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作为父母,该不该让孩子玩王者荣耀
- 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 曾经和父母一起玩过哪些游戏
- 父亲沉迷游戏对孩子的影响
一、作为父母,该不该让孩子玩王者荣耀
1、最近有一款席卷全国的游戏被网络和媒体舆论推到风口浪尖,它就是腾讯旗下的游戏产品王者荣耀。王者荣耀自上线一年以来,拥有2亿多的注册用户,日活用户高达8000多万。
2、这么受欢迎的一款游戏为什么会被网络和媒体舆论讨伐呢?原因是游戏让许多低年龄段的孩子沉迷,并且做出各式的极端行为。如江西13岁女孩转5万见网友,独自坐火车去温州玩王者荣耀;海口12岁小学生玩王者荣耀打赏游戏主播花掉环卫工目前4万元积蓄;杭州13岁男孩痴迷王者荣耀被爸爸骂,一言不合跳楼摔断腿;小女孩玩王者荣耀三个月消费11万!父母积蓄全无。
3、这些耸动的标题引来了社会各界及媒体的关注,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
4、身为父母,我也想从自身的角度和经验出发,谈一谈父母该不该让孩子玩王者荣耀这个问题上,提出一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的观点是,孩子该玩游戏,而且家长要陪他玩个够。
5、游戏是孩子社交货币的一部分。每个年代的孩子,都有着时代发展的共性。这一代的孩子,他们一出生就生活互联网的时代,90%的信息获取和社交都依赖于手机和电脑。而网络游戏,不过是这个这时代孩子娱乐消遣的一种方式,是他们的社交货币的一部分。我所说的这部分孩子,没有特定的年龄指向,而是那些开始通过游戏去打开他们社交圈的那部分孩子。他们对世界的理解还懵懵懂懂,但是周围的同学朋友都开始玩起了平板电脑、手机,涉及了开始玩起了网络游戏。试下一下,假如你作为孩子的家长,孩子周边的同学朋友都玩王者荣耀,这些孩子们在一起时聊的都是游戏的攻略和心得,而你家孩子完全没有接触过这款游戏,他们在跟同学朋友聊天时,很容易就被排除在这个话题之外。这个时候的孩子正是处在对外寻找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的时期,他由于没有接触过这款游戏,他和周边的同学就没有共同的话题,没有共同的话题就是没有了社交货币,那么他很可能在社交的时候产生挫败感,从而产生不被集体认同的自卑感。个人认为,让孩子适度的接触游戏,让他们有一定程度的参与感,能让他们更加容易打开自己的社交圈,从而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6、当然在孩子年纪小,对玩游戏时间的控制,家长要小心。在玩游戏规则和时间的制定上,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商量,给孩子分析玩游戏利弊,列出玩游戏的条件,比如要先完成作业,比如玩游戏不能影响学习和休息等等,这些规则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出来,只有经过他自己制定的规则,对他约束才有效,孩子更愿意去遵守他自己参与制定出来的规则。
7、最大限度的满足才不会让孩子形成匮乏心理。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孩子在童年时候对某种东西形成匮乏心理,长大后很容易对那种东西形成匮乏和饥饿心理。比如小时候缺少父母的关爱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对爱形成匮乏心理,很容易就陷入对恋人的爱的依赖中无法自我。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年轻的女孩子由于童年缺少父爱,长大后爱上跟自己父亲一样大的男人,而且对爱的索求无度,一旦被抛弃就寻死觅活,往往做出非常极端的自残行为。还有童年时候一直梦寐以求的玩具,父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给予满足,长大经济自主后,就很容易对那个玩具产生匮乏心理,只有不断地购买囤货才能满足他的那种渴求的心理。
8、对于玩游戏也是这样,父母过于苛刻,不让孩子玩游戏,该玩的时间不让他玩,孩子长大了,脱离了父母的管制之后,很容易玩游戏成瘾,许多的网瘾少年被父母强制送进戒网中心,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虽然造成网瘾不单单是因为父母从小对游戏和电脑控制太严的原因,但是对某种东西形成瘾和饥饿的病态心理,一定是因匮乏而引起。因为匮乏而拼命填补。
9、当然,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年纪小,让他玩手机电脑会造成视力下降。我要说的就是,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悲哀,他们享受了这个时代优势的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视力的下降等。因为作为家长,我们真的做不到让孩子完全隔绝于电子产品之外,更何况现在孩子的学习途径和资源很多来源于网络,不让他们接触电子产品,等于把他们与这个时代切开,这对他们来说得不偿失的事情。
10、既然我们不能逆着时代的潮流,那么我们只能顺着潮流而下。孩子既然避免不了玩游戏,那么作为家长,只能在孩子玩游戏的同时,做正确的引导。那么如何做才能不让孩子沉迷于游戏中,影响学习,并且做出新闻报道中的极端行为呢?
11、一家长要多和孩子相处,高质量的陪伴拥有更加健全的性格和人格。大多数玩游戏成瘾的孩子都是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陪伴时间太少,或者单亲家庭,缺少父爱和母爱的关照。缺少关爱和陪伴的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依赖少,缺少对父母和家庭的情感依赖,孩子只能向外寻找情感依赖。而游戏正好又满足了他这一块的匮乏心理,满足了他对团队和家庭温暖的需要,满足了他自己被认可的需求和归属感,孩子沉迷于游戏中是必然的。所以家长多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内心,多和孩子在一起,制造有爱的家庭氛围,一起吃饭,一起玩游戏,一起阅读,建立起健康有爱的亲子关系,这样的孩子心里充实,不会把自己对情感的需要全部托付在游戏上,就算他玩王者荣耀,我相信这样的孩子不会沉迷于其中。
12、二是加强引导,激发孩子的自控力和自我内驱力。孩子自控力的引导是要从小就开始建立的。就是从小要给他建立规矩,而且这些规矩的建立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商量,征求他的意见之后制定下来的。一旦他破坏了规矩他接下来会受到什么样的牵制和惩罚。比如我家孩子,他现在很贪玩,常常从幼儿园回来之后就在外边疯跑,我跟他商量说8:30要回家,如果那个点之前贪玩不回家,那么回家后今晚的睡前故事活动就没有了,因为他很喜欢睡前故事这个活动,所以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还要一种就是晚回睡前故事照常进行,但是要晚睡觉,晚睡觉第二天一定要按时起床上幼儿园。虽然规矩制定后他也违反过几次,但是接受过几次惩罚之后,他自己就渐渐的明白了,一定要在那个时间点回家,慢慢就学会了自己要控制好自己玩的时间。长此以往,渐渐给孩子建立不自控要付出代价的观念。自控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并且一定要孩子自己拿主意,家长强加给孩子的规矩会让孩子形成逆反心理,而且强加的东西,不能激发孩子内心的自控和自我驱动力。
13、三是培养多元的爱好和兴趣。可以给孩子培养阅读的习惯或者是他喜欢某种兴趣,比如画画、阅读、运动等等。孩子的兴趣是多元的、丰富的。自然而然,网络游戏对他来说也只是一项爱好而已,有多元兴趣爱好的孩子不会拿出所有的时间和代价给网络游戏。
二、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亲,您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需要家长认真对待。以下是一些教育孩子沉迷游戏的建议,供您参考:
1.与孩子沟通:首先,家长应该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为什么沉迷游戏,他们在游戏中得到了什么,同时告诉孩子游戏不能长期占据大量时间,会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
2.制定规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游戏时间和游戏内容的规矩,让孩子明确自己的游戏时间和游戏内容,同时严格执行规矩,避免孩子过度沉迷游戏。
3.培养兴趣爱好:为了让孩子摆脱游戏的诱惑,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如运动、音乐、阅读等,让孩子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4.与孩子一起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了解游戏的内容和游戏的乐趣,同时可以帮助孩子避免游戏中的不良行为,增强亲子关系。
5.限制游戏时间:家长可以适当限制孩子的游戏时间,让孩子知道游戏时间的限制和游戏时间的价值,同时也可以避免孩子过度沉迷游戏。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孩子沉迷游戏需要家长耐心和细心,同时也需要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引导孩子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如果您还有其他的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的帮助,欢迎随时向我提问哦。
三、曾经和父母一起玩过哪些游戏
1、我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工作之余也爱玩游戏,但当他发现我上四年级时对游戏有些沉迷的时候,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碰过游戏了。那时,我为了偷玩游戏想了许多办法,和他斗智斗勇。
2、所幸,上了高中以后,我开始懂事了。我开始把握在学校的时间,开始寻找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这时,我看到了他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不再为我能不能上重点高中担心。随着他年龄慢慢变大,我能感觉到他对家的依赖也越来越深。那时,周末回家陪他打游戏就成了我在学校最期待的事。
3、我们一起玩过的游戏有很多,大都是一些老游戏,因为父亲已无法适应现在游戏复杂的操作。其中,玩的时间最长的是生化危机5和暗黑破坏神2。
4、父亲很喜欢射击游戏,所以我当时找到了这款可以局域网联机的生化危机5,我们一人控制一个角色,一起打僵尸,一起找地图上隐藏的宝物,父亲总爱拿着一把冲锋枪随便往前冲让我拿一把狙击枪在后面掩护,我还总提醒他省子弹。
5、暗黑破坏神2这个游戏要老得多,但给却给了我们二人难忘的记忆,一起练出第一个通关角色,一起刷墨菲斯托,灭巴尔,刷牛场。简单的操作,马赛克画质,却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任然记得,第一次看到墨菲斯托掉的“眼球”时父亲像个孩子一样大笑的场面。
6、如今,我上大学了,一年回两次家。打电话的时候,听我妈说,父亲他在我走了之后再也没玩过游戏了。我们成长的代价是,父母一天天的老去!
四、父亲沉迷游戏对孩子的影响
父亲沉迷游戏对孩子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游戏,家长沉迷于游戏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以下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父亲沉迷游戏对孩子的影响的资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这会让孩子沉迷于网络不可自拔
如果父母沉迷于游戏的话,那么孩子是会受到父母很大的影响的。父母在玩游戏,孩子可能就会经常在旁边看。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也会喜欢上打游戏。如果让孩子一直接触游戏的话,最终可能就会沉迷于网络不可自拔。
二、这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看到父母整天在玩手机或者在打游戏,孩子们学习的意识就会变得越来越薄弱。试问,有哪个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在打游戏还有心思写作业的?所以,时间久了之后孩子会觉得学习其实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种观念很难改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整个学习生涯。
另外,孩子如果跟父母一样沉迷于打游戏的话是会影响他们长身体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当中,孩子们需要多参加一些运动,这样就能够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让孩子长得更高。如果孩子整天在家里打游戏的话,在身高方面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1、会引导孩子向错误的方向发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导师,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陌生与好奇,孩子在成长的时候也是对这个世界发现与探索,家长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影响孩子的行为。我们常说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儿,爸爸在孩子面前玩游戏,被孩子看到了,孩子出于好奇会对爸爸的这一行为进行学习。但是孩子还没有到可以玩游戏的年龄,这就导致了孩子在向错误的方向发展。
家长在陪孩子时如果玩手机,孩子就会对手机发生兴趣,进而有样学样,枯燥的现实世界和有趣的游戏世界根本是不能相比的,孩子的自控能力是非常差的,做什么事情如果没家长们正确的引导,向来都是随心所欲,所以孩子一旦进入丰富多彩的游戏世界会沉迷在精彩的游戏中就很难在走出来。而长时间玩手机不但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不良影响,近视、闪光、远视对一个孩子来说都会成为学习的障碍,从而产生不可逆的危害,还可能因为长期保持固定姿势不动,影响身体骨骼的发育。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在很小的年龄就玩游戏。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体现在身体上,当孩子有沟通欲望的时候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表现,如果这时父母只顾玩游戏,孩子就会有被忽略的感觉,甚至认为爸爸妈妈不爱他了,在爸爸妈妈眼中,自己都没有游戏重要。孩子为了情绪,就会想去宣泄自己心里的不愉快,孩子可能以哭闹、乱砸东西等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也可能用玩手机、打游戏等方式来自娱自乐。不再和家长们沟通,渐渐的代沟越来越深,当家长再想去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却已经不可能了。这时事情的发展就已经超出的了父母的能力范畴了。
有心理专家表示,孩子多和父亲一起玩耍,会极大的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会很懂事听话。也会大大增加孩子在独立自主的时候的勇气。父母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其实是一种“冷暴力”,是对孩子感情上的冷漠。在家庭教育中,长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产生孤僻性格,内向,冷傲、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心理不能健康地发展。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很冷漠,对他人也是漠不关心,甚至有可能成为冷暴力这个“接力棒”的传递者,尤其是他们在处理自己家庭问题时也可能出现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