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孩子总是喜欢偷偷拿手机玩游戏,作为父母该怎么引导
-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该怎么办
- 我儿子总是沉迷于游戏,怎么办啊
一、孩子总是喜欢偷偷拿手机玩游戏,作为父母该怎么引导
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个问题:学生玩手机。校规和班规规定,学生在校内玩手机会被处分。但即使如此严格要求,但仍有学生铤而走险,把智能手机带到班级,上课下课偷偷玩,甚至在考试的时候拿出来搜答案。
家长更是对手机抱怨甚多,有的孩子以各种理由吵着买手机,如果家长拒绝,就和家长冷战。如果家长仍然坚持不买手机,孩子就想着法子自己弄手机,包括用零用钱在网上买二手手机,借同学手机,更有甚者,在学校旁边的小店里以一天两元的价格租手机!
一次课间巡查,我抓到了一个学生正在玩手机,我看到学生迅速关机的页面,是当前正火的吃鸡游戏(游戏名为绝地求生),后来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们玩手机常用的软件是微信,qq,游戏软件,还有小猿搜题(搜答案)。学生玩手机大概可以分成三类:
1.搜学习资料,看一些学习视频。(很少)
2.通过微信等软件聊天,传答案。
4.听歌,唱歌,小视频等娱乐休息活动。
为什么我要把游戏和网络小说单独列作一项呢?因为从班级管理的经验看,这两项是极其容易上瘾的娱乐项目,有的学生躲在被子里通宵玩游戏、看小说,不仅如此,上课的心思也都在游戏和小说上,下课就会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聊相关内容。
且不说孩子,就说家长自己,有的时候拿着手机刷刷新闻,看看网页,翻翻抖音,都不知不觉会玩过点。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自制力较弱的孩子呢?这是其一。
其次,我们说人的大脑每天都在接受着很多信息,不同的信息会给我们不同的刺激。而手机里的游戏,短视频等内容给大脑带来的刺激远高于学习给我们的刺激。就好比毒品难戒的原因,是它将我们快感的阈值提到最高,因而吸毒者无论做什么事都无法感到快乐,于是倍感空虚,为寻求一波接着一波的快感,难以自拔。相对于游戏,学习是枯燥的,是一种平静的接受信息的过程。所以当我们受到太强的刺激之后,再面对静水流深的学习过程,就难以专注。
第三,虽然说游戏也需要动脑,甚至要眼快手疾,需要相当的灵敏度。然而,相对于学习,优势在于反馈过程短,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小。人性就是趋利避害的。所以常说的“能躺着不坐着,能坐着不站着”就是这个道理,打个1个小时的游戏就能夺冠比学习一个星期上涨5分来的爽,打一局游戏思考耗费的脑力比1个小时做数学题耗费的脑力少。因而,很难戒。
第四,手机的存在,有效的遮掩了亲子沟通存在的问题。大多数痴迷于游戏的孩子,都存在沟通的问题,这里互为因果。有的孩子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和家长沟通有困难,在游戏里找到成就感,因而愈陷愈深。有的孩子本来和家长的关系都挺好的,但是随着叛逆期的到来,因手机发生的冲突,产生了亲子沟通的矛盾。
有的孩子玩手机,玩的很隐秘,家长根本管不住。因为手机很便宜,收掉一部,孩子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再搞一部,并且在家长看不到的地方玩。关于手机的游击战,家长始终是处于下风。有的家长说,那我该怎么办呢?
我的班里有学生和家长因手机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的,也有学生只有一部老人机,还有学生在高三的关键期主动把手机收起来,只在查资料的时候用,并且控制自己查资料的时间。
其实任何一个问题,包括手机在内,都是以结果的形式呈现的,而一个结果背后的原因,往往都是复杂而漫长的。
不可能说,平时孩子特别听话,特别自律,突然就玩起手机不可自拔,或者说平时其他的事都很能听进家长和老师的建议,看电视说看10分钟,绝对不超过15分钟,但是一拿起手机,就听不进家长的劝说和建议,不玩2个小时不罢休。手机问题看起来是一个独立事件,但其实只是众多教育点中其中的一个罢了。
举个例子吧。有的孩子小的时候挑食,你辛辛苦苦做了面条,他突然要吃蛋饼,你买了蛋饼回来,他又要吃炒饭。你生气了,他说那我绝食。于是你乖乖的做了炒饭。孩子就这样一步步的控制着你。面对这种情况,还有一种处理办法,孩子不按时吃饭,你有点生气,但你并没有责怪他,你默默收走了所有的零食,也默许他的不吃饭的行为,孩子玩了一圈之后,来苦肉计,对你说他饿了。你温柔却坚定的说,再去玩一会儿,等到吃饭的时候喊你,相信你能坚持到晚饭的时候。第二种教育的方式,既没有惩罚,也没有骄纵,但是却和善而坚定。孩子接受你的教育方式,同时也接受了你的底线。
所以,教育不需要唠叨,也不需要惩罚,更加不要歇斯底里的情绪崩溃,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善而坚定表达你的态度和底线。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培养起责任感,自己做的事情得自己承担后果。
不同孩子沉溺于手机的方式和原因都不一样,需要家长们自己通过观察,找到原因,并与孩子协商解决的办法。
曾经有一个家长对我说,请求我收走孩子的手机。他的孩子,属于学习态度好,但自制力有些差,自尊性比较强的孩子。于是我给家长的建议是:这个孩子因为玩手机,连续两次段考成绩下降,以最近考试的成绩为谈话切入点,和孩子约法三章,先由家长保存手机,孩子自己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如果能够进步到多少名,就归还手机,并且有多少天的观察期。在观察期内如果表现良好,就归还手机,反之加长时间,并且多加每周训练。我对家长说,对于想上进的孩子,手机问题需要重视,但绝不是矛盾焦点,学习成绩的进步与否才是关键。只要成绩上升了,孩子听听歌是没有问题的。
再比如说,对于因为成绩不好,在游戏中能找到成就感的孩子,家长应该在强制控制手机的情况下,帮助孩子提高优势学科成绩,提升自信心为重点。然后和孩子一起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帮助其转移注意力。
马上就要过年了,假期是孩子集中玩手机的重灾区。我们经常说,假期不是用来玩乐的,而是用来反超的。因此,帮助孩子做好假期规划,并且督促检查,非常重要。希望,我们都能重视起孩子的教育问题,从一点一滴的教育小处着眼,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二、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该怎么办
1、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该怎么办,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所以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烦恼,家里的小孩子特别的喜欢抱手机玩游戏,天天玩根本停不下来,不仅视力下降还耽误了课业。下面是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该怎么办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一、不要在孩子面前长时间的玩手机
3、很多父母喜欢玩手机,丝毫不理解孩子的任何要求,不陪孩子,这样会给孩子一种错觉,在孩子的眼中造成一种不好的影响“父母都爱玩,我为什么不能玩”,这样在孩子接触到手机之后便会疯狂的玩手机,一点顾虑也没有。
4、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变好,无时无刻不要求孩子看书,写作业,这样在很多时候不仅不会上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升,还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大,产生叛逆心理。会疯狂的玩手机也就不足为奇,父母一定不要对孩子太严格,一定要让孩子劳逸结合。
5、很多孩子是由于在家的日子枯燥无趣,而手机上则可以上网,玩游戏,便深深的沉溺在里面,不可自拔。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吧,这样在空闲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看书来打发时间,而不是玩手机。
6、如果一定要给孩子买手机,或者说有这个需要,那么可以给孩子选择按键机,既可以期待联系的作用,有没有智能机的功能多,孩子也就不会那么想玩手机。家长们也不要觉得按键机拿着很没面子,孩子在小的时候需要的不是手机,而是小伙伴。
7、很多孩子将父母的手机拿去玩游戏或者上网,一玩就是半天甚至一天,这样对孩子是极为不好的,会依赖于每天玩手机,不做其他的任何事情,例如,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写作业等等,所以孩子在玩手机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并且严格执行。
8、很多父母由于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一放学回家便不让孩子出门,这样会导致孩子在家里无事可做的时候便会想着玩手机,因为孩子也是需要小伙伴,需要朋友陪伴的,所以当孩子提出来要外出的时候,父母不要用“看会电视”“玩会手机”等等理由将孩子留在家里。
9、家长应该多陪陪孩子,陪伴孩子聊天,跟孩子聊聊学校的事情,一起亲自阅读,一起做运动、玩游戏。
10、在两种情况下,不允许孩子玩手机,一是在餐桌上,孩子们如果在吃饭时玩手机,很容易消化不良,甚至导致胃肠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影响孩子身体健康;二是在睡觉前,在睡觉前的一个小时,不许孩子玩手机,因为电子屏幕发出来的光线,会影响孩子的视力,而且会让孩子比较兴奋,影响入睡质量。
11、孩子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家长该怎么办
12、孩子沉迷游戏的时候,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年龄采取不同的办法解决,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七岁左右的孩子家长可以强制管理,直接没收手机,孩子基本没有叛逆,出走意识,最多哭闹一会;对于十二岁左右的孩子,家长就需要耐心教育,不断提醒了。
13、绝不随意提供手机,手机设置密码:
14、孩子沉迷游戏,很多时候都是家长溺爱的结果,孩子嚷着购买手机,家长就愉快地答应了,孩子有了自己的手机后,自然会失去管理;孩子没有手机,家长也不要把自己的手机随意提供给孩子,并且自己的'手机要设置密码,这样都可以起到控制玩游戏的时间。
15、孩子沉迷游戏,如果家长一味地强制,禁止孩子玩手机,是很不现实的,毕竟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家长可以提前和孩子商量,约法三章,让孩子制定学习和游戏计划,时间等,这样孩子就不会抱怨或叛逆了。
16、坚守作业健康第一,游戏第二的原则:
17、孩子沉迷游戏,家长要不断提醒孩子,并且要坚守原则,必须保证身体健康,完成作业之后才可以玩游戏,不能打破这个原则和要求,孩子自控力比较差,家长要多提醒教育。
18、不可溺爱,纵容,满足孩子无理要求:
19、孩子沉迷游戏,很多时候都是家长纵容溺爱的结果,刚开始玩游戏的时候,孩子很能控制自己,不会沉迷其中,玩一个小时左右就会做其它事情了。喜欢之后,就会提出请求,再玩一小会,这个时候家长绝不能答应,不然孩子就会得寸进尺。
20、陪孩子一块玩游戏,逐渐缩短游戏时间:
21、孩子沉迷游戏,无法自拔,这个时候家长不可强制管理,可以陪着孩子一块玩游戏,这样在玩的过程中逐渐缩短玩游戏的时间,但有一点,家长不可以沉迷游戏。
22、多带孩子出去玩耍,淡化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
23、孩子沉迷游戏,一般都是内心空虚,寂寞,在游戏中寻找快乐,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带孩子出去玩玩,感受自然的美,淡化游戏对孩子心理影响。
24、培养孩子其他兴趣,转移注意力:
25、孩子沉迷游戏,是因为没有什么感兴趣的事情,可以问问孩子喜欢什么,让孩子报兴趣班,比如:跆拳道,舞蹈,音乐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有了兴趣,自然就会淡化对手机的依赖。
三、我儿子总是沉迷于游戏,怎么办啊
直接带孩子体验搬砖一天,或者去一片田地旁拿着锄头除草一天。对孩子说:“除完草就能种粮食,你就有饭吃了”这样孩子一下就董事了。建议一周去一次吧。孩子不去就拉着去,或者不给吃饭。董事了就不用去了。
1、首先家长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机。看书或者搞个人爱好。
2、孩子心里:找不到优越感、找不到自信、找不到满足感。他们就会到游戏中找,越玩越好,越感觉自己多厉害多厉害。
1、家长要引导孩子向学习中发展。经常认真检查作业,即使再忙。
2、不能经常吵孩子,要合理沟通。
3、孩子考试进步1分都要鼓励,各个课程都要适当鼓励。让孩子找到自信和优越感。
4、适当引导孩子做家务,拖地、扫地、剥蒜等等。
例如:我累的不行了,玲玲你帮我做....,
例如洗碗筷,他不洗那就不洗了,他吃饭时,还是用他那个碗,不吃就饿着吧,孩子打大人,大人就应该适当戒尺教育不然越大越不可收拾了。这时不要心疼孩子,不是时候。太溺爱会害他。(15岁及以上,对于不懂事爱玩游戏的孩子)
例如:不学习,不想上学,那就带她他到施工工地,体验体验搬砖,搬砖一天。干一天你才能吃好饭。不干没饭吃饿着。(一下就董事了。)
例如:家长和孩子一起去一片田地旁拿着锄头除草一天。对孩子说:“除完草就能种粮食,你就有饭吃了”。
5、开始的一个多月一定要耐心,之后越来越好。
我们有时偶尔各洗各的碗,绝大部分我洗碗。就是让孩子早点董事,体验做家务的辛苦。他很少玩网游。玩积木、云霄飞车、大的复杂的珠珠迷宫等等,积木能排很高很漂亮。我也很少玩网游。基本配孩子玩积木。期间对孩子说好厉害!摆的真好的鼓励话语。(之前孩子在老家一段时间多次跟着他奶奶去地里干活了,现在董事多了。)
本人对孩子成长路上的心里研究。以及经历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