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孩子每天就是缠着大人要手机玩游戏,怎么控制孩子玩手机
- 如何限制孩子玩手机游戏
- 防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应该怎么做
- 儿子沉迷手机游戏,不愿意和我们沟通,孩子玩手机怎么沟通
一、孩子每天就是缠着大人要手机玩游戏,怎么控制孩子玩手机
家长们尽量别在孩子面前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而且用完后,要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平时也尽量不要给孩子玩手机。一旦孩子从小就养成不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习惯,那么之后他们也不会玩。
你不说,孩子可能一直不觉得玩手机有什么危害,比如会让视力下降,影响学习,朋友减少,体重增长等等。与此同时,大家还要帮助孩子增强自控能力。
还有一个好方法就是规定孩子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当然这个时间不可过长。与孩子做好约定后,并严格执行,一旦孩子违约就取消他当天或者之后几天玩手机的时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现在很多孩子的学习,需要借助手机来实现,要想完全禁止并不现实,我们应该提前与孩子约定好使用时间,规定每天玩手机不超过多久。虽然孩子有很大概率会超时,但我们仍要与其做好约定,一方面当孩子玩手机时间太长时,我们可以更坚定地保持立场,另一方面从心理学上的“承诺和一致原理”来说,一个人在做出承诺时,他的行为会不自觉的向承诺靠拢和执行,有助于我们对孩子玩手机进行管控。
很多孩子之所以手机从不离手,是由于没有其他用以消磨时间的爱好,如果孩子有更有趣的事情要做,对手机的兴趣自然会大大减少。我们可以为孩子培养一些独处时的爱好,如果孩子喜欢运动,我们可以带他们踢球、游泳,如果孩子喜欢乐器,我们可以带他们唱歌、弹琴,用爱好和兴趣,来替代手机在孩子生活中的地位。
研究发现,每天2小时暴露于明亮的手机屏幕,可以抑制褪黑激素,从而影响睡眠。深夜玩手机会刺激大脑,更难让大脑放松。为什么上床之前要玩手机,可能是为了工作,也可能是小孩要玩精彩的游戏。盯着屏幕会吸引你的脑力,与读书完全不同。这让你在入睡之前还处于警觉状态。”
小孩频繁玩手机,大量的电磁辐射对生长发育不利,甚至还会引发哮喘等多种疾病。另外,小孩经常玩手机,活动少了,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长不高等。若小孩长时间握着手机,手部保持同一姿势,也会影响手指的发育。如果小孩喜欢低头玩游戏,对颈椎伤害也很大,容易导致脊椎变形。
研究发现手机极大地降低了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很难有效地完成一些困难细致的工作。智能手机甚至能摧毁孩子们的注意力。
很多孩子总是觉得自己的时间是很够用的,沉迷在游戏里的孩子,不知道时间的流逝,等回过神来,一大半的时间都被用掉了,自己自然也就没有时间思考和学习了。就算有些孩子在上课、写作业时,这类孩子也无法静下心来,反而会不断的走神,想去玩游戏,其实这就是被网瘾给控制了。
二、如何限制孩子玩手机游戏
如何限制孩子玩游戏,现在孩子的接触网络的年龄愈发提前,很多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有很多孩子控制不住自己,就经常玩手机游戏,严重的时候甚至沉迷手机游戏无法自拔,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找到解决办法,我这就告诉你如何限制孩子玩游戏
孩子为什么会玩手机游戏?肯定有他的原因,要么是作业做完了没事干觉得无聊,要么周围的同学和朋友都玩游戏,平时聊的话题都是游戏相关,孩子为了不显得自己不合群,也能和其他同学有共同话题,所以玩游戏,再或者是孩子最近发现这款游戏很多同学都玩,自己也喜欢,和他们打比赛,所以玩游戏得比较多。只要孩子不是沉迷手机游戏,每天玩得天昏地暗不吃饭不睡觉的那种,那孩子玩玩手机游戏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孩子有沉迷手机游戏的倾向,那我们更加要了解孩子玩游戏的原因了。只有了解孩子喜欢打游戏的动机,才能对症下药。比如说孩子是因为缺少家人陪伴而沉迷打游戏,家长就应该及时反省自己,多留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减少孩子玩手机游戏的时间,帮助孩子摆脱手机游戏。
2、堵住孩子玩游戏,还不如疏导孩子玩游戏
适当的游戏娱乐,有利于小孩子拓展思维,放松心情,不能永远阻止孩子玩手机游戏,“从此以后不准再玩了”之类的话不要对孩子说,这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叛逆心理,特别是男孩子。
作为家长,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去疏导孩子,比如说帮助孩子寻找其他感兴趣的东西,或者帮孩子报一些兴趣班,找到有共同兴趣的朋友一起玩耍,提升孩子在其他兴趣方面的能力。只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才能限制孩子玩手机游戏,才能更快地帮助孩子摆脱手机游戏。
在如何限制孩子玩手机游戏这个事情上,需要家长给孩子制定一个规矩。比如说规定孩子每次玩手机只能玩20分钟,每天最多能玩一个小时,比如做完作业才能玩30分钟,做家务的话能多玩20分钟,等等,超过时间就不能玩了。
若是到了时间孩子还不愿意放下手机的话,家长可以跟孩子说:“若是你不按时放下手机的话,就惩罚你半天不能玩手机;若是你按时放下手机,去做其他事情的话,下次玩手机的时间可以延长五分钟”。
制定规矩好了之后就需要严格的执行,不能因为孩子哭闹而心软,就不限制孩子玩手机游戏的时间了。这样一来,孩子慢慢地就养成了控制玩手机时间的好习惯,对别的事情也有了想法和兴趣。
4、使用一款实用的孩子手机管控软件
毕竟家长们都比较忙,白天要上班赚钱,晚上还要做家务什么的,没有办法实时监控孩子在干嘛,这时候需要一款高效实用的.孩子手机管控软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有了这款孩子手机管控软件后,父母就可以借助它对孩子手机进行管控,并通过自己的手机对孩子手机进行实时管理。父母可在孩子手机管控软件上设定时间段,比如晚上10点20分以后孩子就不能玩手机了,比如可以设置晚上8:30~9:30孩子只能学习做作业不能玩手机游戏,这样就能达到限制孩子玩手机游戏的同时,还不影响孩子使用手机听网课,查资料,做作业,一举两得。爱学生APP就是众多优秀的孩子手机管控软件之一,父母可通过其远程实时管理孩子手机,根据孩子学习生活需求切换学习、娱乐、锁屏和自定义模式,管理孩子手机使用时长和使用的APP,即时了解孩子手机使用情况,解决孩子因为玩手机游戏而耽误学习的困扰。
不要指责孩子,以客观的角度互相沟通。当发现孩子玩游戏时,对他大喊大叫是没用的,父母最好是多观察孩子在玩什么游戏,以客观的角度去和他交流,了解孩子玩这个游戏的兴趣点。
发现孩子玩游戏的兴趣点,让孩子对其失去兴趣。当孩子玩游戏时,正上瘾,父母如果是全面反对,只会有逆反作用,最好是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根据缘由,父母可以采取方法让孩子失去兴趣。
找孩子其他感兴趣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玩游戏无外乎就是好玩,有意思,如果想要让孩子失去兴趣,要么让孩子玩到腻了,要么就找其他好玩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样他就不会再继续了。
带他多出去走走,多见识世面,比如:去旅游。如果父母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可以多带孩子走走,特别是有时间就带孩子多出去旅游,多见识世面,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让他没时间玩游戏。
让孩子信任的同辈人来劝告他,比如:堂哥。有时候父母说的再多,孩子也听不进去,但如果是一个他信任的、玩的好的同辈人来劝告他,他会比较容易听进去。
不要太排斥游戏,好好利用游戏对孩子的影响力。当孩子表现好了,其实可以用游戏来鼓励他,引导孩子,让他发现父母是不反对他做的事情,会让他对父母产生新的信赖,继而可以听从父母的建议。
孩子在业余时间的娱乐活动其实很有限,而家长能够推荐的也往往是自己小时候玩的游戏,比如踢毽子、丢沙包等等,现在的孩子并不感兴趣。
家长不接受游戏,多是出于恐惧心理,而恐惧源于未知。大多数家长并不愿意去了解游戏,懒惰就让他们采取了一刀切的形式。
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方式,和看电影、看书没有本质区别。游戏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玩游戏的人不能合理安排时间。所以,家长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上。
在方法上,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爱好
当孩子在生活中寻找不到兴趣和成就感时,就只能在游戏中寻找。很多家长会给孩子报兴趣班,认为这样孩子就有兴趣了,用兴趣班来和孩子抢玩游戏的时间。可最后,孩子很难坚持下去。让孩子不沉迷游戏的方法,就是陪伴孩子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防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应该怎么做
1、首先来说,游戏作为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已经进入到了千家万户,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游戏的方式和种类也是千变万化,非常吸引着年轻人的喜爱。
2、现在的学生沉迷游戏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去怪游戏开发商,他们也是要赚钱的,而且他们研发出了防沉迷系统,这样已经遏制了一些孩子玩游戏。
3、学生沉迷游戏,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自制力不强,对游戏中的一些东西没有抵抗力。这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就需要运用一些办法来防止孩子沉迷游戏。
4、第一,控制好手机的使用。严格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可以在孩子学习一上午后,玩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然后就将手机收起来。
5、第二,与孩子约法三章。家长可以让孩子玩手机,但是要约定时间,也可以把玩游戏作为对孩子的奖励,但是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比如考试得了满分,或者进步了十名等等,这样做并不是让孩子为了玩游戏而努力学习,而且作为一种激励孩子学习的方法。
6、第三,给孩子讲述沉迷游戏的危害,并且讲出具体的事例,在手机上也可以给孩子看一些沉迷游戏危害的新闻等等。
7、第四,家长可以和老师多进行沟通,去询问老师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家长通过和学校老师的双重引导,这样也能约束一下孩子,防止孩子沉迷游戏。
8、是有我觉得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自己也要在孩子面前少玩游戏,不然孩子就会想,为什么自己的爸爸妈妈可以在我面前玩手机,我却不可以呢,这样子孩子会更加不喜欢家长的管束。所以各位家长也要做到和孩子一样,少玩游戏。
四、儿子沉迷手机游戏,不愿意和我们沟通,孩子玩手机怎么沟通
孩子玩手机怎么沟通?
1、在管教孩子过程中,千万不能紧盯着孩子的问题不放,孩子沉迷手机,你强行管控手机;孩子情绪败坏,你歇斯底里怒吼;孩子不愿沟通,你强迫孩子沟通,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费力不讨好。
1、在管教孩子过程中,千万不能紧盯着孩子的问题不放,孩子沉迷手机,你强行管控手机;孩子情绪败坏,你歇斯底里怒吼;孩子不愿沟通,你强迫孩子沟通,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费力不讨好。
2、只有无条件接纳孩子、深入地了解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比如游戏种的角色或经典句子,与孩子成为一类人,说孩子能听懂、愿意听、能共鸣的话,我们才有机会重新赢得孩子。
3、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当孩子思维或情绪呈现出积极正向的依据或信号,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与改变,父母一定要手起刀落,乘胜追击,帮助孩子建立有利于进一步改变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意向,唯有如此,改变才能持续发生。
4、主动寻找共同语言。孩子与家长之间肯定有不同的喜好,那是很正常的,即使他们是父母抚养长大,但孩子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有不同于父母的爱好这很正常。当孩子拒绝沟通的时候,家长可以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他们的了解,主动寻找共同语言。
5、走进内心做朋友。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条件都很充裕,他们缺少的并不是东西,而是情感的需求,家长需要做的是做他们的陪伴者,走进内心做朋友。孩子之所以会喜欢看娱乐节目,家长有没有想过是因为他们平时的学习压力太大,让孩子觉得只有从娱乐节目中才能获得快乐。
电话和短信剥夺了孩子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容易让孩子变得怯懦、孤独、偏执。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流行病学家艾布·拉姆森教授的一项研究表明,爱发短信的青少年,思考问题难以深入,凡事急于求结果,性格比同龄人更冲动。
频繁给同学、朋友发短信,有可能让孩子们更不会对父母讲真心话,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亲子之间的隔阂。另一方面,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同样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这就使得下载游戏更为便利。有的孩子可能会过度沉迷于游戏中,影响其成长。
手机由于屏幕小字体小,比看电脑、电视更“费眼”,使用者经常僵直于一个姿势,专注于屏幕而少眨眼,通常低着头,使眼睛特别易疲劳,也易造成肩颈肌肉紧张、劳损,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姿势或休息,长时间使用手机造成的伤害会比成年人更严重。
大剂量的电磁不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还会带来诸如哮喘、白血病之类的疾病。微波对人体眼睛的伤害最大。此外,长期发短信还可能导致孩子手指发育畸形;低头玩游戏等,会对孩子的颈椎带来很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