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狙击手刘文武原型
- 抗美援朝的狙击英雄是谁
- 《狙击手》刘文武原型是谁
一、狙击手刘文武原型
电视剧《狙击手》刘文武原型是张桃芳。
张桃芳(1931年—2007年10月29日),男,江苏兴化人,中国著名狙击手、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被誉为“志愿军神枪手”、“冷枪英雄”、“上甘岭狙神”。荣获中国志愿军特等功并被授予“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最高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张桃芳“一级国旗勋章”。
援朝中,张桃芳曾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中国志愿军在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
2007年10月29日,在潍坊市第一军休所逝世,享年77岁。
张桃芳人物生平
1951年3月,张桃芳加入中国军,入伍后曾接受过近两个月的射击训练,1952年9月参加志愿军进入战场,他所在的24军72师第214团一开始驻防在的战略要地元山。
1953年1月,张桃芳来到上甘岭阵地的前沿——597.9高地,但他的第一战却空手而归。张桃芳生前描述:“射击台最近离敌人不到100米,对面阵地上的美国兵眼睛是蓝的还是黄的,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那一次张桃芳发现有两个敌人在距他不到100米的地方窜出来,他连开十几枪却一发未中。位置暴露,张桃芳不得不撤离狙击点。老狙击队员告诉他窍门:“敌人在对面上山时就瞄准他的脑袋打;下山时就瞄他的脚。”张桃芳从熟悉阵地周围地貌特征入手,研究敌人的活动规律,将敌人常出没的道路估测好距离,在战壕中寻找理想的射击点。两个星期后,他适应了这种节奏,富有天赋的他开始显露水平。接下来,他用240发子弹,击毙击伤了71个敌人。张桃芳的儿子张军告诉记者:“父亲曾提到,他射击目标的距离多在400米以下,一两百米近距离的也有不少,他在上甘岭597.9阵地上有四五处射击位置轮换。”
后来,张桃芳一发不可收,成为全连头号狙击手。张军向记者介绍道:“24军皮定均听说后,起初不相信这位新兵蛋子这么厉害,找了一位作战参谋,带上一对自己都舍不得穿的皮鞋,嘱咐参谋‘要亲眼看见他打中三个敌人就把鞋子送他’,后来父亲就在这个参谋面前打中了三个美国鬼子。”
自从上甘岭的597.9高地出现志愿军狙击手后,吃尽了苦头的敌军官兵再也不敢在前沿阵地晃悠。他们开始挖工事防备,工事建成后整天躲在里面不敢抬头,连大小便也用罐头装着,抛出工事外。难怪他们后来给上甘岭北山阵地起名为“狙击兵岭”。美军还专门调来了狙击手予以反击。
1953年初,张桃芳刚到阵地准备上狙击台,突然一梭子弹打在身旁,张桃芳忙趴在交通壕里,顺手拿起一顶破钢盔,用步枪撑到壕沟外,但晃了老半天,对方并不上当。张桃芳突然从战壕里蹿起,几个箭步穿过空地,向另一个狙击位冲去,引来对面机枪的一阵扫射,子弹就打在张桃芳的脚跟旁。他身子一斜,顺势像中枪一样摔进掩体里。这个假摔动作骗过了对方,对方停止了射击。
张军告诉记者:“父亲后来把打中敌人的弹壳都装在送的皮靴里,一共有211个,知道他是214团的,就鼓励他再打3个。”张桃芳又回到狙击阵地打中了最后的3名敌人。
援朝结束后的第二年(1954年),张桃芳报名参加了志愿军战斗机飞行员,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入选,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1985年6月,张桃芳退休后就住在潍坊市潍城区第一军休所。
《狙击手》刘文武人物简介
志愿军冷枪五班班长,文武双全,身经百战,枪法过人,志愿军狙击之王。在美军闻名的狙击手,打死过很多美军,更成为美军重点狙击对象。为了救回侦察兵“亮亮”,他领命带领的狙击五班前往战场。在与美军狙击手几轮对决相持之下,为了让情报成功传给总部,在他心里集体远远高于个人,“自愿”走进了美军顶级狙击手的圈套。
《狙击手》基本信息
《狙击手》是由张艺谋、张末执导,陈永胜、章宇、刘奕铁、黄炎、王梓屹、陈铭杨、王乃训、程泓鑫出演,张译、林博洋特别演出的援朝影片,于2022年2月1日在中国上映。
该片以援朝中的“冷枪冷炮运动”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志愿军在敌我军备力量悬殊的境地下,与美军精英狙击小队展开殊死较量的故事。
2022年11月,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影片。
《狙击手》剧情简介
在援朝鲜为人知的“冷枪冷炮”运动中,由班长刘文武(章宇饰)带领的“冷枪五班”战士为营救侦察兵亮亮(刘奕铁饰),在残酷的战场上以最壮烈的一次集结,与敌军展开以枪换命的热血捍卫。在以美国为主力的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志愿军无数条年轻的生命倒在了战场上,再也听不见战友的声声呼唤。
二、抗美援朝的狙击英雄是谁
张桃芳是(1932-)第二十四军七十二师第二一四团八连一名普通战士,在金化郡上甘岭狙击战中,创造了朝鲜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击毙214人!那会儿计算战果很严格,目标被打倒后15分钟没爬起来才算击毙。同时要有两个以上的战友证明。张桃芳在初上阵地第一个月,便用247发子弹,打死了71个敌人。军长皮定钧开始也不相信这个惊人战果,后来一次现场目击才信服了张桃芳的本领,当即奖励他一双皮暖靴。这里顺便提一提朝鲜战场上的我军狙击手的出色的作战情况,若是拍成电影一定很精彩,不过现在的军事题材的导演们都是猪脑。狙击活动本身并不新鲜,德军、苏军、日军和美军在二战时都干过这事。但作为一种主要而非辅助的、带有某种战略性行动色彩的作战形式,中国军队这是首创。这已不仅仅是少数狙击兵的活动,而是整个战线前沿阵地所有步枪、轻重机枪特等射手有组织的群众性的狙击战斗活动,还包括在有坑道依托的发射阵地和临时发射阵地上的单炮或炮兵连或坦克分队对敌暴露目标进行有组织的射击。这种争取战术、战役乃至战略主动权的积极战斗行动,一直活跃到战争结束。早在1951年1月至2月间第六十五军第五八五团第二营射手就用750发子弹,消灭了83个敌人。但是,朝鲜前线大规模开展冷枪杀敌活,是在完成第一线坑道防御体系的建设后,即1952年5月间,因为坑道工事的形成为狙击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敌人的报复炮火的威胁因此而大大得到了缓解。那时,第四十军接替第六十四军阵地,担任第一线防务,驻守黄鸡山前沿的第三五五团第九连有个副连长叫徐世祯,是个出了名的二杆子楞头青,看见阵地前的英国兵肆无忌惮的招摇,实在咽不下口气,决定犯回“不随意开枪”的纪律出口恶气,一天击毙英军7人。得到上级首肯后,很快,这种机动灵活的狙击活动在全部队推广开来。那会儿中国军队根本不搞什么专业狙击训练,班长排长连长直接就把新兵们带到前沿,现场指点着怎么测距,怎么定标尺,怎么算提前量,怎么打上山的,怎么打下山的,夜间射击有些什么要领,……等等等等。然后说你们自己挑两个目标打打试试。结果是练了兵长了本事有了战果还有成就感。很多新战士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打成了英雄。
三、《狙击手》刘文武原型是谁
狙击手刘文武原型是张桃芳。而里面由章宇饰演的狙击手班班长刘文武,他的原型之一就是抗美援朝上著名的狙击之王张桃芳。狙击手男一号是章宇,在剧中饰演刘文武。出生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中国内地男演员。
狙击手是由张艺谋、张末执导,陈永胜、章宇、刘奕铁、黄炎、王梓屹、陈铭杨、王乃训、程泓鑫出演,张译、林博洋特别演出的抗美援朝影片。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冷枪冷炮运动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志愿军在敌我军备力量悬殊的境地下,与美军精英狙击小队展开殊死较量的故事。
狙击手剧情内容梗概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狙击手刘文武枪法过人。美军倾尽全力欲将之消灭。面对敌人布下的天罗地网,张大弓临危不惧,同敌人展开周旋,最终扭转战局,成功击败对手。
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冷枪冷炮运动为背景,通过一段中国志愿军狙击小队与美军狙击队之间的殊死对决,展现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艰难取胜的英勇故事和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