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孩子总是抱着手机玩游戏,家长说什么都不听,该怎么办
- 无数家长为孩子沉迷手机头疼,她却说:感谢手机,救我儿子一命
- 孩子总是想方设法玩手机游戏,这时候的家长该如何应对
一、孩子总是抱着手机玩游戏,家长说什么都不听,该怎么办
1、现在的电子产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是非常普遍了,几乎每个家庭里面都有手机、电脑、电视,而且在这些产品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手机了,几乎大多数的人都抵抗不了手机的魅力,孩子也·一样。很多孩子平时一回到家就找父母要手机去玩游戏,不写作业,家长说什么都不听。
2、家长如果不想让孩子沉迷于游戏的话,自己就要以身作则,因为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跟家长学习的,如果家长平时不怎么玩手机,孩子估计也不会太过沉迷。家长平时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不要总是抱着手机不理孩子,或者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要总是去玩手机,而是要多去陪陪孩子,不要在孩子的面前抱着手机玩,不然的话孩子就会跟家长学习。如果家长沉迷于网络的话,孩子怎么可能不沉迷于网络呢?
3、孩子偶尔玩一下游戏,确实可以放松身心,但是如果不加节制的玩只会害了孩子自己,所以家长平时要规定孩子玩游戏的时间,不要让孩子太过于沉迷。孩子适当的玩一下游戏,确实能够锻炼大脑,但是沉迷于游戏就会让孩子与现实脱节。这样可以和孩子提前商定好,每天玩游戏的时间,到了规定的时间,家长就要把手机收过来,或者要让孩子自己还回来,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孩子就要受到惩罚,如果孩子能够遵守规则的话,家长也可以给孩子一些对应的奖励。
4、孩子之所以在家里面总是抱着手机玩他,可能是觉得太过无聊,觉得父母不陪自己玩,自己只能够玩手机了。所以这两个星期在家里面的时候,可以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或者组织一些家庭活动,带孩子出去玩一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家庭氛围,也能够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二、无数家长为孩子沉迷手机头疼,她却说:感谢手机,救我儿子一命
1、01 亲子关系最大的“杀手”?
2、当今社会,亲子关系最大的“杀手”,恐怕莫过于手机游戏了。
3、要不要给孩子配置智能手机,成了很多父母无法逃避的话题。
4、孩子们的手机,究竟该如何管理,也成了无数父母无法忽视的挑战。
5、很多青春期孩子父母,知道我刚刚陪伴儿子从难熬的青春期走过来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地对我进行“3连问”:
6、“你接纳你家孩子玩手机游戏吗?”
7、我想,当她们听到我的答案时,肯定会一脸愕然。
8、没错,现在,关于孩子的手机,我的回答是——
9、或许,这样的回答,让他们觉得,我这个妈妈特不靠谱吧?
10、这大半年来,我确实不怎么管老大的手机了,对他玩游戏,我也从最初的各种围堵,转变为现在的接纳。
11、要知道,两年前的我,一看见老大拿起手机玩游戏,就恨铁不成钢。
12、孩子这样沉迷游戏以后怎么办呢?
13、孩子老是玩游戏不好好学习,能考上什么好大学呢?
14、考不上好大学,他能有什么好前途呢?
15、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会忍不住,跑过去敲老大的房门,苦口婆心地劝说他:
16、“不要玩游戏,要把时间用在学习上。”
17、“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才有好人生……”
18、这个时候,正在进行游戏的老大,总是对我很厌烦,有时甚至对我出言不逊。
19、最后,总是以我的伤心失望、涕泪滂沱告终……
20、02 感谢手机,救了我的孩子
21、无数个不眠之夜,我都在心底一次又一次问自己:“老大为什么会如此沉迷游戏?我们做父母的该怎么办?”
22、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应该感谢手机游戏挽救了孩子!
23、尽管当时老大状态百出,无心向学,但是我非常庆幸,他至少还算身心健康。
24、有一次,我们又因为游戏发生激烈冲突,我情绪失控对老大一顿批评指责,暴怒的老大把我推出房门,用力把门关上。
25、结果,门锁被震坏了,房门再也没法打开,急着上学的老大,三两脚踹开了房门。
26、自此,他的房门就再也没有锁了。
27、事后我们进行沟通,老大对我说,手机比亲人还亲,至少他可以通过手机玩游戏和听歌,排遣他当时的紧张压抑。
28、老大在回忆初中生活的时候,跟我说过一句话:“妈妈我想不到某某(他初中学霸同学)初二就抑郁了,我当时还以为我也会抑郁呢!”
29、“初中的孩子啊,怎么会和抑郁联系在一起呢?
30、那个孩子是出了名的学霸,乖巧听话,除了会学习还做得一手好菜,真正别人家的孩子啊!
31、老大还跟我抱怨说,我们没有关注他的精神世界,从来只关心他的学习,不关心他的感受。
32、反思起来,他的精神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
33、我们每天紧盯着孩子的成绩,和孩子缺乏心灵交流,对孩子除了说教就是紧盯他做不到的地方,常常批评指责否定孩子,给孩子制造了多少紧张啊?
34、老大在学校,因为成绩不拔尖,得不到老师同学的认可;在家里,也因为成绩不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
35、再加上青春期生理上的混乱,可以想象当时的老大是多么压抑无助啊!
36、他曾经对我抱怨说:“周末想约同学去打个篮球都没法实现,同学们都补课去了!”
37、想想看,当时的老大就好像置身一个孤岛一般,如果没有手机游戏这个出口他会是什么样子呢?
38、庆幸吧!孩子用沉迷游戏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得到精神上的寄托,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提醒:爸爸妈妈,是提升你们的家庭教育能力了!
39、过去几年,我们为了管好老大的手机费尽心机,结果却是亲子关系恶劣,老大陷入负向叛逆之中,天天和我们对着干,全部精力用来搞内耗。
40、有一次,我敲门进入老大的房间询问他的作业完成得怎么样。
41、老大忿忿地对我说:“本来我已经准备学习了的,你们一说我又不想学了!”
42、那个时候,老大真的是为了反抗我们而反抗啊。
43、这种状态下,他怎么可能专心学习呢?
44、学习之后,我才明白,老大极度沉迷游戏的根源是——我们的亲情联结太薄弱了,我们之间爱的流动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45、我们一门心思盯着老大的学习,盯着他做不到的地方,家里气氛紧张压抑,家人之间缺乏爱的流动,这才是老大逃避现实,沉迷手机游戏的主要原因。
46、另外,老大是咄咄逼人的大老虎,他最需要的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他需要自由,忌讳框框条条。
47、然而,猫头鹰性格的我,常常对他进行“拔毛”、挑剔和指责,他能听得进去才怪呢!
48、明白这些之后,我开始顺应老大的性格天赋,让他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理手机。
49、当我们把他的事情还给他,把自由决定和选择的权利还给他之后,一切开始不同。
50、他可以越来越多的时候按时起床上学了,再也不用我们三催四请了。
51、玩起手机来,他也有了分寸,一般都是完成作业再玩,或者玩一会就做作业了。
52、老师也多了很多正向的反馈:上课认真了,积极完成作业了。
53、当然,肯定有完不成或者漏掉的情况发生。
54、这个时候,我会正面直接地表达我的感受和看法,但不再过多指责和说教。
55、他会心平气和对我说:“你和爸爸不用担心,我自己会处理好的。”
56、以前我们管他时,每每指出他的缺点,他总会简单粗暴地说:“不用你管!”
57、与此同时,我和老公持续不断做正面建设工作:天天看到老大的进步,天天肯定他的进步。
58、并且,我们一起努力营造更加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给孩子:
59、我们在孩子们面前下棋,有说有笑;
60、在老大面前,我们更是争分夺秒学习再学习,加强身教的力量;
61、每天的肯定日记,老大从最初的不屑一顾,到后来很期待盼望......
62、渐渐地,我们发现他有了自己的追求,也努力上进了许多,没有以前那样严重沉迷游戏了。
63、在家里,他也开始有说有笑了,言语多了,笑容灿烂了。
64、有一次,他居然滔滔不绝和我们聊了90分钟!
65、他也会帮助家里做些事情了,和弟弟一起也玩得很开心。
66、前段时间,他居然同意和我们一起外出散步了,要知道以前跟他多说句话都难啊。
67、这样让人惊喜的场景,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我们家里,我和老公无比欣慰。
68、回顾一路走来,我深深感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无心向学,不是手机的错,也不是游戏的错,而是——亲情连接出现了问题。
69、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从亲情方面进行改善和弥补,而是天天盯着孩子的手机游戏焦虑,其实就是在舍本求末。
70、陪伴孩子从最难熬的青春期走过之后,我想说:感谢手机游戏,在儿子内忧外困最艰难的时候,让他不至于崩溃掉,支撑他迈过去。
71、也感谢及时觉醒和改变的我自己,陪伴和支持儿子走出绝望、重拾信心,恢复生命与生俱来的活力。
72、幸福双翼专注专业系统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致力于陪伴和支持千万中国家庭迈向幸福。
73、曾压抑或忽略过孩子的哪些创伤?
三、孩子总是想方设法玩手机游戏,这时候的家长该如何应对
1、孩子如果总是想方设法的玩手机的话,那么妈妈也是可以选择让孩子知道玩手机是一个非常不对的行为。我们平时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个玩手机的时间,超过了这个设定的时间,就不能够再让孩子去玩手机了,要让孩子去懂得一些规矩。
2、大家首先可以跟孩子谈一谈,告诉孩子,如果你经常性的去玩手机游戏的话,就会导致你失去很多的朋友,而且也是会导致你学习成绩变得十分的差劲,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每天会让他玩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游戏,但除了这个时间不能够在玩手机,也不能够再去玩手机游戏了。否则的话,爸爸妈妈以后就不会再让他去玩儿手机游戏的,家长一定要说到做到,这样的话,才能够让孩子引起重视,不让孩子再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
3、可能是因为孩子平时不太喜欢跟其他的小朋友进行玩耍,也可能是因为家长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着孩子,我们可以选择去注意一下这个行为。平时家长可以多花时间陪伴着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去给孩子多一些的关爱,带着孩子多出去玩一玩,这样的话也是能够有效的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而平时我们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去玩电子游戏。
4、但是孩子在该学习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让孩子认真的去进行学习,这样的话也是可以有效的,避免孩子再一次的出现一些问题。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平时我们可以适当的去容忍孩子,但是不能够过度的去纵容孩子,否则的话,以后养成更多的坏习惯,我们就没有办法去帮助孩子进行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