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三国杀于吉技能蛊惑技能怎么用啊
- 三国杀于吉有什么技能
- 三国杀中一个关于于吉的问题·、~~~
- 三国杀于吉
一、三国杀于吉技能蛊惑技能怎么用啊
1、蛊惑:本方单位可以说出任何一种基本牌或普通锦囊牌,并正面朝下使用或打出一张手牌。体力值不为0的其他角色依次选择是否质疑。若无角色质疑,则该牌按本方单位所述之牌结算。
若有角色质疑则亮出验明:若为真,质疑者各失去1点体力;若为假,质疑者各摸一张牌。无论真假,弃置被质疑的牌。仅当被质疑的牌为红桃花色且为真时,该牌仍然可以进行结算。
2、缠怨:锁定技,本方单位不能质疑“蛊惑”;若本方单位的体力值为1,本方单位的其他技能失效。
3、千幻:当与本方单位势力相同的一名角色受到伤害后,本方单位可以将一张与本方单位武将牌上花色均不同的牌置于本方单位的武将牌上。当一名与本方单位势力相同的角色成为基本牌或锦囊牌的唯一目标时,本方单位可以移去一张“千幻”牌,取消之。
扩展资料:
一、经典
1、蛊惑:你信吗?/猜猜看哪~
2、阵亡:竟然...被猜到了...
二、稀有
1、千幻:接受老夫的诅咒吧!/心中无道,怨念缠身!
2、阵亡:气数至此,恐……不能逃……
三、史诗
1、千幻:体恤将士,乃贫道之本也。/千种攻击,皆化为虚幻!
2、阵亡:幻化自常在……
四、传说
1、千幻:接受老夫的诅咒吧!/心中无道,怨念缠身!
2、阵亡:气数至此,恐……不能逃……
二、三国杀于吉有什么技能
三国杀于吉
武将技:
【蛊惑】——当你需要使用或打出一张基本牌或非延时类锦囊牌时,你可以声明并将1张手牌扣于桌上。若无人质疑,则该牌按你所述之牌来用。若有人质疑则亮出验明:若为真,质疑者各失去1点体力;若为假,质疑者各摸1张牌。除非被质疑的牌为红桃花色且为真(仍然可用),否则无论真假,该牌都作废,弃置之。
★失去体力没有伤害来源,并且不能触发任何与伤害有关的技能。
★无人质疑时,将用于蛊惑的牌亮开,该牌的颜色即为于吉使用(或打出)这张牌的颜色。
★没有体力的角色不能质疑。
[Q]于吉发动【蛊惑】,别人质疑猜错死亡的话,奖惩如何结算?
[A]质疑失败没有伤害来源,因此没有人获得奖励或惩罚。
[Q]于吉发动【蛊惑】,造成玩家失去体力之后,能否发动相关的武将技,比如【天香】、【刚烈】、【奸雄】、【反馈】、【武魂】、【遗计】等?
[A]失去体力,没有造成伤害,因此上述技能等均不能发动。
[Q]于吉濒死能否蛊惑吃【桃】?
[A]可以。
[Q]于吉蛊惑出【桃】救濒死的角色,如何结算?
[A]从当前行动回合的角色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结算,在于吉【蛊惑】之前放弃出【桃】的玩家,即使通过质疑摸牌摸到了【桃】,也不能再救。在于吉之后的角色如果通过质疑于吉的【蛊惑】摸到了【桃】,可以救。
[Q]对于吉使用【顺手牵羊】或者【过河拆桥】,于吉装备区里没有牌,判定区里有延时锦囊,如果于吉通过【蛊惑】使得手牌张数变为0,如何结算?
[A]强制牵(或拆)延时锦囊。
[Q]对于吉使用【顺手牵羊】或者【过河拆桥】,如果于吉通过【蛊惑】使得自己没有任何牌,如何结算?
[A]【顺手牵羊】或【过河拆桥】作废,进入弃牌堆。
[Q]于吉能否发动【丈八蛇矛】的特效时【蛊惑】?
[A]不能。
[Q]吕布对于吉使用【杀】,于吉发动【蛊惑】出2【闪】,如何结算?
[A]2张【闪】依次质疑,顺序由于吉指定。
以下是蛊惑【杀】的相关内容
[Q]于吉蛊惑【杀】不声明属性被人质疑,验明时真假如何判断?
[A]只要翻开后为【杀】,则算作真,且【杀】的属性按原牌结算;否则算作假。
[Q]于吉蛊惑【杀】声明属性(无属性/火属性/雷属性)被人质疑,验明时真假如何判断?
[A]如果原牌不是【杀】或虽然是【杀】但与声明的属性不同,则算作假;如果原牌是【杀】且属性与声明的相同,则算作真。
[Q]于吉蛊惑【杀】不声明属性无人质疑,此【杀】的属性如何处理?
[A]无人质疑时,原牌仍然要翻开。若原牌是【杀】,按原牌属性结算;若原牌不是【杀】,按无属性【杀】结算。
[Q]于吉蛊惑【杀】声明属性(无属性/火属性/雷属性)无人质疑,此【杀】的属性如何处理?
[A]无论翻开后的原牌是什么属性,此【杀】均按声明的属性结算。
[Q]于吉蛊惑【杀】时无人质疑,此【杀】的花色如何处理?
[A]以翻开后的原牌花色为参照。
[Q]于吉蛊惑无属性【杀】成功,能否发动已装备的【朱雀羽扇】特效?
[A]可以,在验明后发动。
三、三国杀中一个关于于吉的问题·、~~~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疑惑。
我们先来看一下两人的技能描述:
夏侯惇——【刚烈】你每受到一次伤害,可进行一次判定:若结果不为红桃,则目标来源必须进行二选一:弃两张手牌或受到你对其造成的1点伤害。
于吉——【蛊惑】当你需要使用或打出一张基本牌或非延时类锦囊牌时,你可以声明并将1张手牌扣于桌上。若无人质疑,则该牌按你所述之牌来用。若有人质疑则亮出验明:若为真,质疑者各失去1点体力;若为假,质疑者各摸1张牌。除非被质疑的牌为红桃花色且为真(仍然可用),否则无论真假,该牌都作废,弃置之。
注意此时的描述:夏侯惇——每受到一次伤害;于吉——若为真,质疑者各失去一点体力。
我们再来看一下官方对于伤害和失去体力两个用语的说明:
伤害会减少角色的体力值。只有角色才会受到伤害。造成伤害时,伤害可能被某些技能防止,但此时的效应依然会发生(带有“改为”或“转移”关键词的技能会先防止伤害,然后再结算“受到伤害时”触发的事件)。通常,除延时类锦囊外,若一张牌对目标角色造成了伤害,则该伤害的来源便是该牌的使用者。
失去/减少~体力:单纯的减少体力,此法并未产生伤害,因此也没有来源。
典型的造成/受到伤害会触发技能的武将有:曹操【奸雄】,司马懿【反馈】,郭嘉【遗计】,夏侯惇【刚烈】,祝融【烈刃】,蔡文姬【悲歌】,魏延【狂骨】,小乔【天香】,荀彧【节命】曹丕【放逐】,徐盛【破军】等等等等,恕不列举。
相反地,体力流失由于不是很经常起效,经常会被忽略,但是仍然非常重要。典型的体力流失有关技能:张春华【绝情】(最有代表性),于吉【蛊惑】,黄盖【苦肉】,典韦【强袭】(感谢黄兄提醒,说清楚这个技能是自己失去体力对别人造成伤害),董卓【崩坏】等等,这个倒是不很多,但一时想不那么全也不继续列举了。
简而言之,就是需要伤害才能触发的事件,体力流失/减少体力/失去体力是无法触发的。这一点如果你玩双将配郭嘉的话会更有感悟。黄盖/郭嘉苦肉只能摸两张牌、典韦/郭嘉强袭自己不会摸牌。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张春华克魏国。从上面的列举你应该能看出来,关于伤害的技能魏国占了一半甚至一半以上,是因为当时的三国杀设计大神们就是以魏守反制、蜀国攻强、吴国灵动、群雄纷杂的理念来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理念),擅长反制的魏国就出现了很多受到伤害或者被侵袭之后,反击对方的技能。张春华的横空出世,造成的伤害消失了,完克司马郭嘉夏侯曹丕荀彧等等一干魏国卖血流,也让很多人不喜欢她出现在场。
总之,楼主的问题,答案就是没有触发夏侯惇发动【刚烈】的条件,失去体力,游戏继续。
希望楼主接下来的游戏生涯愉快。我愿意为楼主解答更多三国杀相关问题。
四、三国杀于吉
1.于吉的技能是蛊惑,意思是从你自己手牌中随意拿一张牌,声明它是什么,除了乐不思蜀和武器,你可以声明它是任何一张锦囊或杀闪桃。于吉的技能可在自己出牌阶段用,也可在其他人打出南蛮万剑和借刀杀人时蛊惑声明杀或者闪,当然也可以声明是无懈可击,任何人的延时锦囊(闪电、兵粮寸断、乐不思蜀)你也可以蛊惑你的牌,声明你的牌是无懈可击。
2.只要你有手牌,一回合内可多次使用。对某一对象出杀时,若对象无闪而掉血后,你则不能继续蛊惑杀,除非你装备连弩,这里是指被杀对象没闪而掉血,不是指质疑后的体力流失,体力流失后面给你讲。之后还是可以继续蛊惑声明锦囊牌的。
3.手中的牌选一张,点中,点右下角的蛊惑。会出来一个界面的,你可以选择你要声明的锦囊或者杀闪。蛊惑杀或者借刀、过河、顺手这些锦囊时别忘还要点一下你所要虐的敌人。最后点确定。
4.(1)有人质疑时,于吉只有红桃牌蛊惑为真时,才能继续使用你声明的牌,否则除了红桃牌,无论真假,只要有人质疑,该牌都作废,进入弃牌堆。比如你拿张牌蛊惑无中生有,那么敌方势必会有人质疑你的牌,如果你打出的真是一张无中生有(因为4张无中生有都是红桃),那么所有质疑你牌的人全部都要掉血,叫体力流失。然后你的无中生有生效,摸2张牌。若没有人质疑,你还是生效摸2张牌。
(2)如果你拿杀蛊惑无中生有,询问完所有人后,若有人质疑,因为你的牌是假的,则所有质疑者从牌堆中各摸一张牌,你所打出的杀进入弃牌堆。若没有人质疑,那么你声明的这张杀既当无中生有来使用。
(3)若你拿你的红桃杀来蛊惑杀去杀你的下家,那么质疑者首先掉血,质疑的人掉血叫体力流失,然后这张红桃杀还能生效,你下家必须出闪,没闪则掉血,这个掉血就是普通被砍的掉血。若拿其他花色的杀来蛊惑,那么质疑者也要掉血,这张杀则进入弃牌堆,因为没有生效,所以下家受不到杀的伤害,但是你还是可以继续蛊惑杀的,直到这张杀生效或者你自己不想继续蛊惑了为止。若你拿其他花色的杀蛊惑杀,全场无人质疑,那么此杀生效,下家出闪或掉血。
(4)红桃闪,非红桃闪,红桃的桃,非红桃的桃,红桃无懈可击(只有军争场有)和其他花色无懈可击同上。
(5)体力流失的意思是失去一点体力而非掉血,比如郭嘉质疑你的牌,是直接掉血,发动不了技能遗迹的,夏侯惇也是一样,发动不了刚烈白白掉血,还有像小乔,司马,荀彧,曹丕,法正等。同贾诩的乱舞一样,反贼若是体力流失致死,不拿三张牌。
于吉很有趣,都说于吉很脆,其实都差不多,没手牌孙换换比于吉也强不了多少,于吉不要乱蛊惑,一定要保证好手牌。于吉应该是最难掌握的武将,不会玩的八成事倍功半。新手建议你先玩转15秒,然后去10秒,10秒的于吉不能犹豫,5秒我还没见过谁能玩好于吉,轮轮自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