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香港迪士尼《米奇幻想曲》的歌曲
- 幻想曲的剧情简介
- 什么是幻想曲
- 动画片《幻想曲2000》中都有哪些曲目
- 迪士尼幻想曲用了哪些曲子
一、香港迪士尼《米奇幻想曲》的歌曲
第一首歌曲是迪士尼乐园米老鼠的主题曲《米老鼠进行曲》Mickey Mouse Club March
第二首是美女不与野兽里蜡烛头卢密欧唱的《迎贵客》Be Our Guest
第三首是小美人鱼爱丽儿唱的《属于你的世界》Part Of Your World
第四首是狮子王辛巴演唱的《等我长大来当王》I Just Can't Wait to Be King
第五首是小飞侠里的歌曲《你能飞》you can fly
最后一首片尾曲就是阿拉丁和茉莉公主合唱的《崭新的世界》 A Whole New World
二、幻想曲的剧情简介
《幻想曲》共包括八个段落,这八个段落分别对应八首不同的乐曲。
1.《托卡塔和D小调赋格曲》(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本段从开场的交响乐队表演逐渐转变成迪士尼的首段抽象动画。这段动画受到奥斯卡·费钦格的作品影响,费钦格也短期参与了本片的制作。
2.《胡桃夹子组曲》(The Nut cracker Suite):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本段展现了蘑菇、精灵以及花朵如何随着四季更迭翩翩起舞。
3.《魔法师的学徒》(The Sorcerer's Apprentice):保罗·杜卡斯。米老鼠在这一段中化身成见习魔法师,他试图利用师父的魔法帮自己干活,却没想到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是米老鼠最出名的一个造型。这段动画制作精美,恐怕也是唯一一部喜剧片急转成为恐怖片的米奇动画。
4.《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本段就像一部史前历史书,展现了地球诞生时岩浆密布,到恐龙如何从兴起走向灭绝的过程。
5.《中场休息/音轨登场》(Intermission/Meet the Sound track):在影院原版《幻想曲》中,观众可以看见银幕上的乐队暂时离场休息,随后影片通过一段精心制作的“声波”向大家展示音轨是如何录制的。
6.《田园交响曲》(The Pastoral Symphony):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希腊众神、半人马、农牧神以及其他神话生物共庆节日,却被宙斯投掷的闪电搅得兴致全无。这一段最初因为女性半人马的裸露镜头而引来争议,之后则因为片中的侍从带有非洲人特征而再度遭到抨击。
7.《时光之舞》(Dance of the Hours):阿米尔·凯尔·庞基耶利尼。这个效果显著的段落展现了鸵鸟、大象、河马以及鳄鱼跳芭蕾的滑稽场景。而当所有的武者试图共舞时,场面开始混乱不堪。
8.《荒山之夜》(The Night on Bald Mountain):莫迪斯特·穆索尔斯基;《圣母颂》(Ave Maria):弗兰兹·舒伯特。本段展现魔王车纳伯格如何在夜晚召集各路魔怪。这部分动画主要由动画师比尔·泰特拉负责,同时也再次表明迪士尼很有意向拍摄黑暗、暴力题材动画。这段以一声钟声宣告接近尾声,伴随着《圣母颂》,银幕上出现修道士在荒山附近的森林中前行。
三、什么是幻想曲
幻想曲原指即兴创作的乐曲。所谓即兴创作,就是一面演奏一面创作,演奏完了才把曲谱记下来。19世纪以后,即兴创作已不流行,不管幻想曲也好,即兴曲也好,都是先写出来再演奏。尽管如此,乐曲的格调还是带有一些即兴创作的特点。幻想曲根据作曲家的想象自由发挥,形式自由洒脱,乐思浮想联翩。满意请采纳一下,谢谢
四、动画片《幻想曲2000》中都有哪些曲目
1.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Symphony No.5)(命运)
《幻想曲2000》首先登场的是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本段落只是一个开场,纯粹用一些几何图形的声影变化,画面十分超现实,跟当初1940年的《幻想曲》第一段巴赫的“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2.雷斯庇基:罗马之松(Pines of Rome)
《幻想曲2000》第二段则是雷斯庇基的“罗马之松”,此段的主角则是一群鲸鱼,这群鲸鱼在大海中遨游,整体呈现出的画面十分优美,最后鲸鱼们甚至飞上青天,完全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
3.格什温: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
“蓝色狂想曲”则完全不同于其它段落的纯粹古典音乐,本段落用到的是有点爵士味道的近代乐风,背景则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纽约大都会,本段落大胆的用色及线条呈现出大都会生活的光怪陆离,尤其那位曼哈顿乐师穿着冰刀的狂舞节奏,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4.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快版(Piano Concerto No. 2,Allegro,Opus 102)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是安徒生著名的童话《坚毅的锡兵》,讲述独腿的玩具锡兵和玩意芭蕾舞蹈家的爱情故事,结果稍有改动,迪斯尼的风格自然是邪不胜正、有情人终成眷属,本段落的人物迪斯尼则是采用电脑动画制作,再配合传统手绘的背景。
5.圣桑:动物狂欢节(Carnival of the Animals)
“动物狂欢节”则是描述一群动作一致的红鹤,却因为其中一只红鹤迷上了玩溜溜球,使得整群红鹤步调大乱,这只红鹤玩起溜溜球的姿势十分滑稽,弄得水花四溅,同伴也跟着遭殃。
6.杜卡:《魔法师的学徒》(The Sorcerer's Apprentice)
“魔法师的学徒”则是《幻想曲1940》保留的段落,本片由迪斯尼招牌明星米奇主演,片中米奇偷懒乱施法术,睡着后甚至梦到自己指挥海浪、星辰,没想到惊醒后才发现淹没大水,结果搞的一团糟。
7.艾尔加:威风凛凛进行曲(Pomp& Circumstance)
“威风凛凛进行曲”则是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这回迪斯尼让唐老鸭来扮演诺亚,当暴风雨来临前夕赶着一大堆动物登上方舟,后来更与汹涌的大洪水搏斗,最后风平浪静,所有动物都登上方舟甲板,共同迎向光明的未来。
8.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Firebird Suite)
《幻想曲2000》最后一个段落则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片中无论是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或是火鸟翻飞燃烧整片天空,呈现的光影变化带给观众视觉上的震撼,为《幻想曲2000》画下绚烂的休止符。
五、迪士尼幻想曲用了哪些曲子
《幻想曲2000》是迪斯尼第3部经典动画《幻想曲》的续篇,透过最先进的科技,将经典音乐和动画艺术融为一体,当中包括七段全新迪斯尼动画音乐电影片段以及一段载誉重温的《幻想曲》经典乐章《魔法师的学徒》。
《幻想曲2000》中的曲目简解:
1.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Symphony No.5)
《幻想曲2000》首先登场的是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本段落只是一个开场,纯粹用一些几何图形的声影变化,画面十分超现实,跟当初1940年的《幻想曲》第一段巴哈的“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2.雷斯庇基:罗马之松(Pines of Rome)
《幻想曲2000》第二段则是雷史毕基的“罗马之松”,此段的主角则是一群鲸鱼,这群鲸鱼在大海中遨游,整体呈现出的画面十分优美,最后鲸鱼们甚至腾空起来、飞上青天,完全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
3.格什温: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
“蓝色狂想曲”则完全不同于其它段落的纯粹古典音乐,本段落用到的是有点爵士味道的近代乐风,背景则是在30年代的纽约大都会,本段落大胆的用色及线条呈现出大都会生活的光怪陆离,尤其那位曼哈顿乐师穿着冰刀的狂舞节奏,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4.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快版(Piano Concerto No. 2,Allegro,Opus 102)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则是描述另一版本的玩具故事,内容则是关于一尊芭蕾女伶娃娃、一个独脚的锡兵玩偶以及一个坏心的吓人盒中怪脸,结果自然是邪不胜正、有情人终成眷属,本段落的人物迪斯尼则是采用电脑动画制作,再配合传统手绘的背景。
5.圣桑:动物狂欢节(Carnival of the Animals)
“动物狂欢节”则是描述一群动作一致的火鹤,却因为其中一只火鹤迷上了玩溜溜球,使得整群火鹤步调大乱,这只火鹤玩起溜溜球的姿势十分滑稽,弄得水花四溅,同伴也跟着遭殃。
6.“魔法师的学徒”则是1940年版本《幻想曲》保留的段落,本片由迪斯尼招牌明星米奇主演,片中米奇偷懒乱施法术,睡着后甚至梦到自己指挥海浪、星辰,没想到惊醒后才发现淹没大水,结果搞的一团糟。
7.艾尔加:威风凛凛进行曲(Pomp& Circumstance)
“威风凛凛进行曲”则是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这回迪斯尼让唐老鸭来扮演诺亚,当暴风雨来临前夕赶着一大堆动物登上方舟,后来更与汹涌的大洪水搏斗,最后风平浪静,所有动物都登上方舟甲板,共同迎向光明的未来。
8.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Firebird Suite)
《幻想曲2000》最后一个段落则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片中无论是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或是火鸟翻飞燃烧整片天空,呈现的光影变化带给观众视觉上的震撼,为《幻想曲2000》画下绚烂的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