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求三国杀国战界李典的使用方法和思路。
- 三国杀李典技能是什么
- 《三国杀》界李典使用说明
一、求三国杀国战界李典的使用方法和思路。
李典在魏国是绝对的核心武将之一,好像也是很多玩家最喜欢的魏国武将。
李典的核心作用,不只体现在团战发动机,拉牌差的团战核心;还有一点很重要,在魏国这个多不动白的势力,李典几乎可以说是唯一可以主动过牌,有主动技能的武将,因此在选将组合时,李典出场率极高。这是他的阵容核心作用。
从李典单将的技能定位上说,李典是个团战型武将加单挑强将。
团战型体现在可以触发队友卖血拉牌差;
单挑强将体现在询询稳定过牌优势4选2,对阵摸牌白敌人都是优势。
其实可以说李典是个没防御技能的武将,因为回合外忘隙敌人通常是负收益。
所以李典搭一个没有防御技能或者防御猥琐的搭档,实际上嘲讽远高于自身防御能力,很容易成为团队突破口。
对,说的就是搭很多四血搭档。
如果我的李典被强配一些四血将,我会很小心的看情况亮将放A,因为一旦不能通过AOE开团打进优势局,自己可能就要牺牲了。
但是如果李典能够搭档上司马郭嘉曹丕邓艾或者甄姬这样有防御技能的搭档,整体强度立刻上升为BOSS级别,攻守兼备。不但可以做团战发起点,也可以留到残局独自混残局。
李典的恂恂主动性比较强,找key牌比较强,因为魏国某种程度上说很多人都是摸牌白,只有靠卖血来拿牌,所以说李典可以帮助魏国拿到想要的牌。但是他的忘隙很多时候就要看操作了,不要无脑忘隙,这样真的坑人。
我个人非常推重李典司马的组合。李典曹丕,李典甄姬相比而言由于前者ak1v7名声在外,后者双回合内主动强将,使得这两个组合混残局时容易被针对比较吃力。司马的反馈真的是低调而实用的降嘲讽神技,在残局时询询过牌又能保证比较容易处在健康的血线上。李典司马的单挑虽然称不上顶尖,但是也绝对是上游水平,作为独苗赢下来的次数太多了
忘隙的优势在于
1和队友配合,形成大过牌+大收益。如郭嘉cp。这是契合度
2如果有个技能是自己一个人摸七张,其他七个每个人摸一张,这个技能强不强?这是爆发。
3在自己回合内连弩杀人的时候,拥有主动性,我摸着十张牌可能随时打死你,或者贴个乐。这是主动性
二、三国杀李典技能是什么
三国杀李典技能如下:
国战恂恂:摸牌阶段摸牌时,可改为观看牌堆顶的四张牌,将其中两张牌收入手牌,其余以任意顺序置于牌堆底;忘隙:每当自己对其他角色造成1点伤害后,或受到其他角色造成1点伤害后,你可与其各摸一张牌;界限突破恂恂:摸牌阶段开始时,李典原画,也可以放弃摸牌,改为观看牌堆顶的四张牌,然后获得其中的两张牌,将其余的牌以任意顺序置于牌堆底。《三国杀》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04级游戏专业学生设计,由北京游卡桌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一款热门的桌上游戏,并在2009年6月底由杭州边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出网络游戏。该游戏融合了西方类似游戏的特点,并结合中国三国时期背景,以身份、势力或阵营等为线索,以卡牌为形式,合纵连横,经过一轮一轮的谋略和动作获得最终的胜利。
三、《三国杀》界李典使用说明
三国杀界李典怎么用?李典,字曼成,曹操麾下将领。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李典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去世。魏文帝曹丕继位后追谥号为愍侯。这样一个人物在三国杀中怎么用呢?一起来看看攻略。
从零开始的优势局——攻略之界李典
【武将技能】
恂恂——摸牌阶段开始时,你可以观看牌堆顶的四张牌,然后将其中的两张牌置于牌堆顶,将其余的牌置于牌堆底。
忘隙——当你对其他角色造成1点伤害后,或受到其他角色造成的1点伤害后,你可以与该角色各摸一张牌。
【FAQ】
Q:李典发动“恂恂”获得两张牌后,剩下的两张牌是否可以放在牌堆顶?
A:不可以,只能置于牌堆底。
Q:李典发动“忘隙”时,摸牌的顺序是怎样的?
A:如果是李典的回合,则李典先摸;若不是李典的回合,则按当前回合角色逆时针方向依次摸牌。
Q:李典对一名角色造成伤害,该角色死亡,李典是否可以发动技能“忘隙”?
A:不可以,只有目标角色存活,李典才能发动“忘隙”。
Q:李典对司马懿造成伤害,“忘隙”和“反馈”的发动顺序如何?
A:先发动“造成伤害”的技能,再发动“受到伤害”的技能,即李典先发动“忘隙”,司马懿再发动“反馈”。
技能分析
【恂恂】
1、该技能类似于“观星”,相对于“观星”而言,“恂恂”无法更改判定牌,也无法像“观星”那样,在存活玩家大于二时控制其他人的判定牌与手牌;但是“恂恂”比“观星”更加稳定,也具有控制牌堆底的功能;
2、通俗来讲就是观看牌堆顶的四张牌并且玩家可以从中选取较为满意且符合当前牌局形势的牌,大大的提高了自己的手牌质量并增加了攻击、防御能力,也可以攒桃子救队友,且与第二个技能“忘隙”相辅相成;可控制自己手牌的“恂恂”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可用于多个方面的技能,收益较高。
【忘隙】
1、可攻;特别是在人多的局,当李典刷出诸葛连弩(最好还有AOE),发动“忘隙”爆发时,对敌方来说会是致命的;
2、可防;在对敌方摸一张牌没有什么大影响的情况下,为自己刷防御牌,特别是有AOE时,适当的忘隙也可以补足手牌消耗高的缺陷,特别是与队友的配合更是拉动牌差的绝妙技能;
3、虽然“忘隙”是一把双刃剑,无脑发动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后果,而且摸到手牌的不确定性因素也非常之高,但是“忘隙”毕竟不是锁定技,需要玩家自行斟酌,仔细思考,看情况发动技能,对新手而言挑战性较大,当不确定应不应该发动时,最好还是不发动,只对队友发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嘲讽高也容易被队友喷,显得比较尴尬;误伤或为了配合伤了队友则正收益的效果非常显著,过牌量也是很高的,与郭嘉的“遗计”差不多;
4、造成伤害和被伤害都可以对李典造成有利情况,特别是配合第一个技能“恂恂”可以更好的找到李典所需要的牌,比如说铁索连环,酒,属性杀,AOE等。
武将克制及反克制
克制李典的:
1、卖血流
一般国战情况下不会产生克制,都是同样的魏国势力嘛,而且容易卖血的一般不会野,那么身份局遇到卖血流武将作为敌方时,李典的第二个技能基本上是废了,特别是白送敌方桃的时候,如若发动,稍微一个不慎重则可能会造成崩盘,比如郭嘉、荀彧,比较危险。
2、爆发流
此类武将多缺手牌,李典若是发动“忘隙”正好给敌方辅助,适得其反
3、菜刀流
遇到此类,李典的防御牌无效,也可能会给敌方补上进攻牌
4、其他武将
徐晃:李典几乎废了
反克制:李典克制的武将例举
诸葛亮:破空城;
姜维:破空城;
貂蝉:使她的技能几乎不会对李典与李典的队友使用,尤其国战模式下;
荀彧:单挑当荀彧手牌小于手牌上限时几乎可以无脑发动“忘隙”;
身份适应
【主公】
李典作为主公时,开局最好多刷装备和防御牌以保平安,当然也因为手牌的不确定性,李典作为主公还是较脆的;
反贼数目高达四人,又因为是主公先亮将,所以反贼大概多为克制李典的爆发流和菜刀流,如果李典对反贼发动第二个技能“忘隙”的话,后果怕是较为严重,所以只剩下用AOE爆发刷牌或与队友配合这两条路了,想赢主要还是要靠爆发;
内奸无论是看到李典挂起诸葛连弩还是看到能与李典配合的忠臣都会先帮反贼,所以李典必须存几回合好牌,待时机成熟,一鼓作气秒他三四个反贼;
假设进入主内局,李典的高质量手牌和补牌技也会对内奸造成很大威胁。
推荐指数:★★☆☆☆
【忠臣】
李典作为忠臣时,会很少考虑误伤主公造成大的后果,且九大常备主公或多或少都能与李典形成配合,李典也可以存桃子避免主公被反贼集火身亡,无论哪个位置都可以胜任,可攻可辅,哪怕自身被集火也能耗费反贼的实力,这时就别想着存牌爆发了,有AOE就放,刷牌保命要紧,当然,补牌时还是要慎重;但是因为李典较为脆皮,进入主内单挑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
推荐指数:★★★★☆
【反贼】
李典作为反贼时,因为队友较多,补牌造成的后果较少且有足够的能力存牌爆发并和卖血队友配合或存桃子救队友,对主公的威慑很大;
唯一的缺点就是当手牌吃紧,没有大的过牌量时,比如说开局要是李典在主公的攻击范围内,主公也可能试探着杀一下李典,要是不给主公补牌的话,也许会直接暴露自己是反贼,这时候没有装备,手牌质量不行的话,也许会被主忠秒,更何况李典并不适合做肉盾,所以,最好是在离主公较远的地方选李典,配合好的话,哪怕内奸帮主,也是有优势的。
推荐指数:★★★☆☆
【内奸】
李典作为内奸时,不仅可以存装备防御,还可以存AOE、诸葛连弩等待机会一波收或压低所有人的体力上限;
有人对李典造成伤害时也几乎可以无脑发动技能,过牌量较大,因为李典没有队友,要的只是利益,这也让李典可以多一分控场,活到最后,跟主公单挑时也可以控牌堆底,在手牌方面,大多数主公就已经输了;
碍于李典三点体力上限还是略脆,万一被认为忠臣或反贼被集火,辛辛苦苦存下的手牌也会被拆没,所以李典还是不要胡乱招惹别人、待时机成熟再伺机而动较好。
推荐指数:★★★★☆
使用技巧
暗置武将牌时,在起手手牌有至少一张AOE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无脑首亮放A赚一波牌差,并召唤出大魏国开团,如果发现并没有大魏国,可以考虑无脑打3血不卖暗将吴国(在3血不卖的角色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也是给自己加点先手优势,如果被仇恨了也没有办法,不能开团就早死早超生吧,所以无脑首亮的魏国独苗很需要勇气啊。
李典是魏国开团重要核心,所以技能发动的话,对自己势力是可以无脑放送的,除非是“一血己方队友在确定无桃子情况下,后面有厉害的火诸葛“这种极端的情况,不要送牌被火攻。
应不应该给不同势力补牌?
这个凡事没有绝对,如果需要合作的话,可以考虑发动技能。当然了,我想大家最害怕的就是自己队友玩李典,对敌方势力无脑发动补牌技能了吧。
总结
全能型武将,在人多时,爆发性强,配合度高;人少时,由于【恂恂】神技也比大部分武将发挥稳定,是一个比界华佗更有娱乐性的武将!当然,具体怎么使用还是要视场上局势、位置、武将技能配合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