鼓励部队的士气,苏军很快就将诺莫可诺夫作为英雄的楷模开始进行宣传。诺莫可诺夫也因此还获得了一枚列宁勋章。
要知道列宁勋章对苏军战士来说,是至高的荣耀,在整个战争的前两年内,只颁发给了20多个战功极其出众的人,其中便有诺莫可诺夫。
在整个欧洲战场上直到战争结束,诺莫可诺夫一共击毙了361名德军,其中甚至包括一名德军准将,立下了赫赫战功。
随后苏军对日宣战后,诺莫可诺夫又随军进入东北,在短短的时间内击毙了7名日本关东军士兵。诺莫可诺夫的整个狙击手生涯,最终击毙了368名敌人。
而诺莫可诺夫最得意的,还是他培训了几十个狙击手。他最得意的学生后来共击毙了264名敌军,在苏军王牌狙击手排行榜上也榜上有名。
诺莫科诺夫虽然是战斗英雄,但他对金钱和名誉并没有过多的欲望。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用老式烟斗抽几口。
现存的关于诺莫可诺夫的照片上,每一张上面他都是烟斗不离手。无论在平静的闲暇时光,还是紧张的前线战场,甚至是在朱可夫元帅的见面会上,诺莫科诺夫都会带上他的烟斗,不肯放下。
诺莫科诺夫的烟斗说普通也普通,说不普通也不普通。好像战斗机飞行员每击落一架敌机就喜欢在机身上画个标记一样,诺莫可诺夫每击毙一个敌军就会在烟斗上刻一个标记,圆点代表士兵、十字代表军官
因此,诺莫可诺夫的烟斗就是他的军功章。后来,因为他击毙的敌人实在太多,烟斗已经刻不下了,部队里有专门送了他一个象牙做的新烟斗。
战争结束后,诺莫科诺夫又回到了阔别四年的老家,继续做他的木匠,叼着烟斗回归了平静的生活。
英雄诺莫可诺夫的神枪手的事迹,则在当地广为流传,一直受着当地人的尊敬和崇拜。
英雄不问出处,诺莫科诺夫虽然并不是俄罗斯主流民族,也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但是他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实我国也有很多虽然有着外国人的外貌,却有一颗实打实中国心的英雄,比如林虎将军。
这也启示我们选拔人才的时候,要不拘一格,不能简单地从外貌和直观印象就做判断,所谓听其言观其行,要看其清楚其内在才能不错过真正的人才。
四、阻击手谢苗的原型是谁
“阻击手谢苗”是俄罗斯电影《狙击兵:通古斯》里面的角色人物,该电影讲述了最强黄种人狙击手谢苗的传奇故事。
电影主人公原型:谢苗·诺莫科诺夫(СемёнДаниловичНомоконов,1900-1973),二/战期间苏联著名狙击手,击毙敌军367人。这位来自布里雅特蒙古的鄂温克人被敌人称为“森林萨满”。根据狙击手记录,367名德军官兵毙命于谢苗·诺莫科诺夫枪下,当时他在被调往欧洲战场的贝加尔方面军服役。
也有其他记录说他击毙了368或369名敌军,其中包括8名在跨贝加尔地区被击毙的日军。诺莫科诺夫曾8次负伤,两次在爆炸中受伤。作为教官,诺莫科诺夫培养了150多个狙击手。曾获列宁勋章、红旗勋章和红星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