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学生们可以玩手机吗
- 最近孩子总拿我手机打游戏,进行充值,应该怎么教育呢
- 孩子玩游戏用家长手机偷偷充值应该怎么进行教育
- 小孩子可以用手机玩游戏吗
一、学生们可以玩手机吗
1、学生的手机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用途:通话、打游戏、搜题、看视频。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玩手机,90%以上都是在玩手机游戏,可见手机网络游戏是造成学生沉迷手机的主要诱因。现在许多的网络游戏,主要的玩家竟然是中小学生。我教过的一个学生,成绩一塌糊涂,每次上课他都在睡觉,即便把他叫醒,不出5分钟准能再睡着。后来把他的爷爷请到学校了解情况,发现该学生晚自习放学回家之后,不是睡觉而是看手机。据他爷爷说,有时凌晨两三点钟还发现他在看手机,让他睡觉,他装模作样的睡下,但我走后他又看了起来,说过他也骂过他,但不顶用,后来索性也就不管了。还有这样一名学生,成绩还不错,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上课老走神,眼睛看黑板时老眯眼,成绩逐渐下滑。后来结合家长了解到该学生最近迷上了手机游戏,白天不敢玩,学校有规定,只有到了晚上,放学回家之后,躺到被窝里,用被子蒙住头,开始玩手机,由于害怕手机亮光被家人发现,就一直坚持在被窝里打游戏。由于晚上休息不好,所以白天上课走神;由于手机屏幕亮光及辐射,眼睛很快近视了二百多度。后来该学生的父母强制他交出了手机,每晚都监视他睡觉,该学生慢慢的又恢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可见手机游戏是影响孩子在手机中无法自拔的罪魁祸首,但现在网络、电视中还不断的有游戏的广告。
2、学生玩手机,除了玩游戏还有部分学生为了看视频,还有部分学生是为了在学习中作弊,利用手机软件搜题的答案,省去了自己动手动脑做题的麻烦;甚至有的学生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竟然背着监考老师利用手机搜答案。这些学生虽然说利用手机没有达到成瘾的程度,但也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3、也许看到这里,有的家长会说,手机对学生是百害无一利?其实不然,现在的孩子出生在信息化时代,周围到处都充斥着信息化的气息,让学生完全不接受、不使用手机也是不可能的。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大多数功能是积极有益的:通话功能、信息传递、购物、收付款、网上银行、导航、查天气、……,功能实在是太多太多。针对广大中小学生,手机可以看云课堂,听老师网上授课,接受教师网上辅导,还有各种学习软件,像盒子鱼英语、洋葱数学等,有手机在手,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科的知识。学生利用手机可以看教师的微课,可以搜到某个知识点的讲解等,可以这样说,如果学生正确利用手机,那么手机就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对孩子的成功,是大有作为的!
4、说到这里,家长也许会说,成也手机败也手机,作为家长到底让不让孩子看手机呢?我个人认为,你可以大胆的把手机给孩子,但你的手里必须有根“绳”,时时控制着手机。在农村,由于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如果给孩子一部手机,父母大多不能控制这根“绳”,所以这时候父母必须放权给孩子的其他监护人和老师,让孩子的其他监护人和老师多和父母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举动,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在农村之所以有那么多被手机毁掉的孩子,大多数是因为父母只给了孩子手机但没正确引导,甚至是放任不管,孩子的自制力又不强,所以被手机毁掉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父母都在孩子身边,可以定时让孩子看手机,并且严格限制孩子所看内容。可以让孩子利用手机学习,学习之余也可以让孩子听听音乐,看看电影,父母也可以适当让孩子利用手机购购物、打打车、管理自己的零花钱等,孩子在学习中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手段,在以后就业时可能占有一定的优势。如果父母完全不让孩子接触手机,等孩子长大之后,一切都和社会信息脱节,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残忍的!
5、综上所述,作为父母、老师,不能拒绝信息化的发展,对学生玩手机现象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更不能谈手机色变,我们应该给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对于沉迷于手机不能自拔的学生,必须给予适当的惩戒,使他们走上正常的学习生活。只要家长们对孩子玩手机现象不听之任之,孩子适当的看看手机还是有好处的!
二、最近孩子总拿我手机打游戏,进行充值,应该怎么教育呢
1、孩子游戏充值怎么教育:
一、首先不能随意打,当然骂是少不了的,毕竟小孩子做错事,是要批评的,当然大人也有一定责任,自己的手机,有支付功能是不能让小朋友知道支付密码的,毕竟很多游戏支付是要支付密码的,大人要不然就没有设置支付密码,要不然就是让小孩知道了支付密码,让孩子无意识的支付成功,所以在教育小孩子的同时大人也应该自己反省一下,怎么这么轻易让孩子就支付了几千块,然后就是教育小孩子的认知度,让小孩子知道,这是父母的血汗钱,好不容易做事打工赚的,可以用来帮孩子买玩具,文具什么的,甚至可以带孩子去吃饭,去娱乐场游玩,这样相信孩子就不会无聊玩手机了。
2、一、首先不能随意打,当然骂是少不了的,毕竟小孩子做错事,是要批评的,当然大人也有一定责任,自己的手机,有支付功能是不能让小朋友知道支付密码的,毕竟很多游戏支付是要支付密码的,大人要不然就没有设置支付密码,要不然就是让小孩知道了支付密码,让孩子无意识的支付成功,所以在教育小孩子的同时大人也应该自己反省一下,怎么这么轻易让孩子就支付了几千块,然后就是教育小孩子的认知度,让小孩子知道,这是父母的血汗钱,好不容易做事打工赚的,可以用来帮孩子买玩具,文具什么的,甚至可以带孩子去吃饭,去娱乐场游玩,这样相信孩子就不会无聊玩手机了。
3、二、其实孩子玩手机,很大原因也是因为父母平时太忙没时间管,就拿手机给孩子打发时间,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很多手机游戏,没有什么防沉迷,防支付功能,所以小孩子根本无法认知游戏充值或者支付意味着什么,可能是为了变得更强,也可能是为了续关继续玩,所以小孩子当他支付成功后,感觉自己在游戏里面会变得更强大,变得更容易的时候,他就会认为这个支付功能就是能让自己变强,这么简单而已,也导致小孩子会轻易的支付更多金额。
4、三、采用合理的思想教育方式,比如,你可以给他讲讲赚钱的不容易,或者给他讲讲游戏仅仅是用来娱乐,不需要充值或者说你可以自己去赚钱用自己的钱来进行娱乐充值,让他体会到赚钱的不容易,他就会更加珍惜花钱的机会。
5、四、在发生这种事情时,作为父母也要保持冷静,不要过分责备孩子,一般情况下,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比较叛逆,过分的责备反而适得其反。不妨跟他找一个单独的时间,来一场父子之间的面对面的心灵谈话,跟他讲讲你小时候的故事,再跟他谈一下关于这件事的严重性,然后把你所知道的比较励志的故事啊什么的都讲给他听,总之你要营造出一种比较轻松的氛围,一般情况下孩子会知错的。
6、五、但是,也不排除孩子确实特别叛逆的,那对于这种事情,你还不能操之过急,你需要慢慢的,潜移默化的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他,当然所有的前提都是你们亲子之间必须和谐,温馨,最后让他自己感觉到这么做不对才是最好的。
7、所以一味指责小孩子也不对,要让他知道道理。大人也要管好自己的手机,不能轻易就能支付游戏的东西,还有最重要的,多些时间陪陪孩子,少让手机毁了孩子。
三、孩子玩游戏用家长手机偷偷充值应该怎么进行教育
对于孩子玩游戏偷偷用家长手机偷偷充值这件事,阻塞不如“稀疏”,所以我的建议是:
1.告诉孩子学习和玩耍都很重要。我在一定程度上不反对他玩游戏,但他反对自己因为玩游戏而学习,反对他擅自用妈妈手机充值的行为。凡事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度”,你可以给他举个例子,比如妈妈喜欢看电视,但是如果妈妈整天看电视,她不照顾他,不工作,不'什么都不做,只看电视,这是不合适的。
2.在这个例子中,因为孩子已经12岁了,他可以发展自己的理财观念。我建议孩子过年的钱可以让孩子自己控制,说明钱是给他的零花钱,同时给他怎么花的建议。如果孩子坚持把所有的钱都花在游戏上,那是他的自由,但所有的钱都用完后不能用奶奶或者其他家人的手机给游戏充值。在孩子学会理财之前,经历一个“花钱”的过程是很正常的。如果父母给他们信任和指导,相信他们可以自己做出调整。
3.多观察孩子的兴趣,引导和支持孩子发展多种爱好。孩子们总是精力充沛,玩耍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最后,坚定地让孩子相信父母对你的爱是不变的,游戏充值是一个“无底洞”。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那不是“玩游戏”,而是“被游戏玩”。爸爸妈妈相信你能应付得来。
5.父母应该给孩子时间。不要指望孩子说一次话不收费就停止玩游戏。这需要一个过程,家长的耐心,孩子的进步也要看到。
6.告诉孩子,在生活和做事上一定要开诚布公。不要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做事,他迟早会被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理并不稳定。
四、小孩子可以用手机玩游戏吗
不能。孩子沉迷游戏,不仅仅因为游戏好玩那么简单,其背后有深层次的心理原因。首先,网络世界充满神秘新鲜,容易吸引孩子,独生子女又相对比较孤单,父母工作忙陪伴少,孩子就会在网络世界里寻求慰藉,弥补在现实中缺失的东西;其次,和同龄孩子交流需要谈资,火爆的游戏不仅仅在于其休闲娱乐的游戏功能,还演变为小学生们的社交软件,甚至还有小朋友会说‘不玩这个游戏就交不到朋友’,而在游戏里玩得级别越高就会受到小伙伴们的羡慕和崇拜,有些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但是游戏打得好,从另一个渠道获得价值感;再有,通过游戏来发泄不满、愤怒、压抑等情绪,充值买好装备,在游戏中的战斗力就更强,这种所向披靡的感觉能缓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困顿和负面情绪。要劝孩子别沉迷游戏,不能用强行禁止的方法,而是要“以退为进”,如果家长强行没收手机、平板电脑禁止学生玩游戏,反而增加孩子的好奇心,甚至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通过上网吧或借手机等方式继续偷偷玩。要真正将孩子从游戏中拉出来,还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爱好。有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学习成绩,报了各种学习辅导班填充孩子的业余时间,如果家长能真正关心孩子喜欢什么,尊重孩子的选择,报一些孩子乐于上的兴趣班,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拥有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么可以大大减少孩子对于游戏的依赖。还可以带孩子多外出旅行、参观博物馆、进行户外运动,充实孩子的休息时间。家长可以采取限制游戏时间,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好规矩,一旦规矩定好了就不能被打破,家长要学会温柔地坚持,孩子之间也需要谈资,一味禁止孩子玩游戏,会让他们在学校里无法融入小伙伴,但是每次玩游戏要遵守约定。比如规定好孩子只有在双休日可以玩游戏,且每次只能玩1小时,家长在时间结束前15分钟可以给孩子做个提醒。如果时间到了,孩子撒娇甚至哭闹着要再玩5-10分钟,家长不能心软,因为这是孩子在试探家长的心理底线,今天你同意给孩子多玩10分钟,下次孩子就会得寸进尺想要多玩15分钟,如果孩子实在很想继续玩,家长可以明确告知提前协商好的打破规矩的处罚,如对孩子说‘你今天多玩的时间要从下一次玩游戏的时间里扣,你自己选择。’而孩子玩游戏的时间等同于学习读书的时间,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空间,不要打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