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最近孩子总拿我手机打游戏,进行充值,应该怎么教育呢
- 如果孩子偷用了家长的身份证和手机号码注册了游戏该怎么办
- 孩子总是沉迷于网络游戏,该把孩子的手机给没收吗
- 小孩偷用父母手机里的钱给游戏充值2万元是否构成盗窃罪
一、最近孩子总拿我手机打游戏,进行充值,应该怎么教育呢
1、孩子游戏充值怎么教育:
一、首先不能随意打,当然骂是少不了的,毕竟小孩子做错事,是要批评的,当然大人也有一定责任,自己的手机,有支付功能是不能让小朋友知道支付密码的,毕竟很多游戏支付是要支付密码的,大人要不然就没有设置支付密码,要不然就是让小孩知道了支付密码,让孩子无意识的支付成功,所以在教育小孩子的同时大人也应该自己反省一下,怎么这么轻易让孩子就支付了几千块,然后就是教育小孩子的认知度,让小孩子知道,这是父母的血汗钱,好不容易做事打工赚的,可以用来帮孩子买玩具,文具什么的,甚至可以带孩子去吃饭,去娱乐场游玩,这样相信孩子就不会无聊玩手机了。
2、一、首先不能随意打,当然骂是少不了的,毕竟小孩子做错事,是要批评的,当然大人也有一定责任,自己的手机,有支付功能是不能让小朋友知道支付密码的,毕竟很多游戏支付是要支付密码的,大人要不然就没有设置支付密码,要不然就是让小孩知道了支付密码,让孩子无意识的支付成功,所以在教育小孩子的同时大人也应该自己反省一下,怎么这么轻易让孩子就支付了几千块,然后就是教育小孩子的认知度,让小孩子知道,这是父母的血汗钱,好不容易做事打工赚的,可以用来帮孩子买玩具,文具什么的,甚至可以带孩子去吃饭,去娱乐场游玩,这样相信孩子就不会无聊玩手机了。
3、二、其实孩子玩手机,很大原因也是因为父母平时太忙没时间管,就拿手机给孩子打发时间,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很多手机游戏,没有什么防沉迷,防支付功能,所以小孩子根本无法认知游戏充值或者支付意味着什么,可能是为了变得更强,也可能是为了续关继续玩,所以小孩子当他支付成功后,感觉自己在游戏里面会变得更强大,变得更容易的时候,他就会认为这个支付功能就是能让自己变强,这么简单而已,也导致小孩子会轻易的支付更多金额。
4、三、采用合理的思想教育方式,比如,你可以给他讲讲赚钱的不容易,或者给他讲讲游戏仅仅是用来娱乐,不需要充值或者说你可以自己去赚钱用自己的钱来进行娱乐充值,让他体会到赚钱的不容易,他就会更加珍惜花钱的机会。
5、四、在发生这种事情时,作为父母也要保持冷静,不要过分责备孩子,一般情况下,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比较叛逆,过分的责备反而适得其反。不妨跟他找一个单独的时间,来一场父子之间的面对面的心灵谈话,跟他讲讲你小时候的故事,再跟他谈一下关于这件事的严重性,然后把你所知道的比较励志的故事啊什么的都讲给他听,总之你要营造出一种比较轻松的氛围,一般情况下孩子会知错的。
6、五、但是,也不排除孩子确实特别叛逆的,那对于这种事情,你还不能操之过急,你需要慢慢的,潜移默化的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他,当然所有的前提都是你们亲子之间必须和谐,温馨,最后让他自己感觉到这么做不对才是最好的。
7、所以一味指责小孩子也不对,要让他知道道理。大人也要管好自己的手机,不能轻易就能支付游戏的东西,还有最重要的,多些时间陪陪孩子,少让手机毁了孩子。
二、如果孩子偷用了家长的身份证和手机号码注册了游戏该怎么办
1、如果孩子拿手机注册了游戏,可以直接把密码改了,只要修改密码时验证手机号就可以了,然后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教育,而且有些游戏可以用真实的身份注销这个号。
2、一、注册游戏的时候输入真实身份证号安全吗?
3、很确认的告诉你存在安全隐患的,注册游戏现在少不了的就是填写防沉迷信息,所以就会涉及的这个内容,我推荐大家在主流的游戏大厂填真实的信息吧,毕竟大公司还是相对安全的吧,但是很多小游戏需要填写这个信息我还是选择修改了部分。首先你要知道,游戏公司是没有权利去认证你的实名真假的,小游戏之类的很容易泄露你的信息,那我最近遇到的情况,因为我是做游戏相关的工作,之前评测了一些比较杂的游戏,所以注册了一些账号,填写的假信息,然后最近收到了不少游戏的推送短信,里面的称呼带着我的名字并且直接说我是什么地区的福利账号之类的。看完基本可以确实,我填写的个人信息被利用了,并且我的手机号码与身份证信息同样,根据身份证号的信息与手机号的归属地基本可以明确我所在的地区是哪里了。
4、二、游戏实名认证的实施目的是什么?
5、根本目的就是利用技术手段限制未成年人上网的游戏时间,拒绝未成年人登录PK练级类游戏,规范网游环境。对实名制持赞成观点的玩家表示,推行实名制度后,网游世界里盗窃账号、虚拟物品的情况将会减少。实名制将是解决虚拟财产纠纷的一项法宝。虚拟财产纠纷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最常见的是虚拟财产被盗引发的游戏玩家与盗窃者之间的纠纷,以及虚拟财产作为商品在线下进行货币交易有诈引起的纠纷。实名制的实行,可以让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在转化时有据可查,保障玩家权益。
6、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用户使用游戏身份证件实名注册,并保护用户注册信息,不得为使用“游客模式”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内充值或者消费服务。
三、孩子总是沉迷于网络游戏,该把孩子的手机给没收吗
1、我的孙子才六岁,二年前其家长就给其买了苹果手机,开始只是好玩,慢慢的孩子就入了迷,拿着手机不松手,甚至吃饭也要边吃边看。
2、可见,孩子喜欢手机,沉迷网络游戏,表现在孩子身上,根子却在父母身上。小时候爱孩子,不管其要求是否正确,都完全満足,待到坏习惯养成,才知难以戒除。
3、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为戒除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坏习惯,在作好思想教育、疏导、沟通的同时,建议家长:
4、一、以身作则。家长带头不玩手机,或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机,做好带头示范。与此同时,加强与孩子的亲子互动,带孩子到外面游玩、运动或孩子喜欢的其他游戏,转变孩子的注意力。
5、二、没收或替孩子保管手机,限定每日上网时间(如晚饭后30分钟到一个小时),其余时间手机由家长保管。
6、三、取消手机中的有关游戏软件,特别是一些暴力、色情软件。
7、四、釜底抽薪,从经济上限制孩子的手机消费,使其无钱玩游戏。
8、五、对自家的网络讯号如Wi一Fi暂停,让孩子无法联网登陆。
9、对痴迷游戏严重的孩子,家长也可考虑,暂时换一个环境,以利孩子告别网络游戏,从心理生理上进行修复,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
10、家长如果一味地禁止孩子玩游戏,效果往往不太好,与其如此,不如干脆选择一些相对健康和益智的游戏让孩子玩,甚至陪孩子一起玩,有助于帮助他们远离那些不良的网络游戏。此外,可以跟孩子约法三章,规定他们玩游戏的时间和地点。限制他们只能在自己指定的时间和地点里玩游戏,除此之外的其它时间和地点禁止玩游戏。
11、建议把孩子的电脑放在不隐蔽的地方,如客厅等,这样孩子在上网时会处在家长的监控下,有助于防患未然。
四、小孩偷用父母手机里的钱给游戏充值2万元是否构成盗窃罪
小孩偷用父母手机里的钱给游戏充值2万元,当一些网友看到该消息时,感觉到这样的事情似乎已经不足为奇。但也有一些好奇的网友会产生疑问,如果是自家孩子,偷钱给游戏充值,这种情况是否会构成盗窃罪?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解说。第1种是未满16岁的,第2种已经满16岁,但不管是哪一种,其实都不用构成盗窃罪。
1、未满16岁。一般来说小孩如果未满16岁,本身就属于小学生或者是初中生,在此期间是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即使偷偷转了家长手机的2万元也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2、16岁以上的。这种情况孩子一般都属于高中生或大学生,虽然已经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但这种情况也不用构成盗窃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也会从轻处罚,或者以教导为主。因此根据以上2点可以看出,无论是否年满16都不会构成盗窃罪。
孩子用偷用的钱充值,能追回来吗?
其实这种情况也分几种情况。一般来说孩子将家里的钱用于游戏充值能不能要回来,还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充值金额来进行判定。比如家中孩子较小,并且充值的金额并不是很大,这种情况下是不能退回的。除此之外,我国民法典当中也有相关的法律条规,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所以根据相关法律来说,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充值金额来进行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