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孩子玩游戏上瘾有哪些好对策 孩子玩游戏上瘾怎么教育
- 孩子喜欢玩手机,家长该怎么管
- 学生沉迷手机的危害
一、孩子玩游戏上瘾有哪些好对策 孩子玩游戏上瘾怎么教育
现在孩子沉迷于网上游戏的消息越来越多了,不少孩子都渐渐的沉迷于网上游戏,要是孩子玩游戏上瘾的话家长应该怎么去教育孩子呢?
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开阔视野。对于有的孩子来说,玩游戏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比如爸妈特别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这时候孩子就会利用游戏来消磨时间,长此以往,就对游戏产生了依赖感。
如果父母能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看书学习,并且在孩子面前做一个严格自律的人,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肯定会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学习上。
增强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如果家附近有幼儿园或者有孩子聚集玩耍的地方,父母不妨多带自己孩子一起加入。
这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和其他同龄小伙伴玩耍的乐趣。孩子之所以沉迷手机玩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没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动给孩子提供”电子保姆“所致。
3.给孩子设定玩手机的原则和规矩
不阻止孩子使用手机,并不代表说可以毫无顾忌的把手机仍给孩子随便玩,一些必要的原则和规矩也必不可少。家长要和孩子商量,订立一些玩手机的规矩,并且尽量让孩子遵守。比如说每次玩手机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到时间必须得休息一会,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加起来不能超过一个小时。
孩子玩游戏上瘾,家长就该告诉孩子上网的危害性,父母一量发现孩子上网成瘾时,首先要从思想上给孩子以有理有力的引导。游戏不仅对小孩子有极强的吸引力,就算对大人了有不可小看的吸引,孩子的辨别能力差,对主次的分辨能力都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以,父母要从思想上给孩子讲明白玩游戏的危害。引导孩子合理的控制好自已,分清主持,小孩子做事,只要给他讲明白了,孩子的控制能力并不比大人差,像小孩子上学,每天早起,无论刮风下雪,还是结冻风寒,但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到早起早到,网瘾也是一样的,只要孩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它的不好,孩子都会合理的控制好的。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在网上搜一些关于玩游戏上瘾的纪录片,父母陪着孩子一起观看,看完以后交流一下观后感,家长要放下架子,和孩子平起平坐,要和孩子舒心畅谈,交流的时候,不要以家长的身份,或者要求孩子以孩子的身份发表观后感,要孩子多谈对网瘾的看法,家长只是静静的听,做一两句合理的引导,这样孩子才能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网瘾的危害,而不是家长的强加。也可以举些实际的例子,如邻家孩子先前学习是很好的,只因天天上网把成绩拉下了。每一个孩子都想成为学霸的,学习不好的孩子做梦都想成为学霸,只是家长的引导没有抓住孩子的个性去引导,而是随大多数,都用一种方法,导致孩子学习一不理想的结果,所以,当孩子明白它的危害时,孩子是有恒心控制好的。
不要杜绝孩子玩游戏,不要以父母的老眼光去教导现在的孩子,任何一个时代的“玩法”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游戏也是,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一棒子把游戏打死,把鼠标藏起来,把键盘摔了,这都不是方法,有多少家长这样做了,其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更多的是适得其反,允许孩子打游戏,这是时代的产物,不是某个父母能控制得了的,但是,游戏要有个度,这点要让孩子明白。
可以让孩子限定时间玩游戏,平日里让孩子玩游戏的时间不宜过长,并且给孩子讲明白,玩游戏只是娱乐,缓解学习上的压力,可以玩,但因为打游戏浪费了时间,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提高学习上的效率,专心致至的学习,玩游戏时专心致至的玩,这样都要事先和孩子约定好,如此一来父母在孩子心中也能更好的树立威信,不武断的父母在孩子心中往往会有一个好威信,这个威信能在孩子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引导孩子进步。
如果发现孩子上网已经成瘾,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控制好自已的情绪,不能大发雷庭,砸电脑摔鼠标,这样适得其反,任何一个家长也不可能24小时跟着孩子,并且还有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古训,摔电脑并不能把孩子的心思转移到学习上来。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稳下心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长谈几次,一天一天减少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有时候这就像一个爱喝酒的人,另一个人突然把他所有的酒全砸了,喝酒的人会不顾一切的。因为他没有了希望,孩子也是,只是孩子在家长面前没有反抗的能力,但父母不妨再想一想,难道孩子不会想其它的办法吗,回答是肯定的。让孩子慢慢的减少上网的时间,以达到戒除网瘾的恶习。
引导孩子多发展个人爱好,并不是学习好就是一切,如画画,乐器,舞蹈等等对孩子的一生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引导孩子多一些爱好,特别是孩子感兴趣的爱好,游戏只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不仅仅游戏,还有诗和远方,更有书法和锻炼,把这些给孩子说明白,说到孩子心里去,也不要太唠叨,孩子是会去想的,也是会去改变的,做每一步都要相信孩子自已能行,孩子才能真正的能行。
父母有时间的话,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玩游戏,了解这个游戏为什么能吸引孩子,要想孩子更好的戒游戏,父母就得陪孩子一起玩,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可是更多的父母,不愿陪孩子玩游戏,更不愿谈游戏,因为孩子对游戏恨到了八百里之外,这是一个误区,只有父母了解孩子的爱好,才能有效的、合理的把孩子引向健全的人生爱好上来。
因为游戏能让孩子扮演大英雄,打败妖魔鬼怪,
闯关成功还会得到喝彩和奖励.让孩子以最方便快捷的方式.获得快乐感和成就感.
很多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也都喜欢游戏,不玩游戏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几乎都是异类.
原本游戏,只是孩子众多.娱乐方式当中的一个而已,而现在却成了孩子几乎唯一的娱乐方式.最重要的原因,是学习和做作业上补习班.已经占用了他们几乎所有的时间.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从事其他更多的娱乐活动.除了玩游戏别无选择.如果仅有的这点快乐也被剥夺的话.有的孩子就会根你拼命.其中的真相就是玩游戏.不是问题的根本.最根本的问题,是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和其他生活的乐趣.对于那些沉迷于游戏.而对其他于不顾的孩子来说,不是游戏的魅力太大.而是他们已经破罐破摔无所顾忌.
真正的罪魁祸首不是游戏,而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这是完全不可取的!在当今社会,手游是孩子不可避免接触到的,即使家长不给他玩,在同学之间他也会接触到。孩子的猎奇心理是很强的,如果一味的不给他玩,孩子不但无法戒掉游戏,而且越想玩,越忘不掉,一接触马上无法停下来,相信这是家长不愿意看到的。其次,孩子不可能只是学习,他也是人,天性也是爱玩的,目前手机游戏是一个很受大众欢迎的休闲娱乐项目,如果不让孩子玩游戏,轻则会失去那种童真,变得呆板,重则会触发他的逆反心理,导致他心理扭曲!因此,如果家长完全禁止孩子接触游戏,只会适得其反,是没有一点儿好处的。
当然,也不是说要放开了给孩子玩。现在的游戏,尤其是那种网络游戏,一旦碰上了就很难戒掉,它很花时间,否则就玩不好,那种游戏还是别让孩子碰比较好,一定要玩也要控制。可以建议孩子玩玩那种单机的小游戏或者益智游戏,适当的玩,比如做好作业或者去走亲戚的时候玩玩,是没有坏处的,反而可以让他快乐,不过也要适当。但是重申一下,完全禁止孩子玩,是万万不可行的,这样只会收到负面效果!所以完全禁止孩子的家长,还是让你们的孩子适当玩玩,快了他的童年吧!
二、孩子喜欢玩手机,家长该怎么管
1、如今,手机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青少年手机上瘾也越来越成为很多家长的一块心病。近日,美国“生活黑客网”刊文,对三个年龄段孩子手机成瘾问题给出建议。
2、很多孩子不到6岁就开始玩手机。研究发现,6岁前玩手机有害无益,手机对儿童视力的伤害至少是电视的2倍。
3、家长应给孩子多安排一些不涉及屏幕的活动,多参加户外运动。这个阶段孩子模仿能力极强,家长应树立榜样,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4、有些家长在这个年龄段给孩子买手机。这意味着,家长的角色从“日常管控者”变为“定期顾问”。瑟曼正考虑给儿子买个手机,但很担心,说:“手机犹如‘潘多拉盒子’,但是不给孩子买又不切实际。”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期也是孩子学习社交的开始阶段。如果一定要给孩子配手机,家长要注意监控和管理孩子在家庭之外使用手机的情况。在家里,家长应与孩子商量使用手机的规则,越具体越好。比如,吃饭不玩手机,作业没做完不玩手机,到任何地方都必须给父母发条短信报平安。
5、美国教育专家苏珊・波普克表示,如果家长担心孩子通过手机访问“不恰当”网络内容,不妨采取主动措施过滤上网内容。而且,要注意观察和管理孩子的社交媒体账号。这个阶段,手机已经不再是良好行为的“奖赏”,而是帮助孩子塑造成熟人格的一种工具。
6、孩子步入初高中阶段,也正是他们加深和扩大社交圈(线上和线下)的关键时期。因此,手机使用方面的挑战最大。到12岁时,大多数孩子都拥有了自己的手机,还没有手机的孩子自然会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压力。曼妮的女儿今年14岁,刚上高中,12岁时就拥有了自己的手机。曼妮认为,中学阶段是孩子融入社会圈子的关键时期,孩子也越来越渴望能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有点零花钱。家长一定程度上学会放手的同时,要继续保证一些硬性规定。曼妮规定,女儿所有社交媒体活动必须对父母开放,手机电量低于20%时必须停止使用。
7、由于青少年喜欢探索规则的边界,这对家长的一些“过滤措施”构成了巨大挑战。另外,玩手机浪费太多时间,而孩子的自制力又十分薄弱。因此,必要时应采取强制措施,但必须注意方式方法,直接拿走手机可能不合适。孩子越大,越应多沟通和理解。粗暴干预,适得其反。
三、学生沉迷手机的危害
1、 影响视力手机屏幕小,色彩度极高,长时间不错眼珠地盯着看,生怕错过哪怕一秒钟的精彩,很容易造成孩子近视的发生。手机放不下,孩子眼镜的近视度数就蹭蹭蹭升高,眼镜片的厚度也就蹭蹭蹭加厚。严重的,甚至需要动手术才能解决。
2、 影响睡眠很多孩子白天玩手机,晚上也还是夜猫子,躲在被窝里,玩到深更半夜。手机过亮的屏幕,以及本身存在着的辐射,都会影响孩子黑色素的分泌,从而造成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3.、影响颈椎及骨骼发育孩子正在长身体,骨骼还没有发育好。长期低头使用手机,会使颈椎受损,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坐姿不良、弯腰驼背、手指发育畸形的现象。手机正在毁掉很多孩子的颈椎,甚至一些孩子玩手机玩到了瘫痪。媒体上曾经报道福州一个12岁的男孩,每天一玩手机就是几个小时,医院检查发现,他的颈椎已退化的像50岁的人了。网上还报道有,未成年人手机玩游戏,导致猝死的多个案例。美国纽约的一个医学研究表明,头部弯曲15度,颈椎会增12千克的压力;头部弯曲30度,颈椎会增加18千克的压力;头部弯曲45度,颈椎会增加22千克的压力。低头玩手机,相当于颈椎负重16斤左右。
去年有媒体报道,浙江台州一名13岁的孩子,平时玩手机经常玩到深更半夜,导致患上了自身免疫性脑炎,连自己的家人都无法认清了。长期玩手机,身体处于严重透支状态,自然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
有专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连续使用手机超过1小时,人的反应速度会下滑;超过3个小时,下滑速度更快。
另外,手机本身也存在着辐射,严重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英国华威大学的一则报告则警告说,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英国《微波理论与技术》期刊研究显示,儿童颅骨厚度显著低于成人,对辐射的吸收率明显高于成人。
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的一项测试表明,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
我们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成就人生。
很多孩子迷上玩手机,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对真实的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仅仅是学校里面的正常活动,本能的抵触不愿意参与,就是在家庭里面,也懒得沟通。长此以往,自然造成孩子的沟通能力障碍,说不了三句话就开呛。原本开朗的孩子,变得性格内向;原本活泼的孩子,变得脾气暴躁。
孩子通过玩手机,获得了虚拟世界的满足感,就会一再地把自己藏在手机里面,躲到手机的世界里面去,变得非常内向,乃至于一颗心都给“封城”了,他人无法进入,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因为长期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这让这些孩子患上抑郁症的概率,也大幅度上升。
6.、 影响家庭关系对于一个沉迷手机的孩子来说,最亲近的人,不是爸爸,不是妈妈,而是一部手机。孩子亲情淡漠,这给家庭关系带来了严重挑战,也带来了家庭建设的一系列问题
一个孩子沉溺于手机,那么手机之外的世界,也就很难再进入了他的内心世界。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学习、读书、写作业了。
孩子的心跟了手机而去,上课走神也就很自然了,写作业分心也就很正常了。孩子被手机所控制,成了手机的奴隶,自然听命于手机里面的东西。手机之外的事情上,哪里还有什么注意力?哪里还有什么控制力?孩子无心学习,成绩也就一落千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