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希特勒自杀后,朱可夫是如何攻占柏林的
- 最先攻占柏林的国家
- 苏军为何攻占柏林
- 在苏军即将攻占柏林时希特勒做了怎样的部署
- 攻占柏林的是谁
一、希特勒自杀后,朱可夫是如何攻占柏林的
希特勒自杀的当天清晨,朱可夫的大炮向德国国会大厦开火。由库兹涅佐夫上将指挥的第3突击集团军攻占了大厦的主要部分。为了争夺这座象征第三帝国政权的庞大建筑物,朱可夫的部队和装备精良的德国党卫军部队进行了一场近距离的血战。即使在苏军占领了大厦下面各层数以后,在上面楼层的守军仍不肯投降。苏军只好一层楼又一层楼地与德军搏斗。直到夜间,苏军才终于在大厦的主楼圆顶上升起了苏联的旗帜。此时亲自指挥这一历史性战斗的库兹涅佐将军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朱可夫此时也激动不已,因为他在4年的卫国战争中,一直盼望着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二、最先攻占柏林的国家
1、这一决定是盟军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尔主动做出的。众所周知,柏林是德国首都,也是第三帝国的最后堡垒,所以德军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和民兵(国民军)戍守柏林,妄图能在城市攻坚战中给盟军以巨大杀伤,从而一举扭转战局。各国首脑在柏林战役之前就已预见到,此役必将决定战后世界局势,因而巴顿(美军)、蒙格马利(英军)和苏军都欲首先攻入柏林。但艾森豪威尔将军清楚地意识到柏林巷战必将给盟军带来巨大伤亡。他估计这一仗盟军将至少付出20万人的代价。这是他难以承受的。所以他顶住了来自包括丘吉尔在内的各方压力,将进攻柏林的任务交给了苏联红军--其实此时蒙格马利和巴顿的部队都已攻入柏林郊区。历史证明了艾森豪威尔的决定是何其英明:在整个柏林战役中,苏联红军共付出了20余万人的代价,平均每5名进攻柏林的苏军中便有一人牺牲!
2、所以由苏联红军攻占柏林一方面是由于“愤世嫉俗的鬼”同志所说的斯大林的长远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盟军方面要避免损失的考虑--这样还可以削弱苏联军力。可谓周渝打黄盖--愿打愿挨。
三、苏军为何攻占柏林
1、盟军初步计划空投伞兵到柏林,而且丘吉尔从政治的角度认为攻占柏林可以提高美国和英国在二战后的国际地位,主张盟军进攻柏林,但最后取消计划。因为艾森豪威尔认为不需要为一个战后会落在苏联手中的城市而牺牲,而且执行计划需要大量兵员和补给,不切实际;而且据其估计,若参与攻占柏林,美军至少付出要阵亡10万人的代价,而美国公众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伤亡数字。
2、斯大林不认为盟军会在战后把战前属于苏联的土地归还,因此他要求红军尽快向西方突进,但首要的任务是拿下柏林。因为柏林在战后有很大的战略价值,包括希特勒的核武计划。苏联占领的德国地区就成为了后来的东德。
四、在苏军即将攻占柏林时希特勒做了怎样的部署
1、到1945年4月中旬,在德国东线战场,苏军已在宽大正面上前出到奥得河和尼斯河并占领了登陆场,攻占了维也纳,从东、南两面包围了柏林。在西线战场,盟军合围了鲁尔德军集团,进抵易北河,并向汉堡、莱比锡和布拉格方向发展攻势,距柏林也只有百余公里的距离。
2、希特勒并不甘心失败,他又纠集了大量德军和国民突击营精心设置了防务:在奥得河——尼斯河地区,构筑了纵深达20至40公里的三道防御地带;在柏林地区,又精心构筑了三层防御阵地体系;在柏林城内还设置了大量的街垒防御阵地,甚至在临街的房屋的窗户上都修筑了坚固的射击孔,使整个柏林城变成了一座巨型掩体和射击阵地。为给守军打气,希特勒声称:“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战斗下去,正如腓特烈大帝所说,要一直打到那该死的敌人中有一个精疲力竭不能再战为止”。
五、攻占柏林的是谁
1、1945年3月,蒙哥马利率领的第21集团军在盟军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了诺曼底登陆计划,大军势如破竹,一举收复法国,直逼纳粹德国疆土。就在大军稳步向德国境内纵深推进的时候,蒙哥马利将军突然收到艾森豪威尔的来电,来电称盟军的作战计划已经变动,现在要立即改变盟军的主攻方向,由原来主攻柏林改为攻击东南方向的慕尼黑和莱比锡,并且主攻任务由原来的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改为布莱德雷的第12集团军。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改为向东北,占领位于汉堡正北的波罗的海巨港卢贝克湾,以切断德国军队逃往丹麦和挪威的退路。占领柏林的任务交给苏联人去完成。此时,正踌躇满志准备全力攻打柏林的蒙哥马利被这样一份电报内容惊得目瞪口呆。他不禁怒火中烧,故意将这份让其部队做配角的电文向部下作了宣传。顿时,在英军中掀起一股指责美国人的狂潮。参谋部的指挥军官们没有征求首相丘吉尔的意见就给华盛顿的美军联合指挥部发去了一份长长的电报,指责美国人擅自决定改变进攻方向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并对由苏联人独自攻占柏林表示无法以理解……
2、美国陆军参谋长五星上将马歇尔面对这份措词激烈的电文,焦急万分,他也感到艾森豪威尔做事有些冲动,于是以私人的名义给艾森豪威尔发去电报,对英国人的指责要求其作出解释。
3、在兰斯郊外的一个别墅里,艾森豪威尔凝视着一张大比例的作战地图出神。自从诺曼底登陆以来,盟军制定了直捣柏林的作战计划,目前他的部队距离柏林有480公里的路程,并且还要越过雄伟的哈尔茨山脉和波涛滚滚的易北河。然而,此时的苏联红军在朱可夫的带领下,先头部队已经在离德国总理府仅60公里的奥德河上建立起桥头堡。因此,想抢在苏联红军的前头进入柏林,恐怕已经没有半点可能。而且,柏林本身实际上已经成了一座无足轻重的城市,德国的重兵团都已经转移到了南部,如果把主攻方向仍然指向柏林不仅没有丝毫的意义,而且会使美军部队受牵制而动弹不得,因此,现在有改变原来作战计划的必要了。
4、艾森豪威尔把参谋长史密斯找来,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给这位得力的助下。史密斯初闻也甚感突然,但仔细想想又认为艾森豪威尔的设想有一定的道理,美军放弃柏林将有利于美军在德国的南部大展宏图。两人一拍即合,于是便讨论制定了放弃柏林,转而攻击德国南部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