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捡豆子能锻炼专注力吗
- 宝宝手部动作锻炼游戏
- 搭积木对宝宝有哪些好处
- 家长和宝宝一起搭积木,这么做对他有什么帮助或好处
一、捡豆子能锻炼专注力吗
1、捡豆子是可以锻炼专注力的,把红豆绿豆混在一起,然后在限定时间内把其中一种颜色的豆子挑出来,这样的练习就可以达到锻炼专注力的目的,大家还可以适当的增加难度,比如使用筷子把豆子夹出来,这样可以让大家更加投入。
2、捡豆子不仅可以锻炼专注力,对于幼儿来说,捡豆子还可以训练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幼儿手部的小肌肉。
3、除了捡豆子,大家还可以用以下的方法训练专注力。
4、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专注力,每天用10-20分钟的时间来大声的朗读文章,在朗读过程中要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这样可以让孩子的口、眼、脑相互协调,而且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长时间这样训练,可以提升大家的专注力。
5、大家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盘坐在地上或床上,闭上眼睛让自己冷静的思考,可以回想一天所学的知识,也可以什么都不想,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是长时间坚持可以提升大家的专注力。
6、就是让别人随便说一组数字,如5473869,你就重复它,可以从七位数字开始,当你感觉容易对付了,便升到八位,再升到九位,当升到十二位,便不要再升了。每天只能升位一次。你可以将这个游戏每天玩10分钟左右,玩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提升大家的专注力。
二、宝宝手部动作锻炼游戏
1、这篇文章介绍了几种适合宝宝锻炼手部动作的游戏,既能让宝宝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又能很好的锻炼宝宝手部动作。
2、可以找各种各样的盖子让宝宝慢慢练习,给宝宝做个示范,教他把盖子打开,再盖上。这个活动需要同时使用双手,对培养宝宝两只手的协调能力很有好处。
3、各好一个小盘和一个瓶子,在盘子里放上一些黄豆,让孩子把盘子上的豆子捡到瓶子里,父母和孩子一起捡。豆子属于小巧又比较不容易拿的东西,是能很好的锻炼宝宝手指灵活性的。但是要有家长在旁监护,以防宝宝把豆子放进嘴里,造成异物卡喉窒息。
4、父母与孩子一起搭积木,一人放一块,协作把积木垒高。放的过程中,父母要提示孩子将积木放在正确的位置,让孩子自己把积木一块一块地放上去,要求积木不倒。孩子每成功地放上一块,父母就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如果倒了,爸爸妈妈跟孩子一起来重新再垒。
5、没说一句话或是唱一句儿歌就摸宝宝一根手指,或是用家长和宝宝手指拼出不同造型。这个游戏能让宝宝能意识到自己的手,而且能加强亲子关系。或是做些手部按摩,在洗澡或洗手时,妈妈可以用自己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宝宝的某根手指,从指根轻轻滑向指尖,一根一根手指,轮流做。
6、有的家长可能觉得带宝宝撕纸会造成宝宝的不良习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撕纸不仅可以带领宝宝感受到游戏的乐趣,还能很好的锻炼宝宝手部动作。如果担心孩子以后爱乱撕东西的话,家长可以经常教育宝宝什么是能撕的,什么是不能撕的,别看孩子小,他们其实是懂的。
三、搭积木对宝宝有哪些好处
1、标准的积木玩具有一定的尺寸和比例,宝宝在摆弄的过程中,可以感觉到积木的大小、形状、比例、粗细、高矮等属性,这就是宝宝初知几何的启蒙点。
2、每个孩子都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积木也是一样,他就像文字一样,组合起来各种各样的语句就呈现出来了。通过积木的搭配,可以让孩子的造型能力得以锻炼,并且还可以发展孩子的空间知觉,提高孩子的创造能力。
3、三、可以培养宝宝的手眼脑协调搭配能力
4、宝宝在搭积木的过程中,会先去想怎么个搭法,其次会用到手眼的协调能力,搭积木本身就是一件细心的工作,所以在搭建一幢大楼的时候,需要几十块的积木组合起来,这是培养宝宝动手能力的很好的一种方式。
5、家长在搭积木的时候并不一定要按照积木的说明书的搭法去搭,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只要他玩的开心都可以。不同的玩法,可以培养出不同方面的能力,按部就班的搭积木,可以模仿孩子的观察力、模仿能力和注意力;任意搭建可以让孩子享受自由的实施自己想法的快乐。
6、“手巧”代表手指精细活动技能突出,“心灵”代表头脑聪慧,手指灵巧性是大脑皮层成熟度的重要体现,所以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7、手的精细活动技能发育从出生开始,功能性活动在4个月左右建立,手部的基本技能掌握在10个月左右完成。其中,4个月开始以全手握的方式主动抓物,6个月后逐渐转为拇指、食指、中指三指为主的桡侧(医学方位词,指靠拇指一侧)抓握,10个月时开始用拇指和食指指尖捏物体。
8、手部精细活动技能的发育对婴幼儿认知及智力发育起到重要作用,家长应积极关注婴幼儿的手功能发育水平,尽早发现及干预落后的手部精细活动技能,才能使宝宝心灵手巧。
9、对于发育迟缓的婴幼儿,不同月龄干预方法不同,比如4个月的婴儿,家长需要用新鲜玩具触碰其手指,诱导主动抓物,随着手功能改善,逐步使用双耳杯加强对称性训练,然后过渡到用桡侧握积木,最后进行捡豆子等手功能训练。
10、另外,家长日常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手部动作。1~2岁,需要鼓励宝宝做搭积木、拧瓶盖、穿珠子、涂鸦、瓶中取放小球等游戏,促进手功能协调发展。
11、3~4岁,可以进行系(解)纽扣、使用筷子等训练。5~6岁,训练使用筷子夹花生米、用笔模仿写字、用剪刀剪规定形状、解(系)鞋带等活动,使手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12、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搭积木用筷子训练协调发展让宝宝心灵手巧
四、家长和宝宝一起搭积木,这么做对他有什么帮助或好处
1、标准的积木玩具有一定的尺寸和比例,宝宝在摆弄的过程中,可以感觉到积木的大小、形状、比例、粗细、高矮等属性,这就是宝宝初知几何的启蒙点。
2、和宝宝一起搭积木的好处妈妈,你发现了吗?把积木放在宝宝手里的时候,他总会扔掉,然后笑眯眯地望向你。当你捡起来交还到他手里时,他仍会重复之前的动作。这时候,妈妈不要没有耐心这样的行为可以先让宝宝在潜意识里得知:积木是一种可以两个人一起玩的、非常有趣的玩具。
3、每个孩子都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积木也是一样,就像文字一样,组合起来各种各样的语句就呈现出来了。可以让孩子的造型能力得以锻炼,并且还可以发展孩子的空间知觉,提高孩子的创造能力。可以培养宝宝的手眼脑协调搭配能力
4、宝宝在搭积木过程中,会先去想怎么个搭法,会用到手眼的协调能力,搭积木本身就是一件细心的工作,所以在搭建一幢大楼的时候,需要几十块的积木组合起来,这是培养宝宝动手能力的很好的一种方式。
5、家长在搭积木时候并不一定要按照积木的说明书的搭法去搭,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只要他玩的开心都可以。不同的玩法,可以培养出不同方面的能力,按部就班的搭积木,可以模仿孩子的观察力、模仿能力和注意力;任意搭建可以让孩子享受自由的实施自己想法的快乐。
6、“手巧”代表手指精细活动技能突出,“心灵”代表头脑聪慧,手指灵巧性是大脑皮层成熟度的重要体现,所以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7、手的精细活动技能发育从出生开始,功能性活动在4个月左右建立,手部的基本技能掌握在10个月左右完成。
8、手部精细活动技能的发育对婴幼儿认知及智力发育起到重要作用,家长应积极关注婴幼儿的手功能发育水平,干预落后的手部精细活动技能,才能使宝宝心灵手巧。
9、对于发育迟缓的婴幼儿,不同月龄干预方法不同,家长需要用新鲜玩具触碰其手指,诱导主动抓物,随着手功能改善,逐步使用双耳杯加强对称性训练,然后过渡到用桡侧握积木,最后进行捡豆子等手功能训练。
10、另外,家长日常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手部动作。鼓励宝宝做搭积木、拧瓶盖、取放小球等游戏,促进手功能协调发展。
11、可以进行系纽扣、使用筷子等训练。训练使用筷子夹花生米、用剪刀剪规定形状、解鞋带等活动,手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