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老人带5岁的小孩,孩子喜欢玩手机,不给玩就哭闹,怎么办
- 5岁的孩子喜欢玩手机,不给就大哭大闹,应该怎么解决(干货分享)
- 孩子只喜欢玩手机,不给手机就哭闹,家长该怎么解决
一、老人带5岁的小孩,孩子喜欢玩手机,不给玩就哭闹,怎么办
现在使用手机的人群年龄是越来越小了,就连一岁多的孩子也知道要用手机看视频或者玩游戏了,更何况5岁的孩子。
我女儿也是5岁多,每天去幼儿园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手机玩游戏,如果不给玩就不开心,为了减少她玩手机的时间,基本上放学后我就和她在楼下小区玩上1个小时再回家,这样我做饭时再给她手机玩,每天规定最多玩一个小时。如果遇到周末,孩子在家的时间会比较多,要么玩手机要么看电视,那我也会抽时间把孩子带出门玩去,或者就陪她玩玩具,尽量把玩手机的时间减少。
我朋友上班,她5岁儿子就是给公婆带的,这个孩子玩手机很溜,比同龄小孩懂很多东西,原因就是天天在家里玩手机,连吃饭都要用手机开着动画片看,可以说一天到晚不离手机。她公婆年龄比较大,带孩子就比较辛苦,真的没精力陪孩子出门玩或者让孩子在家里蹦哒时老人在旁边防着。
1.直接没收手机:其实有时候不给孩子玩手机很简单,就是没收手机,孩子没了手机当然哭闹,但哭闹几次知道确实没手机,他们也就放弃了。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办法,家长却做不到,因为有时候真的很需要手机让孩子安静,这样家长才能做些事情,所以玩于不玩,就是这么循环着。
2.规定玩手机时间:5岁的孩子也比较懂事了,如果家长和他们沟通好,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玩手机,那么他们是肯接受的,毕竟有的玩好过没的玩。一般我们是建议小孩子每次玩手机不超过30分钟,但是很少能做到,30分钟就一集动画片的时间,所以我觉得可以延长到1个小时,注意下眼睛与手机的距离即可。
3.用玩具代替手机:孩子要玩手机,主要还是没人陪他们玩或者没有吸引他们好玩的玩具。如果家长觉得孩子今天玩手机的时间已经足够了,但是孩子还要玩,那么请家长或者老人放下手中的手机,多陪陪孩子,也可以陪孩子搭个积木、讲讲故事等。
总结:想要孩子戒掉手机或者少玩手机,家长就要坚持帮助孩子,不要今天有空陪孩子就不给玩,明天没空陪孩子就拿手机敷衍,如此这样对戒掉手机是没有帮助的。
二、5岁的孩子喜欢玩手机,不给就大哭大闹,应该怎么解决(干货分享)
1、首先,5岁的孩子玩手机不给就大哭大闹,一定不会是突然就形成的问题,而是孩子自一开始接触手机电子产品以来,家长的态度都是犹豫的,或者是放纵的,才会让开始大哭大闹不止。
2、其次,父母要明确清楚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危害,如果可以,尽量让孩子在3岁以前尽量少接触电子产品,这是各个育儿类教科书普遍的观点。过早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一个是生理的影响,比如视力。另一个是影响孩子的社交,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他可能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他的注意力被紧紧的吸引在一块屏幕上,很难观察到其他的人互动的方式,更无法和其他人交流。如果有益智类的动画片或者小游戏,也需要在家长监管下执行。
3、最后,从家长描述中,可以看出一个结论:父母不敢不想不善于去拒绝孩子的要求,生怕伤害了孩子的情感。可是我们作为父母很清楚的知道孩子的有些行为是不可以被允许的,那就需要去制止。而为了不让孩子哭闹,或者每次他只要随便闹两下,父母的态度就是“算了算了,随他吧”,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被养成一个放纵型的孩子。
4、5岁的孩子还小,他的大脑决定了他的自控力还没有发展好,他没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不给孩子制定出明显的边界,那么,孩子就会认为,只要我哭一哭闹一闹,我就可以得到满足。同理不只是手机的问题。可能孩子想要的玩具,孩子喜欢的衣服,孩子随便的一个要求,只要孩子坚持,父母就没辙了。那么,没有边界放纵型的养育方式,可能以后会在你的养育道路上给你带来许多的麻烦。比如上小学了,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喜欢在课堂讲话,课堂铃声响了却不愿意去教室上课等等。
5、在孩子刚学会爬会走时,告诉孩子,危险物品拿走了,不能给孩子碰到,这是为了他的安全考虑,我们会告诉孩子开水是烫的,碰到会痛,孩子懂得痛的概念。那么边界和规则的力量开始展现,孩子知道开水是危险品,不能碰。
6、孩子喜欢玩手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手机的画面感是新奇刺激的,对孩子来说,视觉上的刺激,是非常吸引注意力的。而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电子产品、多媒体对孩子的影响已经无法避免。父母只能尽量不去用手机吸引孩子注意力,用手机当成安抚工具,通常不会让孩子过早接触到手机,且不会形成依赖性。
7、那么在孩子懂得使用手机,开始尝试玩手机游戏时,一味地强硬制止也不可行,很有可能就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孩子总是会惦记,而一旦孩子得到机会拿到手机,那就轻易不可能放手。如果父母先是用手机安抚孩子,避免其哭闹的一种手段,后又强硬限制孩子,不准碰手机,那么问题更加雪上加霜。
8、首先,用简短的语言告知孩子,手机玩时间太长对他的危害。比如告诉孩子,父母会害怕,担心会伤害他的眼睛;担心孩子玩了手机会不喜欢其他的玩具,不喜欢做其他的事情。不用害怕孩子不理解你的意思,她会理解的。也不用害怕孩子不认同,因为孩子认同与否,这都是父母陈述的事实。
9、其次,和孩子商量好使用手机的时间,家长倒计报时。比如和孩子商量好一次性最多只能看十分钟。那么到了剩余3分钟时就提醒孩子,还有3分钟就要结束了,同理最后2分钟流程一样,最后一分钟流程一样。中间的打断是有意义的,你每次打断孩子,都会打断孩子集中在手机上的注意力,多次打断,会给孩子一种“好没意思”的感觉,不能全心全意投入玩手机,他放下手机的情绪自然也不会那么激烈。如果孩子时间到了,反应非常激烈,先用语言安抚,抱抱孩子,拍拍他,不用说太多话,只需要让孩子感受妈妈是爱她的就可以了。通常情况下孩子的情绪会平缓下来。不要急着给孩子做思想教育,给他时间平缓他的情绪。
10、再次,坚持你的原则不要退。只要你做好了规定,那就需要认真执行,也是在告诉孩子,妈妈是有底线有原则的,底线内,可以商量来,底线外,没有商量的余地。每次说好十分钟,每次倒计时提醒,坚持几天,孩子就会知道“时间观念”这个词的含义。等到以后妈妈一说还有一分钟时,孩子可能就会自己还手机给你了。也许他还不懂什么叫十分钟,但那不是重点,重点是妈妈的态度。
11、然后,调动家人支持你的决定。全家人共同做下一个决定,不要更改,会让孩子更加清楚认识到边界和规则的力量,孩子会更加愿意配合。
12、同时,大人也要远离手机,多点陪孩子的时间。如果父母把孩子玩手机的时间换成陪孩子画画,剪纸,搭积木,玩拼图,读绘本等等,相信孩子会很乐意的。孩子习惯性不玩手机之后,他也不会再那么执着于手机了。
13、最后,承诺孩子的事情要做到。妈妈不要只用规则去限制孩子,而对自己却毫无边界。如果答应了孩子,等他洗完澡以后,可以给他玩10分钟手机,然后你发现他洗澡时捣乱不乖,你一生气就吓唬孩子不给他玩了。这就相当于妈妈自己首先破坏了规则,孩子会认为你不是在给他立规则,而是在欺负他,欺骗他。父母长久不履行对孩子的承诺,不把孩子的话当回事,时间一久,突显的问题只会更加难以解决。
三、孩子只喜欢玩手机,不给手机就哭闹,家长该怎么解决
1、孩子只喜欢玩手机,不给手机就又哭又闹,家长拿孩子也总是没有办法又舍不得打骂。这种情况之下,家长该怎么解决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呢?
2、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的很多行为、性格以及习惯都是和家长学习来的。所以作为家长,想要限制和管理孩子,要做到以身作则,自己先不沉迷手机再去限制孩子离开手机。
3、当家长能够放下手机时,孩子就会服从家长的管教。虽然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手机,在家中禁止玩手机的时候就会又哭又闹,不听从管理。孩子不听从管理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长一直沉默于手机之中,而家长只限制了孩子玩手机却从来不限制自己。有些孩子在家长禁止自己玩手机时直接向家长问“为什么你还在玩手机”,家长一定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家长若是做不到以身作则,孩子是很难服从管理的,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先放下手机再去说教孩子不要沉迷于手机之中。
4、孩子玩一天手机对孩子有着很多的危害,所以家长一定要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若是孩子又哭又闹,不愿意放下手机,那么家长就不要理会孩子的行为。
5、当孩子被限制玩手机时,会又哭又闹,很多家长一定会心疼孩子,不想看到孩子哭闹。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哭闹时就会把手机给孩子玩。在这种情况之下,家长要做到足够狠心,不要管孩子的哭闹当孩子的哭闹不被理睬时,孩子就不会再以哭闹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孩子发现自己的哭闹不能够起到任何作用、甚至是不被家长所理睬时,那么孩子自己就会停止哭闹,不再以此来威胁家长。家长能够做到不理睬孩子的哭闹行为,孩子的哭闹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家长的管束会更起作用。
6、孩子经常沉迷于手机世界里,主要原因就是孩子的世界除了手机没有了其他的乐趣,所以父母一定要经常带孩子外出,丰富孩子的世界。
7、孩子的世界主要以玩乐为主,若是孩子的玩乐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贪图手机中的乐趣。家长若是能够多带孩子外出,让孩子体验到更多的乐趣,孩子就能够脱离手机,去寻找新的快乐。现如今的网络十分发达,大人也喜欢沉浸在网络世界之中,孩子也减少了外出的机会。家长若是经常带孩子外出,体验外出时的乐趣,多散散步、踢踢球……这些游戏都能够增加很多的乐趣,孩子也一定会更喜欢。所以家长要多带孩子体验外出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