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古筝临安遗恨,夜深沉,秦土情,幻想曲哪个简单
- 古筝《幻想曲》调式分析以及写作背景
- 关于古筝《幻想曲》,请教古筝达人!
- 古筝幻想曲表达了什么思想音乐背景是什么
- 古筝幻想曲的降B调怎么定弦
- 古筝《幻想曲》.《春到湘江》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一、古筝临安遗恨,夜深沉,秦土情,幻想曲哪个简单
秦土情。
1、秦土情:该曲目旋律简单、节奏明朗,适合初学者尝试。
2、夜深沉:该曲目节奏稳定,音阶较直接,对于已经掌握了基本演奏技巧的人来说相对容易。
3、临安遗恨:该曲目旋律优美、曲调流畅,但由于存在一些技巧难度较高的部分,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练习和磨合。
4、幻想曲:该曲目曲调复杂、难度较大,需要具备一定的演奏技巧和经验才能演奏得好。
二、古筝《幻想曲》调式分析以及写作背景
《幻想曲》由一个主题发展而来的复三部曲,它的引子就
是由D宫调式、D羽调式相互交替出现形成两种调式色彩的
明暗交替
主弦律A段——
如歌的慢板,它是D宫调式、D羽调式
不停地发生调式调性的变换。
B段活泼的小快板是A主题旋律派生出来的,开始调式
调性仍是D宫与D羽交替,节奏变为舞蹈性。在多次变奏
后,调性转入D宫——D羽——
B宫,在进入
B宫后,左手
跳跃式固定音型及右手的旋律长摇,节奏拉宽具有歌唱性的
旋律与主题相互呼应。然后B段的变化再现D宫最后进入A
段的变化再现和尾声,调式调性仍是D富和D羽交替出现。
‘幻想曲》的整个调式进行是:D宫D羽交替——D宫——D
羽——
B宫——D宫——D宫D羽交替
在这首乐曲中作者运用了同主音大小和弦色彩明暗交
替,将因同主音调式交替而产生的小二度这一特性音程提炼
发展。创造出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
的调式色彩
旋律。把现代作曲技法与民歌素材的相结合,创造了全新色
彩的音乐旋律语言。非传统五声音阶定弦
这首乐曲的定弦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升高了Ⅱ级音,
降低了Ⅵ级音,较之传统五声音阶增加了一个增二度,二个
减四度,和一个倍减五度,这种定弦的构思既丰富了古筝的
音色又加强了乐曲的表现力,使一首具有传统曲调基础的筝
曲增添了别样的色彩。非传统调式和声的扩展
二度叠置和弦
在这三首古筝曲的和弦运用中,较多地使用了二度音
程,这种音程的使用加强了作品的不协和性,也增加了乐曲
色彩明暗度的对比。
如在‘幻想曲》散板引子的开始部分,前4拍的左手琶
音演奏中,同一和弦的三度音的还原和降低,使以苗族飞歌
为音调基础的作品既保留了原地区特定的音乐风格,又揉和
进一种新颖别致的音响。表现出一种虚幻、空灵而深远的意
境,体现了作品中创新的现代意识。
三、关于古筝《幻想曲》,请教古筝达人!
一升2就是把D调下的2升高半音。降6是6降低半音。。你听不出来可以用调音器,把调音器换到十二平均律上面,调是C调,D调的升2就是升E,降6就是降b。二这类曲子我强烈建议你使用五线谱来弄,这个就是简谱的弊端了,调性很强,但是调关系之间却不明显会搞糊涂人。。用你的简谱来看,降3就是升2,五线谱里,D大调,这个降3其实是还原F,D调是升高41两个音,简谱翻译过来首调的话C调的4是D调的3,C调升4翻译过来D调就是降3,降3=升2。很简单。。三至于你的第三个问题,这完全也是简谱的一个弊端,首调转来转去,其实没有边弹边移码子的情况,只是改变了主音而已,你说的D转F,其实就是把4音作为了主音1,简谱一翻译就全部跟着变了。一个码子都没有移过。。这个是曲式的问题了,通过移动主音来产生一首曲子有不同的调式变化丰富乐曲。如果你看五线谱的话,这些都是很一目了然的。。用线谱的话,直接固定调来看,就没这么多麻烦了。至于乐理书,建议你用李重光的基础乐理特别好理解,通俗易懂,很合适自学的。另外补充下,楼上的麻烦不懂没弹过就不要乱说。什么D调转F是大调变小调。。D调的小调是b小调OK??另外如果需要临时移码的曲子,右手会出现一段长时间伴奏或者单旋律主题,让左手空闲出来有时间移码。、==二楼你的转调太牛XX了、你这个是转C调。
四、古筝幻想曲表达了什么思想音乐背景是什么
呵呵我也是古筝爱好者哦~~这首我也弹过,10级的吧~我想,那是一种感觉,不用一般不懂音乐人说的闭眼,只要自己反复练习,就会感到其中的奥妙,孰能生巧,亦能生情。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听听祈老师谈的(买碟片啊~我就有),看看老师的理解,毕竟本人会有更好的领悟。反复的听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就会像在梦幻中的感觉一样!最后祝你成功·~
五、古筝幻想曲的降B调怎么定弦
不用变调,只是音的顺序改了317 5升 5 317 5升 5 317 5升 5 3175升 5 3抱歉我是在不会打高低音,从左到右一次是:最高音(上面有2个点)最高音(上面有2个点)(我忘了叫什么)高音高音高音高音高音(上面是1个点)中音中音中音中音中音低音低音低音低音低音倍低音(下面是2个点)倍低音倍低音倍低音
只能描述成这样了,不知你听没听懂
六、古筝《幻想曲》.《春到湘江》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1、《幻想曲》以西南云贵地区民歌为素材,采取了当地一些独特的节奏,经提炼、加工,创造出的一首非传统五声音阶排列的作品。
2、《春到湘江》作者宁保生以湘江两岸秀丽的春光和人们欢欣鼓舞建设家园的壮志豪情为灵感而创作的曲子。如:引子广阔、激情,展现出湘江波光粼粼,烟雾迷蒙的景色。
扩展资料
1、《幻想曲》
乐曲开始是由一段散板的引子将飞歌的骨干音调以自由演奏的形式引出,这段音乐表现了虚幻而空灵的色彩,与乐曲标题的涵义相吻合。
乐曲的主题是在引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段如歌的旋律,骨干音是将飞歌的音调以现代的作曲技法进行处理,使听众既能感受到民族素材的风格,又能让主题旋律有新色彩的出现。
2、《春到湘江》
引子是一段散板。它着重表现了湘江的春天来临时的激荡之情,广阔而起伏,内涵而激情,展现了一幅碧波滚滚、烟雾迷蒙的湘江景色。
另外,要注意乐曲中的强弱起伏和气息的连贯,要音断意不断,犹如湘江的水波,跌宕起伏,连绵不绝,切忌平铺直叙,图解音符。
湖南花鼓戏的鼓点节奏过门音乐作为非常有特色的中心旋律多次出现,为全曲增添了亮点色彩,使乐曲的情绪热烈中隐含鼓点声声,深情中不乏豪放。
以上八小节乐曲,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是本曲中异常精彩的旋律,情绪既喜悦又欢欣雀跃,要演奏好有一定的难度。尾声又从中段的徵羽交替调式,回到羽调式。在演奏上,与引子首尾呼应,在广阔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