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打游戏买什么手机好
- 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强大,手机游戏会取代电脑游戏吗
- 青少年玩游戏的好处,和坏处,
一、打游戏买什么手机好
1、vivo手机很不错的,我们手机的质量绝对可靠。我们对零件供应商供应的零件以及手机组装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对生产工艺更是有严格要求,有严格的质量保证。
2、目前适合玩游戏的手机主打有:iQOO系列、X系列、S系列、T系列等,强大的硬件配置搭配出色的液冷散热系统,不管是在运行速度、处理能力还是散热功效上都得以很好体现。
3、可以进入vivo官网网页链接了解更多~
4、若需要了解更多,可进入vivo官网--我的--在线客服--输入人工,咨询在线客服反馈。
二、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强大,手机游戏会取代电脑游戏吗
现在的智能手机确实越来越强,但是手机游戏想取代电脑游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别说取代电脑游戏,就连游戏机和掌机游戏也是无法取代的,我有几个方面的答案可以回答你这个疑问,下面请看。
手机上面的游戏怎么说呢,我觉得仅仅是能玩而已,能称得上好玩的游戏真的不多,能称得上大作的更是屈指可数,而且哪怕你是手游中的大作,和专业的游戏机平台和电脑游戏平台一对比那也是上不得台面的存在,别看王者荣耀和手机吃鸡有这么多的玩家在玩,他们的成功完全是因为手机的便携性和终端数量,而不是因为游戏本身的质量有多优秀,你和电脑上的英雄联盟和吃鸡一对比就知道了,这就好像拿那种装水套圈的掌机和PSP去作对比一样,完全是两个概念的东西,没有大作的支持,手机仅仅只能算可以玩游戏而已。
就是触屏了,手感真的难受,短时间玩一会还行,长时间玩了不光眼睛受不了,手指也会非常难受,而且操作精准度也非常有限,很多用电脑键盘鼠标或者手柄轻易可以玩出来的操作,换到手机触屏上面就不行了,有些玩家就特别不喜欢用手机玩游戏,太不趁手,太不方便了,如果家里有游戏机,有电脑,有掌机,那谁还会去玩手机游戏呢?也就王者和吃鸡还能玩一下了。
注意是大作,手机从来都不缺乏游戏开发商,反而手机平台的游戏开发商是最多的,但大多数都是一些小型游戏,大型游戏真的不多,而且也仅仅是在手机上算得上大型了,现在的电脑游戏动辄几十个G,怎么往手机上移植?有的游戏操作也非常复杂,移植过去了你怎么操作?都去配个手柄?配个手柄你玩的也是手机游戏啊,专业的游戏你只能从视频上看看了,那种游戏体验手机游戏玩家你是想象不到的,想取代电脑游戏,这几十年之内我估计都实现不了,甚至更久,因为目前还没有移动平台超过台式平台的例子。
题目用词是“越来越强大”,那么我想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我认为终有一天手机游戏能代替电脑游戏的,另外事实上现在手机已经能代替电脑玩游戏了,注意我说的是“手机代替电脑玩”。
现在大家肯定已经发现,很多主机、电脑的游戏已经移植到手机上。也许部分认为手机游戏不能取代电脑游戏的人主要原因是手机性能限制无法玩一些3A大作,但由于流媒体技术(不知道的同学可以理解成一种镜像同步),加上日后5G网络的速度,使得1000元不到的手机都能玩《只狼》,再加上各种手机外设手柄之类的,游戏体验也能很好提高。
总结我的观点,既然电脑游戏能在手机玩,那所谓的手机游戏和电脑游戏的区别就没有了,但如果有人偏要说手机游戏就是简单的像连连看、爱消除、切水果的,我只能说这部分人还停留在旧游戏圈。随着手机越来越强大,针对手机开发的游戏肯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所以终有一天家用电脑会变成摆设
现在的手机性能越来越强、配置越来越高,未来会取代电脑吗?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
的确也是这样,我们回顾一下,电脑内存从1G升到2G花了多长时间,从2G升到4G内存又花了多长时间?而手机,内存512M升到4G到8G,也仅仅二三年的时间里。
从这一点看,现在的手机更新换代的频率比电脑快得多。而且日常的工作、生活需要的东西以前得靠电脑来实现,现在靠手机实现却更方便,至少不需要背个笨重的电脑到处跑了。
所以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担心,未来手机会取代电脑!
其实我要说的是,不可能。手机至少在我们有生之年很难取代电脑的地位,为什么?且听我分析:
手机是为了便利所有人的生活需要的,手机解决的是用户基本的通讯、网络、应用类的需求。
电脑就不一样了,有家用,有商用。大家接触到的电脑都是家用电脑,而商用电脑领域大家少有接触,所以可能不太了解。
商用电脑领域又很广,比如:银行系统、企业办公系统、各类服务器、基站通信设备,这些都是商用电脑领域的,所以这些方面,手机根本不可能取代电脑的地位。
可能有人说了,人类这么多,手机至少是人手一台,数量上肯定比电脑多,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手机是人手一台,但那些企业要用的服务器可能是一个企业服务器少则十几台,多则上千上万台。
2、有些事情,只能在电脑端处理:
对于日常常用类需求,手机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是很多问题是手机无法去解决的,比如:
综上,手机毕竟只能解决生活基本问题,而电脑覆盖面更广泛。手机的弊端是:屏幕大小有限、计算能力有限。
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手机是无法替代电脑地位的,它俩分工不同而以。
先说观点:手机游戏不会取代电脑游戏
不可否认手机游戏的前景是非常的强大,但手机游戏的短板也显而易见。受限于尺寸及操作环境,手游的操作普及偏向于休闲化及短平快的风格,当然,这一块游戏的用户群体是非常的广的。
但是,手机游戏还是不能取代电脑游戏。
电脑游戏的画面,可操控性(键盘这么多组合按键,可以发挥玩家的极限性),以及更加丰富的交叉性,这些都是手游无可比拟的。
不过在未来,手游和电脑游戏的定位也愈发清晰:手游越来越快餐化,电脑游戏越来越精细化,甚至发烧化。
作为从小玩游戏到大的我来说,玩手游多了,而且反而喜欢玩电脑游戏了,手游基本没一款玩得长久的,电脑游戏则不然,不管是魔兽世界,还是文明,一下子就玩了好多年了。
中国很早之前就已经是全球第一的游戏大国,2015年游戏市场规模就达到了212亿美元,到现在市场规模275亿美元。截止2016年6月,中国上市游戏企业有163家。其中A股上市游戏企业占81%,港股上市游戏企业占10.4%,美股上市游戏企业占8.6%,新三板挂牌游戏企业共95家。
移动互联网时代,游戏在移动端的表现仍然延续了页游时代的辉煌,去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游市场。从2014年开始进入高速发展区的手游市场,收入规模提升迅速,根据Talkingdate的统计,从2012年开始,移动游戏行业收入规模就呈几何式增长。截至2016年Q4,国内移动游戏活跃设备规模达到11.3亿,到今年,移动游戏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PC游戏,预计将创造1000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移动游戏成为中国游戏市场最主要的增长来源。
IHS Markit预计,2017年中国移动对于整个游戏行业的贡献将增长至55%,超过PC游戏的贡献值。整个国内游戏行业市场规模估计将增长至290亿美元,也就意味着作为主要增长点的移动游戏,今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将近160亿美元的规模。根据艾瑞的数据调查,移动游戏超过端游市场份额,增长至57.2%,成为最大的细分市场。从两方的游戏用户规模对比上就看得很清晰了,2016年移动游戏用户规模约5.21亿人,而PC端游戏用户规模约为4.84亿人。
5年前,中国市场PC游戏的增长就开始放缓,移动游戏的崛起极为可观,随之而来是盈收销售的差距开始拉开。伽马数据2017年1月-6月发布的报告,移动游戏的增长极为突出。在PC游戏领域,收入明显放缓,88%的收入来自微交易,其中仅腾讯一家,就占到了PC游戏全部收入总规模的59%。流量红利逐渐小时,PC游戏下载方面的支出也增长巨大,从2015年的5400万增长至2016年的2亿2200万,翻了4番。而移动游戏领域,2017年的Q1迎来了近几年来最高的增长量,第一季度收入达到275亿元,较上一季度上涨45亿、环比增长近20%,创下近年之最。就在这一盛一衰的过程中,移动游戏的市场销售份额超过了客户端游戏,成为了游戏史上的一个值得纪念的节点。
这一切的转变,最大的原因是硬件升级,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化促成了移动游戏的大幅增长,在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国内市场,用户接入互联网的主要端口从PC向移动设备转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同时期的移动手机设备有多少呢?去年上半年移动电话用户总规模达到13亿,人口普及率达94.6%,其中4G用户就达到了5亿。
特别是随着大屏幕手机的推出以及手机CPU技术的突破,在手机上能够进行的操作越来越多。智能手机几乎可以基本上取代PC的娱乐功能。由于移动市场的冲击,PC游戏用户规模更是出现明显下滑,相比2015年,2016年的用户规模下降了12%。中国页游市场在2009-2010年迎来大幅增长的辉煌之后,从2015年开始盛极而衰,增长率暴跌至8.3%,2016年页游市场情况更加艰难,份额持续下降。
用户的流失,收入降低,伴随而来的是PC游戏厂商们的积极转型。老牌页游厂商妙聚网络也在近期传出消息,将在今年全面进军手游,成为下一个页游转手游的大厂。在PC游戏领域,妙聚网络曾推出了《热血三国》系类、《传奇荣耀》、《蛮荒记》、《锦衣夜行》等精品页游。根据报道,妙聚网络目前为进军手游已进行了战略布局,打造了一条由《热血三国》系类、其他页游IP、MOBA类、二次元、独立游戏等游戏类型构成的产品阵型。
妙聚并不是页游厂商中转型早的,近几年已有不少的老牌页游厂商陆续转战手游。像是三七互娱、游族网络,2013年就布局移动游戏,游族在手游端有了《萌江湖》和《一代宗师》这样的代表作,三七互娱去年推出了《永恒纪元》,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随着移动游戏市场的快速崛起,移动电竞逐渐成为新的风口。电竞史游戏市场这两年不能忽视的风潮,仅2017年Q1国内电竞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到182.9亿元,上涨54.7亿元、环比增长率达到42.6%,可谓增长迅猛。游戏竞技在被越来越多人认可的同时,移动端的电竞市场,“风也吹起来了”。
一方面,目前的手机设备的配置越来越向电脑配置靠齐,高性能的智能手机为更为复杂的电竞游戏提供了实现环境。加上目前随着移动游戏的爆发增长,端游和页游厂商纷纷介入移动游戏,更多的大体量竞技类游戏被迁移或者移植到移动端来了。
随着这些经验丰富的页游、端游厂商的加入,移动游戏开发的竞争加剧,在小游戏和棋牌游戏的红海中,更具趣味和挑战性的竞技游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挖掘重度竞技类手游等处于蓝海的细分领域成为了移动游戏厂商们的目标。这两年移动游戏重度化的趋势加强,RPG、MOBA等类型作品数量不断增多,截至2016年12月,重度游戏所占比重达到37.4%,对比2014年增长近30%。
加上王者荣耀这个爆品的横空出世,更加坚定了市场对于重度化竞技游戏的前景。2015年以来,梦幻西游、王者荣耀、穿越火线、枪战王者、剑侠情缘等重度类型移动游戏陆续上线运营,这些游戏陆续都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移动游戏收入前五十名中,移动电竞游戏 2017年Q1收入约为79.5亿元,与上季度相比收入增长超一倍。其中《王者荣耀》的收入尤为抢眼,在1月、2月单月流水20亿元左右。
在这样的情况下,PC电竞到移动电竞的探索就顺理成章了。2015年下半年中国移动电竞联盟成立,移动电竞开始成为手游行业的发展热点。经过两年竞技游戏在移动网民中的普及,接下来移动电竞的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当游戏竞技也从PC全面向移动端迁移真正发生时,PC游戏的主角地位被移动游戏全面取代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手游越来越火,有些甚至以前不怎么玩游戏的朋友,现在把更多时间甚至金钱花在了手游上,手游会取代端游吗?
“手游”即手机游戏,目前十分火热。“端游”一词是2012年相对于“页游”所产生的新名词,全称是“客户端网络游戏”,即依靠下载客户端,在电脑上运行的网络游戏。
手游呈爆发式增长但受多重因素制约
随着智能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游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衡量一个游戏市场,其潜在用户数量和付费能力,是最关键的要素,直接决定市场的大小。
手游的发展得益于智能手机及移动互联网,但也同时受到这两方面的多种因素制约。包括流量资费、手机电池续航、游戏付费方式、操作体验等。短期内,受上述因素影响,手游不会对端游造成明显冲击。
目前流行的手游大多以休闲游戏、卡牌游戏和策略游戏为主,这类游戏的特性是生命周期较短(平均为90天)。这也造成了手游用户黏度较低,玩家流失率大等问题。
端游占近七成市场收入仍是行业主力军
从市场规模来看,端游仍是行业老大。根据中国出版协会游戏工作委员会联合专业机构7月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38.9亿元,同比增长36.4%,其中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移动游戏的实际销售收入分别为232.9亿元、53.4亿元、2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39.8%、100.8%。
端游保持强劲,有其自身原因。时间上,端游已在网络游戏驰骋十余年,游戏玩家对于端游有着独特的痴迷和热爱。端游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从厂商到研发单位,从发售体系到公会体系……
此外,端游的制作更好,画面、操作、氛围、精细度、特效、场景目前都远远领先于手游。加之手游产品的失败率较高,ARPU值和毛利均远不如端游,所以端游仍然保持蓬勃的发展态势。
从前述的数据也可看出,手游市场的增速远远高于端游。有分析机构预测,2015年手游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0亿元。目前,国内大部分游戏公司都在进行手游布局,传统的客户端、网游大佬们纷纷进军手游市场。
盛大游戏第三季度手机游戏收入1.53亿元(2490万美元),环比增长50.3%,占盛大游戏收入13.6%,而端游业务环比同比均微跌。
畅游也逐渐将重心移向手游端。今年7月其耗资千万获得金庸多部著作手机游戏改编权,明年将有多款手机游戏面市。金山软件则早在去年年底就宣布不再开发新的端游,而全力向移动互联网转型。
端游依旧有着强大的市场表现和用户欢迎度,手游的发展潜力才刚刚开始显露。但短期内,手游还难以取代端游,尽管其发展速度已远远超越端游。
目前手游越来越火,有些甚至以前不怎么玩游戏的朋友,现在把更多时间甚至金钱花在了手游上,手游会取代端游吗?
“手游”即手机游戏,目前十分火热。“端游”一词是2012年相对于“页游”所产生的新名词,全称是“客户端网络游戏”,即依靠下载客户端,在电脑上运行的网络游戏。
手游呈爆发式增长但受多重因素制约
随着智能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游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衡量一个游戏市场,其潜在用户数量和付费能力,是最关键的要素,直接决定市场的大小。
手游的发展得益于智能手机及移动互联网,但也同时受到这两方面的多种因素制约。包括流量资费、手机电池续航、游戏付费方式、操作体验等。短期内,受上述因素影响,手游不会对端游造成明显冲击。
目前流行的手游大多以休闲游戏、卡牌游戏和策略游戏为主,这类游戏的特性是生命周期较短(平均为90天)。这也造成了手游用户黏度较低,玩家流失率大等问题。
端游占近七成市场收入仍是行业主力军
从市场规模来看,端游仍是行业老大。根据中国出版协会游戏工作委员会联合专业机构7月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38.9亿元,同比增长36.4%,其中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移动游戏的实际销售收入分别为232.9亿元、53.4亿元、2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39.8%、100.8%。
端游保持强劲,有其自身原因。时间上,端游已在网络游戏驰骋十余年,游戏玩家对于端游有着独特的痴迷和热爱。端游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从厂商到研发单位,从发售体系到公会体系……
此外,端游的制作更好,画面、操作、氛围、精细度、特效、场景目前都远远领先于手游。加之手游产品的失败率较高,ARPU值和毛利均远不如端游,所以端游仍然保持蓬勃的发展态势。
从前述的数据也可看出,手游市场的增速远远高于端游。有分析机构预测,2015年手游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0亿元。目前,国内大部分游戏公司都在进行手游布局,传统的客户端、网游大佬们纷纷进军手游市场。
盛大游戏第三季度手机游戏收入1.53亿元(2490万美元),环比增长50.3%,占盛大游戏收入13.6%,而端游业务环比同比均微跌。
畅游也逐渐将重心移向手游端。今年7月其耗资千万获得金庸多部著作手机游戏改编权,明年将有多款手机游戏面市。金山软件则早在去年年底就宣布不再开发新的端游,而全力向移动互联网转型。
端游依旧有着强大的市场表现和用户欢迎度,手游的发展潜力才刚刚开始显露。但短期内,手游还难以取代端游,尽管其发展速度已远远超越端游。
先说结果:不会不会不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手机目前的发展方向,就是代替平板。那你看到现在的平板有取代电脑游戏的可能嘛?所以手机游戏不可能会取代电脑游戏。
脑洞时间:私认为,电脑游戏有可能在未来,会被VR、虚拟等游戏兼容并取代。
不会,手机屏幕尺寸是瓶颈,触屏操作也不如手柄有质感,只适合轻度玩家
随着手机的更新换代手机上能玩的游戏也是越来越花里胡哨,但是手机游戏想真正取代电脑是不可能的,因为手游和端游的画质以及体验和操作完全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十多年以前的按键手机最常见的就是推箱子,俄罗斯方块,贪吃蛇,再到后来的各类飞机闯关游戏,在然后就是雏形的智能手机,手机领域更新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但是很多东西手机还是没有电脑方便的,所以手机想要取代电脑完全是痴人说梦
三、青少年玩游戏的好处,和坏处,
一说起青少年初高中生玩游戏就会让很多家长和老师苦不言堪,我甚至听到一位同学说他在高中的时候,父母和老师发现她不见了便会直接到网吧去找他,并且一抓一个准。他还非常自豪的跟我们讲述了他跟老师在学校几个网吧之间周旋斗智斗勇的故事,并且他告诉我说之前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自从朋友带他玩了英雄联盟这个游戏便对这个游戏着迷了,游戏水平直线上升但学习成绩却一落千丈。
我当时听了之后并没有觉得他有多厉害而只是为他感到惋惜。
游戏确实是会害人不浅,但如果你把握好了这之间的一个度,那么作为青少年在压力巨大的初高中学习中,偶尔打打游戏来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的。不过这些都还未成年的青少年们的自控力是很有限的,这里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监管和限制,防止他们因为沉迷玩游戏而耽误了前途。
现在网络发展的太快了,很多下一代的00后的孩子们都已经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我的表弟今年七岁,9月份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他便整天沉迷于王者荣耀、穿越火线等等的这些手机游戏。因为我舅妈看管的比较严,所以他无时无刻的不在跟父母谈条件要求玩手机游戏。导致现在不让玩手机游戏就不好好吃饭,写作业和学习了。
所以我认为游戏的弊端是大于利端的,对于青少年在玩游戏的时必须要在家长的监管下,来严防他们对游戏过度着迷。
我觉得可以适当玩,只要不上瘾,没有没日没夜的玩,还是可以玩的,玩游戏的好处也有很多:
一个游戏能不能熟练掌握,靠的可不是不停的玩,而是玩的时候要掌握好方法,方法到位,绝对可以让一个人的级别迅速提升,那些级别一直升不上去的,要不就是方法不到位,要不就是只是玩玩,没有认真去玩,没有一个玩的头脑,让自己的游戏快速的升级。
孩子总是学习,对他们也没有好处的,所以适当的玩玩游戏,真的可以是劳逸结合哦,如果他不是意志力很强的话,那就需要有一个人去监督,这才能真正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劳逸结合,一味沉迷,真的会很累,而且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哦。
玩游戏的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们的聪明来源于他们的大脑,一个灵活的大脑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适当的玩玩没有什么大碍,让孩子学会控制才是最关键。
所以,我认为,青少年是可以玩游戏的,但是要控制玩游戏的时间以及游戏的类型,不是什么游戏都可以玩的哦,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为孩子选择适合的游戏了,而且还得教会孩子玩游戏不能沉迷,虽然玩游戏的好处还是很多的,但是如果长时间玩游戏,沉迷于游戏,那么对青少年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怎么去把握一个度,估计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容易做到吧,所以先好好想想怎么样更合理再去让孩子玩吧。
现在的游戏行业这么火,也有很多人在想青少年是否应该玩游戏。我的观点是青少年可以适当的在家长的监护下玩玩游戏。平时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都会上瘾,但我们已经到大学了,上瘾了对于我们来说也没有关系。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不行,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们在玩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有家长的陪伴,并且要克制玩的时间。这样青少年既体会到了游戏的乐趣也不会上瘾。
游戏既然出来了,就是供大家玩的,虽然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还没有成熟,但是玩玩还是可以的。
游戏作为目前的一种竞技项目,每年都会有特定的比赛,那么我们的选手都会是怎么来的呢?不可能总靠着那一批人打出好成绩。并且游戏上的职业选手更换的频率比较快,几乎打几年也就不能在继续打了,这时候就需要青少年了。有很多天才选手,都是在青少年的时候被发现的。就连现在的联盟战队还有很多的青训队员,这些都是青少年。
让青少年适当的玩一些游戏,可以发现孩子对这个游戏是不是有天赋,如果有,完全可以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只靠学习的一条道路,现在的社会是全面发展的,每个行业都是有顶尖人物的。所以总的来说,青少年适当玩一些游戏还是可以的,只要不耽误自己正常的生活就可以。
一直以来自己都很拒绝游戏,可能是自己对这个一窍不通的缘故吧,看到别人在玩游戏就像是看电子书似的提不起兴趣,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好朋友或者家庭成员在玩游戏的时候,自己就会多嘴,可是在自己看来是好言相劝,但是未必别人就这样认为了。
我所经历的那个年代刚好是游戏在全国疯狂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家庭教育太严厉了吧,自己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这个东西,所有直到现在自己仍然看不懂游戏中的角色和人物,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是游戏痴迷狂,就像当初刚有的梦幻西游和大话西游,好多人每天都不做别的专门去练号,说不上赚钱只能说是娱乐,所以我的那些同学们就是逃学去网吧,然后被父母抓住就打,当着很多人的面就打,那种场景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现在对游戏的看法或许是比之前好了很多,但是放假回家看到自己的侄子就是抱着手机玩一些手游也不能忍受,真的是很担心他以后会成为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其实在别人看来觉得未成年人玩游戏没什么,但是还是要防患于未然吧。经常在网上看到新闻说某个小孩因为买游戏装备而用了父母的钱,所以觉得自己的担心还是有道理的。
未成年人如果在小的时候不加以控制的话很有可能长大以后也改不了痴迷游戏的毛病,就像我的那些同学们吧,现在上学阶段都是不去上课每天待在宿舍打游戏,这样的话即便是走到工作岗位上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的,还是想说:游戏不是正业,他只能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一旦一个人沉迷于此不能自拔,那真的就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玩游戏无可厚非,看个人喜好,关键是自己要掌握那个度。
家长在说到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深恶痛绝,这是因为孩子沉迷游戏耽误了学习,影响了生活。但是孩子只是适当的玩一玩游戏,家长也不会反对的。
青少年正在人生的关键点,很多思想行为还不成熟。因为这个原因就完全否定说不应该玩游戏是不恰当的。我个人不不玩游戏的,因为我觉得我太笨了,玩不好。一些小游戏就让我情绪激动了,还过不了关,就别说其他的了。所以我一直认为玩游戏的人其实都很聪明厉害。游戏这个东西存在,而且很多人在上面展示了天赋并以此为爱好,为生存的手段。存在即道理,我不不能否认它。
不说这些大的方面,游戏也可以让大家接触新东西,打发时间调节生活,获得快乐。
上面说的是玩游戏好的方面,但是确实游戏这个很容易让人成瘾。很多人因为青少年过度玩游戏,整个人生的轨迹都发生了改变。但是如果禁止他们接触游戏,只是治标不治本。一个真正的能获得成功的人,必定会受到各种的影响,但是他们挺了过来。在我们青少年的时候,学习成绩好的即使有喜欢玩游戏的,还是成绩好。这就说明游戏影响的只是那些心智不坚定的,大部分人还是能够把握那个度的。
人生的种种都是自己不断选择的结果,自己应该担负起责任。游戏只要青少年喜欢就可以玩,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至于会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那就是他自己的问题,旁人只能在他过度的时候提醒他,督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