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孩子沉迷于游戏,为了玩游戏居然不想上学该怎么办
- 不想让孩子在手机上玩游戏,如何关闭游戏功能
- 孩子沉迷游戏不想读书,家长该怎么办呢
一、孩子沉迷于游戏,为了玩游戏居然不想上学该怎么办
1、在今天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手机、电脑和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我们的孩子很难抵挡这样的诱惑,往往只想玩游戏而不想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影响着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很多家长为此感到忧心又不知道如何处理。
2、发现孩子沉迷手机,家长首先不要冲着孩子发火、打骂,这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应当迅速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不当之处,立即采取行动,可以制定孩子玩游戏的规定,父母和孩子同时守约,通过言传身教,教孩子如何远离手机。不要一边叫孩子不要玩,自己又玩得不亦乐乎。
3、长期沉迷手机或沉迷游戏的孩子,一般背后都是有原因的。能做到与孩子平等对话的家长不多,居高临下的说教对孩子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孩子们渴望得到尊重,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尊重,会让孩子更加有信心,更加信服父母。
4、孩子喜欢玩手机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太无聊,没有人陪伴,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平时忙于工作,下班又抱着手机,孩子没人陪伴、没地方玩也只能玩手机。
5、孩子的成长过程正是渴望父母的陪伴和关注的时候,家长工作之余,不妨多抽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和孩子一起做亲子游戏、讲孩子喜欢的故事等,多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有了亲人的陪伴自然就不会想玩手机了。
6、其实大部分孩子爱玩手机都是受父母影响,如果家长天天在家抱着手机,孩子难免好奇手机里到底都有什么,一探究就导致孩子也沉迷上玩手机。想要孩子不玩手机、不玩游戏,首先家长就要以身作则,生活中尽量不在或者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7、家长平时可以多帮孩子培养一些兴趣爱好,阅读、篮球、足球、书法、画画等等,孩子有了其他的兴趣爱好,并且兴趣爱好也能给孩子带来满足和成就感,自然也就不需要从游戏中寻找满足感了,玩游戏的时间也就减少了。
8、父母在关注孩子手机使用问题的同时,也要积极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孩子遇到难题时,能够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
9、询问孩子的意见,制定家规,这样有利于引导孩子走向自律的途径,家庭成员每个人都需要遵守,一旦违规就得接受惩罚,父母也不例外,这个很重要,一定得坚持。
二、不想让孩子在手机上玩游戏,如何关闭游戏功能
首要:注意和孩子说话语气及自身素质。
禁止玩手机:联系电话运营商把手机卡网络关闭只能打电话。把手机联网权限关闭,把无线路由器设置手机操控,只有家长可以限时开。晚上孩子玩手机要和他说清楚对身体不好对眼睛不好等等。首先家长不玩。
1、给孩子讲道理,说清楚不看手机原因。
2、作为家长自身要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自己看手机要求孩子不看手机,这样孩子永远爱玩手机。
3、家长要做到:(1)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机,不看手机。(2)孩子做作业的同时家长陪读或自己看书或做家里事情。
5、闲余时间多给孩子讲讲故事或旅游中说说相关人和物。
6、好的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的重要因素。
7、陪同写完作业后,培养孩子画画,弹吉他、弹琴、练习,毛笔字、小制作,小拼图,摆积木,叠纸等等太多了,都能用来站满玩手机的时间。
8、结果是孩子就不太爱玩手机了。
9、孩子若改变不了,就是家庭环境因素居多。意思是家长的行为言行起到决定性作用。
10、孩子玩上瘾了,解决方法:设定电子产品关机时间,设定电子产品密码,设定家长人脸识别等等。
11、提高孩子自控能力,首先家长自身要控制,营造好的家庭环境。
12、其他小因素:要求所有游戏开始登录界面要有家长的人脸识别功能,才能玩。意思是家长允许孩子玩时家长扫头像就能玩。
13、卸载所有游戏相关的软件,八卦新闻软件等。
14、2-4年后习惯了懂事了就很少玩手机电脑了。
三、孩子沉迷游戏不想读书,家长该怎么办呢
1、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时,表现得特别无助,不是不想管,而是更多的想管控又害怕管控。如何30天帮孩子戒除网瘾,家长焦虑害怕的又是什么呢?我们来具体分析有哪些原因。
2、陈阿姨最近很恼火,因为自家儿子自从疫情在家上网课之后就开始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
3、以前的小张乖巧懂事,努力奋进。可现在的小张叛逆嚣张,无所作为,整天就知道玩手机。不让他玩手机,他就往死里闹,半夜不睡觉,电脑音量开得特别响。
4、陈阿姨住的是老房子,隔音效果本来就不好,这么折腾几次之后,邻居都上门来投诉了。
5、陈阿姨怕孩子再这样下去,整个人就得废了。先是带孩子去心理医生那里检查,之后又是带孩子去参加训练营。
6、可钱也花了不少,就是没有什么用处,反倒是变本加厉,小张竟然偷偷从陈阿姨皮夹里拿钱买手机。
7、陈阿姨知道之后,结结实实打了儿子一顿,可小张依旧我行我素,有一次竟然还在网吧包夜,夜不归宿。陈阿姨面对儿子特别无奈,已经是想管却不知道该怎么管他了。
8、大家是不是觉得陈阿姨家孩子情况很熟悉?或多或少都感同身受吧。从事家庭教育11年多来,分析超过10000+家长在对面孩子沉迷游戏时,不敢管控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9、第一点、家长没有管控孩子的手机网络界限的具体方法
10、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他某个作品的前言中特意指出读者切勿先行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可大部分的读者却会不由自主地去翻看该章节相关的内容。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逆反心理。
11、放在管控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情上,也就是家长越不想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就会越想做什么。
12、有个词说得好,过犹不及,过于管控或者是纵容孩子都是不行的。放任孩子的不当行为只会让孩子越陷越深,肆无忌惮!
13、第二点、家长害怕在管控孩子手机网络界限时,孩子大吵大闹,甚至自伤自残不知道怎么办。
14、之所以家长不敢管控孩子也是因为生活中的真实的案例太多。2017年4月29日,兰州市城关区就发生过一起未成年人坠楼轻生事件。男孩从21楼空调外机的位置跳下,当场死亡。
15、据知情人透露,这名男孩染上网瘾,几乎每天都在网吧玩游戏。孩子父母没办法只能把孩子锁在家里。原本想着能让孩子远离网络,却不曾想酿成了悲剧。
16、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例,电视上我们经常都能看到这些类似的新闻。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命比什么都重要。这些家长都害怕自己若是过于严格,自家孩子也会跟这些新闻里的孩子那样一时冲动结束自己的生命,那可就什么盼头都没了。
17、第三点、在网上学习免费课程或付费课程,基本上都在讲无条件接纳孩子玩手机。
18、著名亲子专家林文采提出过一个心理营养的概念,与教育家阿德勒提出的无条件接纳的理念存在相似的地方。
19、林文采的核心理念是足够的心理营养,会让孩子的生命得以最充分的生长和绽放。若是想要给予孩子更为充足的心理营养,就需要尊重认可的孩子的正当行为。
20、这段话本意是想要告诉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学会尊重支持孩子的积极行为,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认可的。
21、但在很多课程负责人的片面解读下,就变成了无论孩子的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家长都需要摆正心态去接受,去鼓励。若是长期沿用这种教育方式,就会使得家长的引导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22、虽然表面上一团和气,家庭氛围和谐。但家长其实都明白只要自己提到最关键的问题:远离网络、好好学习。孩子就会像被踩到脚的小刺猬一般表现得非常抗拒,拒绝配合。辛苦维持的亲子关系瞬间就会分崩离析。
23、第四点、家长过度相信孩子的自制力
24、很多家长都会觉得自己只是让孩子暂时远离手机网络,难道这么点自制力都没有吗?自控能力确实有,只不过在外界的影响下,自控能力无法凸显出它的作用。
25、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当面对喜欢的事物时,大脑中会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的大量分泌会让我们觉得愉悦兴奋。
26、但当我们面对学习等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并且不能及时得到反馈的事情时,多巴胺的分泌就会减少,我们就会感到痛苦。
27、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有时候并不是孩子不爱学习,实在是游戏的诱惑太猛烈啊!更别说,这些游戏的设计者深谙人性,精心设计游戏环节,及时地给予反馈,比如说游戏排名的提升,装备的升级等等,这会让孩子感到非常满足,无法自拔。
28、济南大脑康复医院主任郭树杰表示,现如今网络成瘾已经被纳入心理疾病的范畴,已经危害了一大批的孩子,若是无法及时抽离,只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29、网络成瘾会危害到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若是长期沉迷网络,一天起码10来个小时都花在玩游戏这件事情上的话,孩子的新陈代谢以及生物钟都会遭到破坏,作息的不规律也会导致身体出现问题。
30、除了生长发育以外,还会影响心理健康。试想一下,一个孩子整天躲在房间里,也不去跟父母或者是朋友交流,正常的社交需求被忽视,会更容易患上网络孤独症以及忧郁症。
31、国外的专家也已经发现,患有网络孤独症的孩子,即使是经过再细致的教育,将来能够适应社会的仅仅只有1%。
32、综上所述五点,是我们家长面对孩子沉迷游戏,不敢管控的主要原因,家长你认可吗?
33、如何30天帮孩子戒除网瘾,建立界限,改善叛逆厌学,不上学等问题,欢迎大家关注与私信我们,免费领取指导方案。